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明
(江蘇祥泰電力實業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當前整體發展形勢較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市場競爭壓力增大的問題。各個中小企業在政策扶持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的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企業的經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也為整個市場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企業在實施各項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其整體經營管理方式的使用是非常之重要的,能夠直接查找企業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還能規避風險。同時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的保障能夠幫助企業的日常運行提供支撐,在組織架構和發展戰略及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都能夠解決傳統的企業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1]。根據財政部自2008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中我們能夠直接看出,企業在實施日常的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變化已經有了新的發展趨勢,企業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還需要通過分析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結合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最終制定出相應的報告數據[2]。幫助企業查找自身存在的經營問題有著較好的幫助作用。基于此,本文將從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的角度出發,分析當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經營管理問題,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幫助促進企業的有序發展,形成完整的經營管理制度,以保證企業能夠適應激烈的行業競爭,在新時期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自財政部2008年和2010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出,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可以分為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五個方面。以上的這五個管理工作建設中的重點共同組成了經營管理模式,對于管理工作中的各個機構設置和相應的工作程序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3]。企業在實施各項管理工作的同時需要結合自身的整體發展形勢制定出符合企業發展的發展戰略,并就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項重要風險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出應對措施,對于提升企業的外部金融風險有著較好的幫助,同時還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過程中,對于人力資源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前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人才,將人才轉化為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助力點,需要企業的管理階層將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這樣的方式可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獲得穩定的發展。此外,企業在實施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的穩定進行能夠有效地促進企業的就業和員工之間權益的保障,讓員工能在穩定的氛圍中發揮出自己的導向作用,保障自己的基礎權益。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保障,將企業的文化建設滲透在各項經營活動中,能夠幫助推動企業的發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4]。以上五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都是共同構建一個成熟企業發展的重點內容,企業在實施經營活動的同時需要將其綜合考慮在內,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的同時,在行業之中獲得穩定的發展。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非常之快,而企業之間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也在隨之增加,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地位,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有必要對自身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進行有效地提升。企業在制定相應的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到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的形式再結合自身的經營和管理情況制定出適宜的發展機制,確保在順利開展各項經營活動的同時能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同時還能有效地提升自己應對各種外界風險的能力。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同時,企業可以直接發現自身在實施各項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最好的姿態面對挑戰的同時提升自己服務客戶的質量,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之上,提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5]。尤其是對于企業的各項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而言,與企業的其他經營活動中間具有較大的關聯,內部控制的建設對企業的運轉效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并且隨著我國行業管理制度的不斷優化,企業的合法化以及合規化運營也是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息息相關的。
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自己日常管理工作及其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能,需要從多個層面出發,通過不斷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使其能夠在各項企業的管理工作中發揮自己的監管作用,防止腐敗這種違規現象的出現,同時還需要將現有資源進行整合利用,達到預期的管理目標。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還能為企業在當前的市場中獲得較為穩定的發展規劃,讓企業各個部門之間的員工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各項管理工作當中,在企業內部營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確保所有的管理工作的實施在穩定的氛圍之內,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通過制定各項管理制度能夠規范員工工作的形式,對于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有著較好的幫助作用,同時也能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很多員工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認識不清晰,對于企業管理制度的意識不強,這樣的工作形式非常容易造成企業在實施各項管理工作的同時出現效率低下等問題,加上員工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無法直接有效地配合相應的工作人員實施相關的工作,影響企業內部控制最終的價值和效果的體現[6]。但是往往這也是企業在實施基礎的經營管理工作中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點,甚至給企業的經營工作直接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這會極大地造成企業的管理監督以及控制效率為之降低,發展始終處于落后階段。
就當前我國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還存在較大的管理體系建設不完善的問題,很多中小企業在實施相應的管理工作的同時還存在沿用傳統的管理制度進行管理的現象。緩慢發展是我國企業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造成這一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企業的管理工作人員對于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認識不夠,不能要求自己定期接受這些知識的洗禮,導致企業獲得信息的能力一直處于閉塞的狀態,專業能力和綜合職業素養的提升也不能很好地展現出來,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加上絕大部分的管理工作者的創新意識不足,認為只要自己實施的管理工作能夠確保企業基礎的工作的施展就不再需要其他的管理措施,這樣的管理形式導致絕大部分的企業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整個企業的氛圍猶如一潭死水,不能正確的發揮出企業本身的導向作用,給企業后續的各項制度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7]。
