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加林
(安徽省廬江中學 安徽合肥 2315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推進,新課程的不斷改革,教學理念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增效減負作為改革的重點項目,我們應當重視新課程改革后課堂上的教學方法,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學習效率。但目前多數學校的教師還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加上高中物理是一門知識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這門學科知識時打心里有很重的課業負擔,如果不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會使學生學起來非常吃力,對物理學科產生厭煩心理,從而使得學習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則是目前物理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一個課題。
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相對于初中物理知識來說,不管從知識內容與專業程度方面都加大了難度,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了很多抽象性的物理知識,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勁,需要具有較強的思維邏輯能力及綜合邏輯能力,這樣才可以很順利完成學科學習。新課程改革后,如果教師還采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來講述這些抽象的物理知識,一方面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費勁,另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中會表現得很被動,導致課堂氣氛很尷尬,教師提問時也沒有人發言,這種學習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不利于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新形勢下要求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面的提高,所以我們應當根據改革的要求,創新課堂教學方法,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高中物理教材中會涉及很多抽象或比較微觀的物理概念性知識,如分子原子的結構,一些磁場的反應等,由于它們無法用肉眼直接觀察,只能憑學生的想象來理解,如果教師在講述這些抽象性的概念性的物理知識時一帶而過,不為學生進行實驗或者詳細的講解,學生則很難理解它的實質內容,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那么,怎么才能在學生容易理解的基礎上還能調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式,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分子原子的結構或者物理知識的某一現象用多媒體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大學生可以通過肉眼直觀觀察那些物理圖片及動畫,幫助自己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學生理解了,感覺到學習的樂趣了,自然就會對物理產生興趣,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基礎[1]。
例如,在講授“光的發散”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光的發散制作成一個動畫的形式,更直觀生動地展現給學生,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教師還可以結合課程內容,通過多媒體設置若干個與內容相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用多媒體播放動畫這種形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聽課的興趣,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新課程改革以后,合作學習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一方面可以為課堂氣氛增添一份色彩,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主動性,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或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模式進行探究與實驗。
例如,學習“電磁波和電磁場”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教材的基本內容后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題。比如:標量和矢量有什么區別?讓學生針對這一課題進行自由結組探討,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彼此學習經驗,同時有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提高,可為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提供幫助。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操性比較強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會涉及很多實驗。如果多給學生提供幾次親自實驗的機會,會對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與枯燥無味、知識性很強的物理理論知識相比,物理實驗的趣味性更強,更容易讓學生集中精力,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所以,在實際的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針對物理概念性的知識,多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從而提高物理教學質量[2]。
例如,學習“機械能量守恒定律”時,這一章節內容的實操性就很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實驗操作,必要時可以進行指導,比如在做實驗時要注意控制哪些條件,空氣的阻力等。讓學生通過實驗增強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欲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之,構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是新課改后的必然選擇。教師應當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需求,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尋找適合學生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學科內容的興趣,為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