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網絡流行語因受自身時效性和時髦性等特點的限制,其火爆和隱沒的速度非常快,而“寶藏XX”自2016 年“首登熒幕”以來,頻繁出現在網絡娛樂新聞中,且于2019 年再度名列流行語榜單。它緣何擁有這般強大的生命力呢?通過語料分析,筆者發現隨著使用者心理和表達需求的變化,網絡流行語“寶藏XX”的語義出現逐步泛化的趨勢,這使得其語用功能得到進一步發展,生命力不衰反盛。因此,本文重點分析“寶藏XX”語義泛化的過程及其流行原因。
“寶藏XX”來源于演員楊洋2016 年的緋聞事件,他在深夜點贊了一條有關緋聞的微博后,又撤銷點贊,隨后在微博上發文“身懷寶藏,總會遇到餓狼”。他這一讓人迷惑的行為引起了網友們的不解和嘲諷,于是,他的黑粉便戲稱他為“寶藏男孩”。這是“寶藏XX”這一用法的緣起,而它作為褒義詞開始流行則源于網劇《鎮魂》的熱播。因為該劇兩位男主演技精湛,所以便有網友稱發現了兩個“寶藏男孩”。
自此,流行語“寶藏XX”的語義內涵日漸豐富:一貶義,用于嘲笑、諷刺某人黑料、黑歷史太多,挖都挖不完,如“寶藏男孩”“寶藏女孩”等;二褒義,稱贊某人、某事物具有不為大家所知的優點,越挖越讓人驚喜,如“寶藏小鎮”“寶藏節目”等。因為“寶藏XX”是一種抽象意識的具體概括,意義的重心在“寶藏”一詞上,對它的理解必須結合不同的語境。
劉大為指出,語義泛化是詞語在保持越來越少的原有語義特征的情況下,不斷產生的新的使用方式,將越來越多的對象納入自己的指稱范圍內的現象[1]。包烏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詞語的意義泛化和語用空間的擴展兩個維度[2]。“寶藏XX”流行語義的泛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詞義的擴大是指新增義的概念擴大了原義的外延,外延擴大,詞義內涵便隨之縮小、詞語應用范圍也相應擴大[3]。《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對“寶藏”的解釋為:“名詞,儲藏的珍寶或財富,多指礦產。”而現在“寶藏XX”中的“寶藏”則表示儲藏的許多不為人知、令人驚喜的特點,強調深藏不露。例如:
(1)寶藏男孩許光漢終于要被發現了,最近臺劇《想見你》又讓他被大家熟知,感覺他長得蠻欲的。
(2)《聲臨其境》這么好笑的王耀慶不允許大家沒看過!為了搶喜歡的聲音也是太拼了,又是跳舞又是唱rap,這么瘋狂的寶藏舅舅大家都值得擁有!
(3)早!都恩客寶藏店!每一款味道都在線,還有特別日式特別驚喜的明太子麻薯……
例(1)中“寶藏男孩”表示的是有著精湛演技卻因默默無聞被埋沒的男孩,復指后面的演員許光漢;例(2)中“寶藏舅舅”指的是王耀慶身上不為人知的搞笑潛質;例(3)的“寶藏店”則是指能做出許多令人驚喜口味卻不出名的面包店。
流行語“寶藏XX”語義的泛化在其色彩義方面主要表現為感情色彩的褒貶變化和形象色彩的增強。例如:
(4)每次聽到“寶藏男孩”我都會笑出聲,現在已經默認當褒義詞用了嗎,不知道楊洋怎么想。
(5)這種寶藏女孩是真實存在的嗎?不僅是長得漂亮的大學霸,而且還開得了挖掘機賣得了萌。
(6)推薦一本寶藏小說叫《我只喜歡你的人設》,真是給我甜飛天了……
結合例(4),我們知道最初的“寶藏男孩”其實是個貶義詞,表示的是當時網友對演員楊洋的諷刺,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寶藏”一詞本身的形象色彩為人們重新認識,“寶藏XX”的感情色彩從貶義變為褒義,如例(5)(6)分別表示的是對演員諸葛大力和《我只喜歡你的人設》這本小說的肯定。而“寶藏XX”這一表達中的“寶藏”一詞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從而使得“XX”的特點更加形象。
語用空間的擴展對“寶藏XX”來說主要體現為適用語境的豐富、語用功能的發展。流行語“寶藏XX”從產生以來,在微博、抖音、B 站等網絡平臺迅速傳播,主要用于反向諷刺、正面肯定、廣告宣傳三個方面。
