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靜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業技術教育中心 河北唐山 064000)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中職生的文化基礎較差,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僅僅學到書本上的理論知識,缺乏動手實踐能力,這也是他們畢業后投入到實際工作中,相對其他人處于劣勢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解決這一問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完成他們的職業活動,在此期間行動導向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行動導向法是現階段網絡教育運用最普遍的教學方法之一,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主導教學任務為驅動,最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實踐能力為導向的主要教育思想。計算機網絡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營造出一種與學生積極互動,教學結合的教學情境,最大程度上體現學以致用,提高學生中職本位實踐能力的中職教育觀。行動導向法可以直接運用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可以培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保障[1]。
我國教育一直注重傳統的教學模式,自古以來,教師便是教學課堂不可否認的主體。但這種刻板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只會一味地聽取老師的建議、授課知識,而喪失了主動思考、實踐的能力。同時,過于沉默呆板的課堂,也不利于提高學生對網絡教學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方面,中職計算機網絡的學習對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而傳統的課堂模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沒有明顯作用。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主動進行操作實踐,提高教學效率。
以新疆的一節教學課程為例,先將全班分為幾個小組,提高學生對團隊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查找或尋訪專業人員有關旅游景點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做一個上臺匯報的PPT。在拍攝過程中,通過與相關人員的交談,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然后推選一個人上臺演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上臺發言的勇氣。這就是行動導向法在課堂上的明顯體現,它將學習任務分為幾個階段,通過層層培養,能夠鍛煉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當然,在團隊中也可以取長補短。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生能學習到他人的長處,清楚地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每個學生都是主動接受知識,教師只是起到協助的作用,這就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2]。
激勵評價和鼓勵創新是人才培養的最高境界。教師要盡最大努力,把傳統的教學課堂模式變為挖掘學生潛在能力的創新課堂活動。從簡單模仿到自己創作,這樣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對網絡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自己創造。一方面,可以加深其對所學模塊知識的主觀認識,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的作用在于反思和激勵。在評價中,教師既要強調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也要找出學生作品的亮點并加以鼓勵。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在發現學生走彎路犯錯誤時也不要強硬地作出批評,應以正確的方式引導,不能扼殺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的靈感。
例如,在編寫程序這一課,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通過課本上的例題操作一遍,之后讓學生自己摸索,“照貓畫虎”,寫出更復雜的編程,進行播放和運行。學生通過自己操作,可以穩固學過的知識,還可以從中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又如,在區域網絡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書本知識,學到多種技術,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書本知識建立一個大型的服務器群,在這個區域中,進行交流和探討。
綜上所述,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過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法,不僅能夠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而且,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提高操作實踐能力。此外,行動導向法可以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培養學生大膽、積極發言的學習習慣,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更好地接受教師講解的有關計算機的專業知識。行動導向法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均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提升學生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