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敏
(重慶市兼善中學 重慶 400000)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前提與基礎。在輕松愉悅的環境氛圍下,學生更容易產生對閱讀的興趣,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領人,應當為學生創建一個有豐富語境的學習環境,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在班級中創立英語角并定期開展與課本內容相關的閱讀活動,讓學生進行廣泛而有深度的思考進行閱讀心得的交流體會,也可以探討在閱讀中的難點與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對策。對于重點文章可以進行小組學習過程的分組展示,進行小組間的互評推薦,最終選出表現最優的小組進行鼓勵、嘉獎等。這種設置英語角和英語小組的途徑,能讓班級內的深度閱讀氣氛更加濃厚,對英語的深度閱讀教學可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群文閱讀教學模式越來越被教師重視,并運用到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群文閱讀即以現有的閱讀內容為出發點,以具體的某個核心話題為重點,尋找與之相關的多文本閱讀材料進行閱讀。在這種多文本的學習中,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想往往會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學習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第二單元的過程中,課文中的要求是介紹Jenny’s family。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現有對文章的理解下構建一個思維導圖,再進一步思考,通過對照片的觀察可以發現,對Jenny’s dog對應的句子是She is Coco。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對Jenny’s dog用的是主語she而不是it。最終可以得到課本想表達的更深一層的含義:A pet dog is her family member.接下來引導學生閱讀Coco’s family,并對學生提出這樣幾個問題:Does Coco itself have a real house?Does she have a home? 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家的真正含義,即既有family又有house才能是真正的home。借助多文本閱讀的方式,通過師生合作,加深學生對多文本的理解程度,從而實現深度閱讀。
在英語教學中,閱讀課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更要深刻體會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素養,培養學生對跨文化的理解力。英語是語言,更是工具,能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1]。教師應當用深度閱讀的模式,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因素,切忌淺嘗輒止,讓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
例如,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時,單元內容涉及了《魯濱遜漂流記》的情節,主要講述了魯濱遜在荒島生活時救了一個人并將他取名作星期五的故事。一般情況下,教師會提問:Do you think Robinson is a good person? Why?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此外,可以對課本以外的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追問,例如:Do you think Robinson and Friday are real friends? If you were Robinson, what would you gonna do to survive in this island?要求學生能夠在課文中找到關鍵詞支撐自己的觀點。學生在仔細閱讀后,會發現this land、my land這樣的線索,從而加深對魯濱遜的智慧勇敢、鍥而不舍的精神和毅力的認同,也能對18世紀歐洲國家對其他民族的殖民事實形成更深的批判認知。這種以文化為鋪墊的文本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批判意識,能使學生對文章的背景有更深的體會[2]。
學生對文本的深度閱讀與思考,離不開層次化的問題導向。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對課堂問題的設置,用設置問題的方式循序漸進,將學生的思維帶入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達到實現深層閱讀的目的[3]。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學習中,以單元內容象征著美國文化的米老鼠為出發點,對課文內容進行提問:1.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2.what’s the use of the sound and music to a cartoon? 3.If there were not sound and music in the cartoon, would the cartoon become popular with the public? And what about the reason? 4.Would you mind sharing with us your impression of mickey mouse?通過這樣一連串的關聯問題,幫助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對已掌握知識的再掌握和再利用,將所學內容融入創新思維,從而實現深層次的閱讀。
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深度閱讀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應當引起廣大英語教師的廣泛關注。深度閱讀對拓寬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對思維能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有文化因素的閱讀學習,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文素質,這也迎合了當前情況下對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能力和素質需求。教師應加強專業學習,提升自身的理論知識掌握水平,為學生尋找和提供更有深度和廣度的閱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