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佳麗 孔令蘭 崔文燦
(陸軍勤務學院 基礎部 重慶 401331)
不同的學者對“學習共同體”內涵的界定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是對它的基本特征的認識是一致的。學習共同體是具有共同目標和信念的學習者和助學者(教師等)共同構成的團體,在交流、合作、反思等活動中,通過知識共享和同伴支持,形成既合作又競爭的融洽關系,最終實現有意義學習的目的。
根據學習共同體的特征,可以概括出“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概念。“英語學習共同體”是指在英語課堂上,在教師的組織與幫助下,學生通過有序協調地同伴互動、師生互動學習知識,分享知識,最終實現共同進步,形成有活力的、互助的、和諧的英語學習課堂文化氛圍。“英語學習共同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涵特征:一、學習主體是學生,教師是助學者的角色,學生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二、學習方式是互助交流,學習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教師一人的“獨角戲”,而是通過與同伴、教師的共同交流討論來促進學習;三、學生關系是互幫互學、相互提高,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四、學習目的是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團結上進的課堂文化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在明確了什么是“英語學習共同體”之后,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構建“英語學習共同體”,大學英語教師應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構建“學習共同體”呢?下面將結合KWLS 教學模式來探討“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Donna Ogle(1986)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提出了KWL 教學模式,KWL 是英文單詞know-want-learn 的首字母縮寫,它由3 個有機聯系的教學步驟構成,即K(what I know)“我已經知道什么”,意在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W(what I want to know)“我想知道什么”,旨在啟發學生思維,迫使學生自我提問,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L(what I have learned)“我從中學到了什么”,目的是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總結與評價學習效果。陶佳麗等(2021)將KWL 擴展為KWLS 教學模式,字母S(to share what I have learned)表示“分享學習所得”,要求學生在閱讀完之后通過線上或者線下,以說或者寫的形式,來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交流、反思的機會。
如前所述,KWLS 教學模式鼓勵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教學過程伴有適時的評估,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度;互動交流又貫穿于整個課堂過程,有助于形成活潑、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這與“英語學習共同體”的內涵特征相呼應,因此,基于KWLS 教學模式來開展“英語學習共同體”是可行的。
學習開始之前,教師通過分組頭腦風暴的方式激活學員已有的知識,讓學生將自己所知道的關于新課的相關知識在小組內交流,并記錄在KWL 表格中的K 欄。皮亞杰指出,學習的過程是基于個體經歷和已有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在學習開始之前,通過頭腦風暴來激活學生的個人經歷和知識,搭建新舊知識的橋梁,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建構新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分組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每一個小組內盡量都包含優等生、中等生以及學困生,但是小組之間的水平盡量保持一致。這樣可以為學習活動的開展創造公平的平臺,也可以在小組內形成互幫互助、各盡其能、團結協作的學習氛圍。
在學習開始之前或者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次課的學習我想要學到什么知識”,鼓勵學生提出想要解決的問題,并記錄在W 欄,解決這些問題就成為他們學習的目標。在KWL 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學生被給予了更多的空間來追求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這將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符合當下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學習目標的設置要合理、科學、明確,讓每位學員都有適合自身的努力方向。這要求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但是,不需要把學生的思路強制引導至教師自身規劃的內容上,允許學習目標個體差異性的存在,保證學習目標是每個學生經過努力都可以達到的,讓他們從學習中找到成就感與滿足感。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追蹤,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與互助學習,對重點難點問題加以指導,促進每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
學習過程結束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記錄在KWL 表格的L 欄,事實上是要求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和自我評價。KWL 教學模式提倡學員在學習結束之后,自己去評價和反思從新課的學習當中收獲到了什么知識,還有哪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有待進一步的學習。L 步驟可以幫助學員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培養學員對學習的責任感。
學生總結自己所學并不是學習過程的結束,相反,它又是新一輪學習的起點,因為接下來學生需要在小組內以及小組間通過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來進行交流互動。有效的學習過程既包括知識的輸入,也包括知識的輸出。分享知識便是知識輸出的一種形式,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在班級形成你追我趕、力爭上游的濃厚學習氛圍。
基于KWLS 教學模式構建“英語學習共同體”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基于KWLS 教學模式構建的“英語學習共同體”可以增進學習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成員之間的協作,提高群體努力的滿意度,使個體從共同體成員的互動中獲益并且培養自己與他人的有效協作能力。具體而言,“英語學習共同體”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塑造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最終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第一,基于KWLS 教學模式構建起來的“英語學習共同體”能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社會是學習型的社會,是終身學習的社會,學生最需要的是思維的方式、學習的方法。KWLS 教學模式既可以作為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方法,同樣,它教會學生基于新舊知識的聯系,設定個性化的學習目標,自我評價學習效果,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模式,學生真正學會了這套思維方式、學習方法,便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基于KWLS 教學模式構建起來的“英語學習共同體”能塑造學生學習態度。“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強調的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重要性。“英語學習共同體”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加深成員之間的感染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文化氛圍又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反過來,積極的學習態度也有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形成與保持。
第三,“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構建能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在KWLS 教學模式指導下構建起來的“英語學習共同體”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確定學習目標,個性化的學習目標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習能動性,調動學習積極性,學生能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加之,“英語學習共同體”既可以在小組內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又可以在小組間形成合作競爭的學習常態,使整個英語課堂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學習效果自然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