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璐
(廣州市黃埔廣附實驗學校 廣東廣州 510700)
作為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關鍵環節,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尤其是在新課改推進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因此,更加高效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成為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初中《課標(修訂)》以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為標準,將思維品質劃分為三個水平等級。低階思維:依據已知信息提取共同特征,對信息進行簡單的查閱、識記、理解。中階思維:可以將所有現有信息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理由并進行簡單應用。高階思維:將綜合信息進行歸納、概括,找出內在規律,并進行思維創新,形成自身的觀點。高階思維能力是建立在簡單的識記、理解等初級思維能力的基礎上,對初級思維認知中所獲得的信息進行綜合推理判斷的高級信息處理活動,以獲得更加豐富、更加層次化的信息,并對現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補充,使其不斷得到優化升級。具體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來講,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過程是在英語閱讀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健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過程[1]。
高階思維能力能夠最大程度地體現學生的學習價值。掌握了高階思維能力,學生就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英語知識,不斷完善自身英語核心素養。高階思維能力不是讓學生將閱讀認知流于表面,而是促進他們積極獲取更深層次的知識。在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素質,還可以傳承文明。這說明閱讀不單單是學習和了解一門語言,還提供了另一種溝通的途徑。因此,閱讀是具備思維和心理的一種雙重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文章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還可以將閱讀內容聯系自身實際生活,在感受英語語言魅力的同時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自身思維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并未將思維培養放在明確地位。雖然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思考,也在時刻發散思維,但是多處于無意識應用的狀態。同時,教師也并未對思維能力進行系統訓練。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對語言知識較為重視,導致課堂過于枯燥乏味。一些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或將文章分解得過于瑣碎,或在講解時流于表面,無法讓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使思維品質訓練一直處于低階思維階段,缺乏深度思考與分析[2]。
當前,學生開展英語閱讀課前預習活動時,通常是一種自我學習行為。因此,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與目標為學生制定具有一定引導性的課前預習任務,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鍛煉自身的英語思維能力,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獲得更好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閱讀學習效率[3]。
例如,教學“Body Language”這一單元時,在閱讀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不同國家或不同地區有關肢體語言的小視頻或相關單詞,使其對本單元的教學重點get to know what is body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有初步了解,并提出Who is the funny man in the film? Do the actors say anything in the show?等問題。通過一步步的引導性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促進其形成高階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單純的閱讀技巧與英語素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鍛煉自身邏輯思維、創新能力等高階思維能力,促進自身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策略,運用各種科學方法訓練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合理開展教學設計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鍛煉高階思維能力。例如,講解“Fishing with birds”這一篇章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為A、B、C三組,分別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在課堂上相同的閱讀時間內,學習能力較差的C組學生可以進掃讀、跳讀,通過對段落標題及首尾句、重點句的閱讀,對文章的內容結構形成初步的整體印象,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主旨與文章所涉及的問題。在閱讀過程中,將生詞、詞組進行標注。B組學生可以在標注的基礎上根據以往的英語知識進行含義猜測與知識聯想,培養自身的英語高階思維能力。A組學生可進行細讀,在了解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形成新的問題或觀點,進一步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在初中英語課堂開展分層教學可以使不同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基礎,完成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閱讀任務,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英語高階思維能力。
想要有效提升學生在閱讀方面的高階思維能力,不僅需要課上的鍛煉,還需要課后的鞏固。因此,在完成課前預習及課堂教學內容之后,教師應結合本節課的教材內容,合理設計課后閱讀訓練,鞏固教學效果,使學生有效借助課前及課堂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閱讀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鍛煉自身的知識遷移能力。借助這樣的教學模式,還可以使英語閱讀作業變得豐富有趣,避免單純枯燥的記單詞、背課文等傳統作業形式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進一步鍛煉高階思維能力。
例如,講解完“Traditional skills”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具有拓展性內容的作業,如了解自己實際生活中接觸到的傳統技藝,對這些傳統技藝進行初步調查,用所學英語知識整理成一篇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自覺對課堂閱讀中所學習到的單詞、詞組、句型等進行綜合應用,甚至還會主動運用一些教學過程中沒有提及的知識,無形中豐富自己的英語詞匯儲備,提升自己的高階思維能力。另外,為了提升學生思考、評價這個方面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針對作文中所運用的詞匯、句型、語法、布局等,對此次作文進行互評。在相互評論的過程中,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可以得到良好的鍛煉,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在當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中,由于課時安排有一定的限制,在有限的課堂實踐中,教學內容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生發散思維、鍛煉自身的高階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科學合理的情況下,積極借助各種有效的課外活動對教學內容作出補充與拓展,進一步延伸教學內容,使學生的閱讀知識與思維能力不斷得到開發,從而發展高階思維能力。
例如,講解“The unknown world”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本市科技展覽館,讓學生真實感受到未知世界中的事物。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可以鞏固本節課的詞匯知識,提升自身的知識遷移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讓學生觀看相關科學紀錄片,并讓學生運用本節課的閱讀知識點總結觀后感,鍛煉自身的高階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獲取不同類型的英語知識,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要有效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教師從課前、課中、課后、課外拓展等多方位、多角度進行訓練,幫助學生獲取不同類型的知識,理論指導實踐,不斷補充學生的英語閱讀知識體系,有效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