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以芳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江西南昌 330013)
從古至今,我國陶瓷藝術傳承了幾千年,古代陶瓷藝術不僅有著豐厚的理論,更有著極強的實踐生產經驗,其優秀成果在當今社會依然熠熠生輝。社會的發展、前進,社會對陶瓷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只有改變以往教學模式,巧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才能讓陶瓷工藝教學煥發新的光彩,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陶瓷工藝教學效率和質量。據相關研究調查表明,新媒體成了年輕一代人喜愛的形式,所以如何立足新媒體開展陶瓷工藝教學是當下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文章立足新媒體,從陶瓷工藝教學創新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新媒體技術的大力發展拓寬了人們的學習渠道,比如利用微信、QQ群可以讓學生自由闡述自己的觀點。正是因為新媒體自由、寬松的氛圍,為學生提供了自由表達的機會和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師生完全是平等的,他們可以隨時查找自己需要的內容,這樣便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用新媒體開展教學可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意識。
教師在制定目標、教學設計中,必須明確好自身思路。教師在利用微課開展教學中,必須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突出教學重難點。從這一視角來看,新媒體的發展可以提升教師授課的專業性。但實際教學中要注意:陶瓷工藝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學科,和其他美術教學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師要在做好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我們都知道,陶瓷工藝制作對方法、過程都有著特別的要求,如若利用新媒體做輔助開展教學可以深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可以讓學生清晰把握陶瓷制作流程。
從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是課程的主體,師生交流大都在教學課堂完成,而課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以往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知識獲得途徑。但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弊端,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相應的陶瓷工藝教學方式得到了發展。學生可以利用現代化電子設備等新媒體進行學習[1]。
陶瓷藝術作為我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是時代的體現。但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之路比較緩慢,我國陶瓷創作開始比較晚,基本都是專業院校和教師在開展研究,雖然部分學校開設了陶瓷專業課程,但大都停留在傳統教學上。推動我國陶瓷工藝的發展,必須立足新時代,加強對陶瓷工藝教學的創新。文章從如下幾個方面論述了新媒體環境下陶瓷工藝美術教育的實踐和創新:
灌輸式教學模式是以往教學模式的主導,這一授課方式以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為主,全程下來學生沒有任何的參與性,也無法進行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教師要一改以往教學方法,加大對教學模式地創新與改革。因為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利用全新方法可以開啟學生思維,可以加強師生、生生的交流與互動,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想象、創新能力的發展。
興趣是推動學生有效學習的內驅力,教師只有不斷向學生強化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學生才會全面進入到陶瓷工藝學習中來,才會在不斷的學習和發展中提升自身的創造能力。在陶瓷工藝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明確陶瓷工藝制作并非簡單的事情,學習陶瓷工藝只有付出自己的情感和創造力,才能創作出具有個性的作品,才能推動學生創新意識發展[2]。
新媒體教學技術的出現實現了單向傳播向雙向轉變的發展,由此師生、生生、師師的交流和互動在新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得到了拓寬,當提出某個主題的時候大家可以聚集在一個討論群中開展交流與合作,如此可以深化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將互動教學法應用于教學課堂中來,可以提升陶瓷工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在陶瓷工藝教學的應用實現了課內課外教學的結合,除了課堂講學之外,教師還可以巧用課下時間開展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以課堂為主,基于學生理解、操作能力的限制無法在課堂中完全消化知識,但新媒體技術支持下的翻轉課堂的應用可以突破這一問題,可以實現課下學習和課堂知識講解的結合,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全面把握對陶瓷藝術知識的掌握。
陶瓷工藝課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巧用趣味教學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實踐中愛上這門課程。
綜上所述,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在教育教學的廣泛應用,教師只有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巧用新媒體技術開展陶瓷工藝教學,才能改變陶瓷工藝教學現狀,才能從根本上提升陶瓷工藝教學質量和效率。另外,身為一名陶瓷工藝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努力實踐,才能將更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才能指導學生的不斷進步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