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旭
(甘肅省渭源縣慶坪學區 甘肅定西 748200)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數學學習中考慮不到問題之間的聯系。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應該運用整體思想,為學生講授數學知識,并教授學生,使其也用整體思想考慮小學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1]。本文以下就探究整體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所謂整體思想,就是把具有某屬性的事物看成一個整體的思想。而把整體思想放到數學上來看,就是從問題的整體性質出發,突出對問題的整體結構的分析和改造,發現問題的整體結構特征,善于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圖形看成一個整體,把握它們之間的關聯,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整體處理。而整體教學則是指逐漸為學生教授數學知識,可以將學生分為小組,并對學習資料與資源進行整理合并,而后為學生提供,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教師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整體思想有助于加強學生的思維發展,思維得當,思路就清晰,學習能力就會有所提高。由于小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還不是特別發達,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思考,從整體去延伸、思考問題。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感悟是漸進式的,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運用整體思想進行小學數學教學[2]。我們可以運用整體思想來引導學生,通過已經學過的知識,來學習新的數學知識,在對比的過程中,延伸出即將學到的知識。例如,學習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加與減時,先學習了個位數相加(3+2=5),在個位數相加的基礎上,延伸學習兩位數的加法:個位與個位相加,十位與十位相加(23+22就是20+20=40,3+2=5,40+5=45)。在這堂課的學習中,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數字相加的方法,還知道了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整體的對比與延伸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了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數學學習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數學的整體思維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數學知識中的聯系,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知識的聯系,并展開處理[3]。例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購物”,主要的學習內容是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的加減。首先,我們要幫助學生掌握元角分單位的換算,其單位進制均為10,而三者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可以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其聯系及合理性。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認識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的聯系,并展開處理,這樣不僅可以幫學生更加快捷、深刻地掌握知識點,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思考和探索的能力,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課程整體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協助學生創建學習小組,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可以進行互動,并需要清楚掌握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這樣,是對學生,也是對我們自己負責,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還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制定評判標準,對整個小組進行整體評價。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出加減法試題,并讓小組討論解答,然后教師對各小組進行抽查,對其表現及答卷進行打分評價。對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并對表現不太理想的小組進行指導及鼓勵。整體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驅使,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還可以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將整體思想應用在其中,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學會用聯系整體的方式去獨立地解決問題,能夠很好地結合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問題的解決,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數學學習成績。本文闡述了整體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小學數學教學改善做出貢獻,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并使學生將學習方法應用于平時的生活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