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靜芳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藏書實驗小學 江蘇蘇州 215156)
隨著新課標的更新與優化,教育部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要求教師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應用新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基于合作學習進行信息化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合作學習進行信息化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基于合作學習開展信息化教學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能讓學生針對課堂問題積極討論,從而真正沉浸在課堂學習中,也能夠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另外,也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與其他學生一起思考問題、探討問題,促進彼此之間的溝通,互相影響、互相監督,進而共同進步。這樣也可以有效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合作學習合理使用信息化進行課堂教學的作用有很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如用多媒體展示課件,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讓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定期調整小組成員,不斷完善教學方式,進而增強合作學習的效果。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能力,采取新型的教學理念,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并且應當基于合作學習進行信息化教學[1]。例如,學習“扇形統計圖”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扇形統計圖的用處,再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講解扇形統計圖,讓學生認識它的特點、了解它的用處,最后還要使學生能夠根據繪制出的扇形統計圖分析數據所反映的一些簡單事實,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指導作用,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幫助。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過于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偏低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難以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豐富數學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方法,基于合作學習進行信息化教學。例如,學習“體積和體積單位”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合作學習體積的含義,再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給學生播放相應的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體積的概念,之后再讓各個小組的學生試著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進而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由于信息技術下的數學教學互動性較強,并且有大量的數學信息資料,能夠及時為學生提供解決文藝的方案。學生能運用信息技術通過自行探索來解決重難點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探究綜合能力[2]。
學習興趣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由于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過于枯燥,加上數學知識本身難以理解,許多知識點都過于抽象,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數學教材內容,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將數學知識點聯系起來,建立數學符號與具體事物之間的關聯,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為學生以后的學習鋪下基礎。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精彩的講解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比如,講解“認識負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探討負數的定義,再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正負數是怎樣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的,如溫度、海拔等,可以用視頻或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以這種更加直觀的方式講述教材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有效豐富教學內容。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基于合作學習使用信息化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還要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