駱 雯 周 末
([1]沈陽城市學院 遼寧·沈陽 110112;[2]沈陽城市建設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7)
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時代,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時,要重視雙創教育思維與模式的轉變與革新,重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健全與完善,強化多元化雙創平臺的有效建設與健全,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與空間,挖掘學生的創新創業潛力,促進廣大學生更好、更全面發展。與此同時,重視高校多元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革新,與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或者機制相適應,也能夠為遼寧省輸出更多優秀的雙創人才,不斷緩解遼寧省的就業壓力。同時借助“互聯網+”來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模式的多元化創新,能夠將更多新鮮的信息與優勢資源豐富到創新創業的形式與內容中,為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更好地資源與條件,便于大學生雙創項目的開展,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實現自己的雙創理想與人生價值,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實現就業與從業,促進遼寧省高校大學生取得更好、更全面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持續發展,“互聯網+”逐漸融合與滲透到社會的眾多領域當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多種行業的快速發展。在創新創業的大環境下,高校大學生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能夠推動國家驅動創新策略的更好實施與進行,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發展。遼寧省的眾多高校在組織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時,由于模式的陳舊與落后,方法與形式的單一與傳統,創新創業的內容過于理論化,缺乏一定的實踐空間,很多雙創教育實踐模式過于形式化,學生根本理解與體會不到雙創的真諦與重要性,這會嚴重影響高校雙創工作更好的開展。同時遼寧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與開展方面沒有專業的師資團隊,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對于雙創教育的開展缺乏強有力的師資保障,最終不利于雙創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也不利于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雙創人才。下面對遼寧省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實際情況展開具體的討論與分析:
目前,在遼寧省的眾多高校當中,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都比較落后與陳舊,一味地照抄照搬其他學校的雙創教育模式,沒有結合高校自身學生的實際條件與個性化特征來優化與革新雙創教育模式,導致雙創教育的效果并不顯著。與此同時,很多高校在雙創教育模式的創新方面沒有予以充分、必要的關注與重視。對于專業課程的教學與能力的提升比較重視,忽視雙創教育對于高校人才培養、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很多創新創業人才沒有被更好地塑造與挖掘出來,不利于雙創人才培養,也不利于遼寧高校育才水平的提升。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演變,高校的創新創業的模式也要隨之不斷轉變。但是一些高校以及教師的雙創教育思維比較局限,缺乏一定的先進性與創新性,雙創教育的方案也沒有進行及時調整與更新,使得高校的雙創教育模式越來越滯后,其育才水平也越來越低下。
很多高校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時,過分重視其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緞撔聞摌I的課程都是以理論的形式在開展,很少有實踐教學環節。理論與實踐教學不協調、不匹配,很多學生沒有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具體的雙創實踐活動中,其雙創教育的質量與效果得不到更好提升。與此同時,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網絡中充斥著很多的創新創業教育素材與資源,但是由于教師的教育意識不足、能力有限,沒有對網絡中的雙創教育資源進行更好地挖掘與利用,使得高校創新創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內容并不豐富,雙創教育的實效性不強。
在課程設置與安排上,很多高校比較重視專業課程與基礎課程的設置,而對于雙創課程的設置多安排在選修上,即使安排在必修課中,其安排的課時也比較少,而創新創業教育的知識與內容是比較系統且全面的,需要更多的課時來展開教學,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更好的教學??梢?,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與安排是有失科學的。與此同時,一些高校缺乏較為健全和完善的多元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僅教學的內容比較單一,課程安排也比較單薄,很難從遼寧省發展的方方面面去進行分析與思考,因而其創新創業的教學比較形式化,缺乏教育教學的實質性與科學性。
教師是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更好改革與創新、雙創教育活動有效開展的中堅力量。但是在遼寧省的眾多高校中,很多學校都缺乏比較專業的雙創教育團隊,很多創新創業課程都是由其他專業的任課教師來兼任,其缺乏一定的專業性與創新性,其教學范疇也比較狹窄和局限,在創新創業教育策略與模式的創新方面很少給予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使得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無法高效開展。與此同時,一些高校也沒有重視雙創師資團隊的建設,沒有對教師開展專業化的培訓,其創新與創業的教育能力與素養沒能得到塑造與提升,這也是影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因素。
面對當前遼寧省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現狀與不足,通過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多元化轉變與革新、雙創課程體系的多元化構建、雙創實踐平臺的多元化打造,從而能夠推動更多多元化創新創業成果得以展示出來,更好應用互聯網來豐富與輔助雙創教育,增強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效性與科學性。下面對互聯網+背景下遼寧省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化策略與方法展開有效探析與討論:
為了能夠提升遼寧省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效性,高校必須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強化創新思維與創業理念的多元化革新,結合“互聯網+教育”來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將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思維與理念融入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與活動當中來,豐富其雙創教育的形式。與此同時,高校在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理念時,要引導教師不斷轉換育才思路,多學習與掌握更加先進的雙創教育技術與方法,還可以借鑒國內外其他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良好思維與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遼寧省高校自身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現狀與特征,制定出更加個性化、先進化的雙創教育方案,為雙創教育水平與品質的提升奠定思想基礎。
由于高校在課程設置與安排方面并不科學與合理,沒有將雙創教育的重要性凸顯出來,那么從根本上來講,不利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鑒于此,高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多元化構建,不僅要優化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匹配比例,而且還要合理地增加創新與創業教育的課時,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高校育才的重要課程體系當中來。同時在“互聯網+”的環境與條件下,高校也可以開設網課,也可以通過微課或者慕課的形式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其教育形式更加多元化、教育手段更加多樣化,對于培養與塑造大學生良好的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非常有利。此外,在構建多元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時,教師必須從思想與方式上進行全面的轉變,積極地投身到創新創業的教育體系建設工作中,并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合理配置創新創業理論課時、實踐課時與網絡教學課時,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去學習與探究創新創業的知識與實踐技巧,并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在雙創項目中逐漸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職業價值。
在當前的網絡時代下,“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每個行業與領域中。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改革過程中,要重視互聯網技術與資源的利用,重視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多元化打造,完善線上與線下實踐教育平臺或者基地,給學生更多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空間與機會,塑造學生良好的創新創業能力。與此同時,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高校也要重視對雙師型師資團隊的打造,教師的雙師型育才能力提升了,那么在創新創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就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地指導與指引,在多元化實踐項目或者活動中培養學生多元化雙創思維與能力。此外,高校以及教師在設置與安排實踐項目與內容時,可以結合時下比較熱的話題或者熱點,也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專業來開展不同的創新創業項目,通過項目模擬與實踐,在多元化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創新創業心得,為大學生自身更好地發展奠定基礎,為高校培養出更多雙創人才提供保障。
高校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多元化改革過程中,不要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與流程上。由于創新創業的形式不同,其創業結果也不盡相同。因此,高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成果的多元化呈現,從雙創教育形式、內容的多元化角度出發,不斷豐富創新創業的項目形式與內容,從不同的方面與角度來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踐與創業模擬,并在多元化創新創業結果中總結經驗教訓,優化創新創業的模式,推動高校雙創教育效果與水平得以更好提升。
綜上所述,在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多元化改革過程中,重視對遼寧省高校實際教學情境的分析、教學現狀的把握,能夠更好地優化創新創業的教育模式與方法,促進高校雙創教育人才的更好培養,推動高校的發展更加健康、積極與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