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是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但是就當前很多企業的人力資源的組成情況能夠直接體現出內部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的狀態,企業的管理階層在實施相關管理工作的同時對于員工的專業性選拔要求不高,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和標準進行選拔,忽略了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其他技能要求,很難滿足企業的整體發展需求。除此之外發現的一個問題顯示,當前絕大部分企業在發展規劃方面的制定并不完善,導致其發展方向不穩定、發展定位較為盲目,在市場競爭中長期處于劣勢地位,經營活動無法正常地進行下去或者是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等情況較為嚴重[8]。而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企業的管理部門在實施管理工作的同時無法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不能有效地結合當前的市場發展背景選擇適宜的發展規劃,加上對于自身能力的要求不高,不能從市場創新的基礎上完善對于企業整體經營管理制度的建設,以上的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當前存在的較為嚴重的問題點之一。
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的措施需要從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五個方面共同進行。就當前很多企業的整體管理工作的實施情況來看,已經有了部分的解決,很多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意識到經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視程度正在逐漸升高,并且在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中也結合自身的整體發展情況進行了相應的經營管理制度的建立,進行了整理和規劃。但是還存在部分企業對其不重視,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前企業在經營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這些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整治,將對企業有用的人力、物力有效地結合起來,制定出具有權威性的管理制度,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深化這些規章制度的管理工作,確保所有指定的制度都能在滿足企業日常發展的基礎上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形成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9]。此外,企業在進行相關的經營和管理工作的同時需要結合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分析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和完善制度,幫助企業獲得更加穩定的發展。
會計管理工作的實施是企業進行日常的財務工作中的重心,能夠幫助企業得到相應的經濟增長,尤其是針對一些重點環節需要采取重視。具體可以通過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環境、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完善企業內部的信息溝通環節,幫助提升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幫助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因此,為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減少資源浪費等情況的發生,需要企業加強企業管理會計職能,使其能夠發揮出自己的主導作用,確保經營管理全過程的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在提升財會職能的同時,可以直接利用財務部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幫助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工作。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設定出相應的股東、監事、董事及其其他管理階層的職能和作用,確保每一個管理階層的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能夠在滿足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有序進行的基礎上不斷得到完善,為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完善的制度,為企業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0]。
當前各中小企業之間的發展競爭十分得激烈,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制定出相應的監督管理體制。企業內部監督管理體制的建設能夠有效地提升管理人員工作的效率,對其實施監管,保證日常工作的質量,起到一個較好的監管的功能。內部的監督管理體制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到企業日常經營管理工作中的各項預算、合同管理、內部信息傳遞以及信息系統建設的總體發展目標進行制定,統籌規劃,縝密安排,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相應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11]。同時還可以結合企業內部員工的整體發展情況和實際需求制定出相應的激勵機制的建設,激勵機制的建設能夠有效地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員工能夠主動地參與到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體制建設工作當中,幫助企業實現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創造出更有價值的發展。
此外,為了更好地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企業除了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制度的建設,還應當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將企業內控隊伍的能力和水平作為基礎建設的重點,構建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隊伍來參與和執行相關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效果。具體可以通過定期開展相關的技能培訓工作,提升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素養,讓管理人員在掌握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對當前新的企業技術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理念工作方法進行了解。加大對于人才的引進工作,將人才轉變為自己的后備力量,為之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ERP管理系統是一種新型企業管理模式,實施ERP也是個相當大的工程,其中有調研、選型、規劃、培訓、功能調節等等不同的階段。具體使用ERP管理系統能夠幫助企業解決傳統的過量生產、生產材料等資源浪費的問題出現。ERP管理系統根據生產企業的特點能夠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并形成相應的采購清單,能夠保證企業基本的生產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還不會產生大量的庫存和積壓,方便快捷,對于企業規避經營風險有著較好的幫助作用。ERP管理系統的使用可以優化企業的業務流程,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12]。因此,企業可以直接從這個角度出發,正確利用這一系統,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除此之外,還需要重視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在自己的經營管理工作當中,提升管理的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發展價值。
綜上所述,企業的經營管理的開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確保基礎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企業正視自身在管理和經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存在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策略。通過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利用現代化的經營管理體系,為全面提升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