聯系上文“寶藏XX”的緣起,我們知道“反向諷刺”是這一流行語最初興起時的功能,而今天已不常用。“正面肯定”是“寶藏XX”這一流行語當前最主要的語用功能,如上文所舉的幾例除例(4)外,皆是對“XX”身上某些不為人知的優點的肯定和夸贊。而“廣告宣傳”主要指商家或者媒體人對“寶藏XX”的運用,多出現在文章標題或者話題里,例如:
(7)寶藏老師!#班主任為全班畫肖像評語#網友:我也想要
(8)年度愛用護膚品|無限回購的寶藏單品分享
例(7)為央視新聞所發微博的標題,“寶藏老師”既是對這一女教師繪畫才能的贊揚,也是為了宣傳這種有愛又溫馨的教育新形式。例(8)則是某一美妝博主微博的標題,重點在于吸引網友的注意以獲得更高的閱讀量和購買量。另外,筆者隨機在抖音APP搜索欄內輸入“寶藏男孩”4 字,共搜索出299 個相關話題,其中最高話題播放量達14.2 億次,共包含5.4萬個視頻,由此可見其宣傳功能之強大。
網絡語“寶藏XX”的流行既有語言內部類推機制的影響,又與網民的隱喻認知心理、社會文化因素的變化等外部因素有關。
伍鐵平先生曾提出語言有7 種機制,類推就是許多網絡流行語產生和走紅的機制之一。類推,又叫類比,就是以一個或幾個其他形式為模型,按照一定規則構成的形式[4]。
類推機制作用于網絡語言,可以得出許多新的甚至不合常規搭配的短語和句式。楊洋的緋聞事件催生了“寶藏男孩”一詞,“寶藏+名詞”這一語模誕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語義泛化,網友們又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利用這一語模創造出“寶藏女孩”“寶藏教師”等一系列簡潔又形象的新詞語。原本意義簡單的“寶藏”在語言類推機制的作用下,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且使得我們對世界的認識變得形象又簡單。雷可夫將隱喻定義為“在概念系統中跨概念域的識圖過程”,聯系概念形式的兩個認知域來說,就是我們利用源概念域的相關經驗來認識目標概念域的一個過程[5]。
網絡語“寶藏XX”的產生和流行也受網民隱喻心理的影響。在這一隱喻中,寶藏是源概念域,“XX”是目標概念域,我們對寶藏的認識映射到目標域上,二者相互融合,最終得出對目標域的認知:從褒義角度看,寶藏儲藏的不為人知的珍寶和某人、物的優點或潛質很像;從貶義角度看,即某人的黑料像寶藏一樣深藏不露,褒義詞貶用的諷刺意味油然而生。這樣一描述,不僅畫面感十足,而且說話人對目標概念域的情感態度也一目了然。
語言具有人文性,這意味著一方面社會文化影響語言,另一方面語言反映社會文化[6]。網絡流行語便是語言具有人文性的典型體現,每個網絡流行語背后都蘊含著某種社會文化意義。網絡流行語“寶藏XX”從產生到流行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上文講到“寶藏男孩”產生于2016 年的一則明星緋聞事件,網友不滿當事人模棱兩可的行為,便將其微博里的褒義詞化作貶義用,以此來表達嘲諷之意。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漸漸淡忘了那則緋聞,于是,“寶藏男孩”背后蘊含的貶義意味逐漸淡隱,其字表義又浮現在人們的意識之中,所以最終“寶藏男孩”表達褒義的贊嘆。由于社會熱點發生了變化,人們對社會的認知心理也變了,“寶藏XX”隨之得以流行起來。
網絡流行語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互聯網為語言的使用注入了活力。網絡流行語的產生和流行既要從語言內部探究,又要結合網民以及社會文化等外部原因分析。本文通過研究網絡流行語“寶藏XX”的語義泛化及其流行理據,以期理清網絡流行語與語言、使用者、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