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天津 300452)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特種設備的使用也越來越多。特種設備在運行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必然會引發重大的安全事故,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問題也成為困擾企業的一個重大問題。而我國企業對特種設備的應用較晚,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經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同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理念相比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企業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對提高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們通常把危險性較大,涉及生命安全的一些設備稱之為特種設備。與普通的設備相比較而言,特種設備的特殊性在于特種設備在運行過程當中危險性較大,其事故往往涉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會造成一定的人身傷害和生命財產損失。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在2014年修訂的《特種設備目錄》中的限定,當前企業生產過程中應用到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有電梯、壓力容器和管道、鍋爐、起重設備等[1]。
高危性是特種設備的主要特點,一旦發生事故,會比普通設備更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進而帶來負面的社會影響。造成特種設備高危性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因為其使用環境的惡劣,當前特種設備要么處于高空或者高速運行狀態,要么經受高溫、高壓和腐蝕性介質的影響,對特種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另一方面,特種設備自身結構復雜,在發生事故的時候極易引起連鎖反應,使得事故進一步擴大,比如說,電梯和起重機械設備,在高空的環境下運行,一旦關鍵部件發生斷裂,就很容易造成墜落、倒塌等事故,使得其危險性進一步擴大。
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指的是為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而根據相關條例規定,對特種設備所進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管理,保障設備的平穩運行,不僅是國家的硬性要求,也是企業進行生產的必然選擇。對企業生產活動來說,對特種設備實行有效的安全管理,不僅能保障設備的安全運行,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還能有效促使特種設備為企業的生產所服務,提高生產效率[2]。
當前,企業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對特種設備的認識不足,特種設備相關概念模糊,導致企業無法有效對當前生產活動中的特種設備進行有效識別,對于新購買和安裝的設備沒有清楚的認識,無法辨明哪些是特種設備,哪些是普通設備,使得企業在對特種設備進行管理的時候,并未按照特種設備的管理條例對其管理造成管理效果不佳,為特種設備運行埋下了巨大的事故隱患。
安全管理落實不到位是大多數企業在特種設備管理方面的一個重要缺陷,在特種設備的管理活動中,相關管理人員對特種設備事故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對自己的安全管理責任不清楚,其在進行安全管理的時候,缺乏積極性,并沒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設備進行管理,導致當前設備管理缺失、維護不到位,帶病運行、超期運行的情況非常普遍,特種設備運行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3]。
任何管理行為都離不開監督體制的約束,對特種設備這類危險性較大的設備管理活動來說,更是如此。完善的監督體系是進行特種設備管理的基礎,當前大多數企業都存在著監督力度不夠的問題,安全管理活動缺少監督,就會存在嚴重走過場的情況,對設備的檢查敷衍了事,對一些安全隱患視而不見,甚至心存僥幸,使得特種設備長期處于一個不穩定的運行狀態,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企業購買特種設備的主要目的是推動生產,獲取良好的經濟效益。在這一過程中,存在一些企業一味地追求利益,而絲毫不顧及設備的使用情況,連續、頻繁、長時間地運行特種設備,使得特種設備的使用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情況。不僅如此,部分企業對特種設備的維護也不甚重視,“不壞不修”“哪壞修哪”的情況經常出現,設備嚴重缺乏維護,和實際的使用情況嚴重脫節,影響到設備的安全平穩運行[4]。
特種設備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持有相關資格證書的人員才能進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而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僅鍋爐設備持證操作人員較為普遍,其他設備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無證上崗,導致特種設備的不規范操作現象嚴重,在面臨突發問題或事故的時候,缺乏經驗,容易引起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企業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社會的穩定性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采取一定的措施來加強對企業特種設備的管理,減少各種特種設備事故的發生,是企業在使用特種設備過程中需首要關心的問題。
企業應當強化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意識,不論是高層還是基層,首先要從思想上加深對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認識,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得其認識到特種設備事故的危險性、特種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從而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學習特種設備管理的相關法規和技術規范,以切實的行動來推動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進行。
在國家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硬性要求下,當前許多企業在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相關的制度,但是實際的管理活動落到實處的少之又少。因此,特種設備使用和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特種設備的管理條例,將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個人,明確責任人的安全管理內容,促使其認真執行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查、安全記錄等安全管理活動,將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針對當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監督力度不足的問題,企業應當從實際出發,加強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行為的監督,堅決杜絕安全檢查走過場的情況出現,使得對特種設備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都能夠在監督下落到實處,及時發現特種設備的安全隱患,并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使得特種設備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5]。
為了避免使用和維護脫節的情況出現,企業應當針對特種設備的實際使用情況,制定維護和保養計劃,定期對特種設備維護,并根據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在檢查中發現特種設備異常情況的,要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處理。對特種設備的保護裝置、相關儀表儀器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校正,使其能夠保持正常的工作狀態,從而促使特種設備的平穩運行。
操作不規范通常會導致設備呈現不安全的狀態,進而使得人的生命和財產受到威脅,是導致特種設備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對企業的特種設備管理來說,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影響,應當對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教育培訓,并對其專業能力進行嚴格的考核,促使其具備操作特種設備的能力、獲取操作資格后才能進行特種設備的操作作業,只有這樣,特種設備運行的安全性才有保證。
綜上所述,特種設備事故危險性極大,關系到相關人員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隨著特種設備在企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也成為企業管理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我國企業在對特種設備的管理方面,缺乏經驗,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企業應當根據特種設備相關法規和條例,充分重視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相關制度,加強監督,明確責任,從根本上提高特種設備運行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