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霞
(重慶市南川區水江鎮寧江小學校 重慶南川 408403)
新課程改革賦予課堂教學新的內容,部編版本的運用,更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廣闊的空間,引領教育者積極的改進教學方法,探索創新型的教學策略,逐漸形成完善的課堂教學結構,協調教與學的關系,確保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具時代特色,真正與學生的自身發展完美的結合起來,從而徹底扭轉傳統課堂所帶來的弊端,為課堂教學持續、高效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小學中高段的語文教師,需要深度的挖掘部編版教材的主旨,融合獨具特色的教學思想,以創新為目的,根據教學結構,建立科學化的教學脈絡,調整學生學習語文的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不斷進步,以推動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1]。那么,在部編小學中高段語文課堂中,運用創新策略有何必要性?應采用哪些具體的方法得以推進呢?
時代在發展,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和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各學科教學創新的趨勢更為明顯和突出,真正為學生的綜合性發展打開一扇廣闊的大門。小學語文部編版本是緊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是語文學科展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特色的重要途徑,也是成功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最佳方式。在分析和研究這一學科特征的過程中,全方位運用創新策略,更能讓學生的學習視野和范圍不斷的拓展,促使學生語文創新思維的不斷提升。其必要性集中表現在:
應試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性發展來說,無疑產生極大的困擾,特別是其中許多先進的思想,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和運用,無法順利的與時代接軌,影響和阻礙學生思維和進步,導致課堂教學實效性不佳。面對此種情況,小學語文引入部編版本,并充分運用創新策略,更能展示學科獨具特色的魅力,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牢牢的把握課堂教學的創新趨勢,促使學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課程學習中,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實現高效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
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學過程,更應展現其現代化的獨特之處,能夠深深的吸引學生的目光,成功的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想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就需要不斷的研究教材的中心思想,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隨著部編版本的運用,小學中高段語文課程內容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尤其是創新策略與課堂改革的融合,更為學生提供強大的生命力,及時有效地更新教學思想,讓學生的學習激情得以盡情的發揮,以增強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教育教學改革在延伸之中,各學科的教材內容,無論是在形式還是在結構上,都已經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與時俱進,成為它們共同的特點。探索具體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成為必然趨勢。作為小學中高段的語文教師,要深層次的探索部編版教材的理論和觀念,以此為基礎,深度的整合課程內容,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以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2]。創新策略運用的具體方法如下:
眾所周知,傳統的課堂上,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提問中,究其原因可以看出,許多問題的設計流于形式,課堂氣氛沉悶而又嚴肅,師生之間的關系處于僵化狀態,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不感興趣,導致學生與學科知識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為打破這一狀況,小學語文教師,根據中高段部編版本教材的內容,優化課堂提問環節,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關系,鼓勵學生自主的進行探討,化解學生心中的疑問,從而全面拉近學生與課程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的陌生感。比如在進行《畫楊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故意設置懸念:你們有誰認為楊桃只有一個形狀呢?有沒有反對的意見呢?問題拋出后,學生的思維就會逐漸的放寬,課堂教學的優勢就會全面展現出來。
微課是創新策略得以運用的重要體現,能夠更好的輔助學生,進行深度的課程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實現課內外知識的優勢互補,促使學生的探究水平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師在面對中高段語文課程時,需要認真的分析部編版本教材所呈現的特性,適當的引入微課教學,形象的呈現教材內容,鼓勵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引領學生總結語文課程學習的規律和方法,逐漸形成強大的知識體系和網絡,從而促使學生自主探究水平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比如在進行《奇異的激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搜集微課,或與學生分享微課鏈接,讓學生借助微課的學習,探尋“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和意義”。這樣一來,可以成功的把學生帶入到知識的探索之中,引起學生對現代科學技術的關注,以達到課堂教學創新發展的目的[3]。
總而言之,創新策略的運用,是各學科課堂教學得以全面運行的重要條件,也是變革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的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思,根據中高段部編版本教材的特點,意識到創新策略運用的積極意義,搜集和整理以及相關的資料和信息,做好課堂提問和引導,打破傳統的傳授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鼓勵學生進行課程的創造,引起學生對課程的自主探索,從而打造一個溫馨、和諧、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