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杰
(淄博文昌湖省級旅游度假區財政局,山東 淄博 255318)
傳統企業財務管理偏向程式化,管理較為粗放,不能滿足新時期企業發展要求[1]。而財務精細化管理作為企業現代化管理技術之一,精細化的管理可以反饋出企業財務狀況的細節,甚至對一些風險、問題提前預防,保障企業長期利益的獲取。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在管理方面應加強投入,更新管理理念,優化運作模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其在市場上立于不敗地位。故應將精細化管理融入到企業財務管理內,高度重視各個管理環節,采取多種措施提高財務管理綜合質量。
精細化管理要求管理過程中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將人員義務和責任具體化、明確化,也探索如何更好的解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新時期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精細化管理在各行各業中的充分應用也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關注,精細化管理是未來企業財務管理發展重要方向之一[2]。
相較于傳統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可進一步落實明確各崗位工作,確保管理有章可循。企業財務精細化管理不僅可提高自身綜合實力,還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推進作用。目前經濟市場上企業之間的競爭,其根本在于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博弈,而管理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之一,企業必須強化自身管理,才可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才可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要將精細化管理融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細化財務工作,將賬面的管理落實實際中,為企業規劃提供可靠的財務管理數據支持。合理的財務精細化管理模式符合社會發展大方向,還可消除傳統財務管理中的粗放及隨意性弊端,幫助企業構建完善管理制度。此外,在精細化管理約束下,企業可以構建細化的行為準則、章程,可進一步促進企業優化發展目標。
財務管理對企業未來發展的穩定性有直接影響,合理的財務管理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但目前市場經濟發展并不完善,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資金規模也較小,且缺乏抵押物,無長期穩定貸款支持,融資困難[3]。此外,一些監督工作不到位,企業崗位權責劃分不到位,也導致其無法有效應對市場變化。故企業需將精細化管理模式融入到財務管理中,改善財務管理出現的上述問題,通過強化管理,提高財務決策有效性,降低資金方面風險,確保財務數據可準確反饋企業各項業務細節。
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實施精細化管理,該模式為近年來新型管理模式,對企業創新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且對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也有一定幫助[4]。企業傳統財務管理工作單一針對財務部門基礎工作,工作模式落后,制度死板,導致財務工作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5]。但通過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后,企業財務管理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提高的同時,財務的項目也可以得到更有效的監督;另一方面,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推廣應用,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增加了財務管理中的信息化技術深度,財務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通過財務管理可在第一時間找到原本管理中的弊端,以此提高企業整體運作效率。
企業發展必然會經歷管理從粗放到精細的過程,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需要企業長久不懈的努力。提高財務管理精細化水平就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發展過程。企業發展中避免不了出現一些風險,而精細化管理就是為解決這種不確定風險而設置的,使企業可以及時發現投資風險、成本問題,并針對出現的問題予以防范,提高企業整體經濟效益,讓企業在市場中獲取更多份額,更長遠的發展[6]。
現階段社會發展的重點之一就是人才的競爭,基礎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高新、專項技術人員匱乏,社會人才市場呈現出供小于求的局面,雖然人力資源較多,但是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寥寥無幾[7]。而在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方面,部分企業忽視人力資源成本控制,過分爭取高級人才,投入大量成本,片面的希望以大量高級人才保障企業更好發展,卻沒有對人才充分利用。還有部分企業未認識到人力資源的價值,企業只知道人力成本高,但沒有充分發揮人才作用,缺乏資源利用觀念,不能發揮員工潛力、激發積極性。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占據更多高級人才,獲取的回報和投入卻差異較大,構成企業財務管理的誤區。
部分企業財務管理對業務管控力度不足,如物資采購、設備購置上,經常出現實際采購資金支出大于預算資金,出現嚴重超預算。此外,一些財務管理人員對自身工作不重視,管理中缺乏責任感,導致采購工作雖然出現異樣,超預算或有剩余資金也沒有及時反饋,影響企業成本控制效果,也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8]。還有企業在日常工作中不重視現場管理,辦公紙張、生產材料、消耗性設備等浪費嚴重,也未重視公共設備維護修復,設備出現問題后直接更換,沒有考慮是否可以維修后再使用或二次處理。上述問題出現和企業內部缺乏精細化財務管理意識有直接關系,正是由于財務管理人員自身成本控制觀念不足,影響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整體水平提高。
早期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建設重心在于穩定發展,其考慮的內容契合當時市場環境,但是如今看來,傳統財務管理制度和現階段的企業發展有諸多沖突,伴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范圍不斷拓展,原財務管理制度已然無法適應企業需要,甚至對企業進一步發展起到負面作用。例如,傳統財務管理制度未確定具體的權責權限,職務未分離,各個級別的管理部門及人員也沒有明確具體職能、責任,不能保障財務資料真實性和合法性。還有部分管理制度設置的內容有重復、沖突和空白問題,導致出現問題之后找不到具體的負責人,無法迅速解決問題。
21世紀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現代化信息技術為企業開展業務提供莫大便利,采用合適的信息化技術可顯著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綜合效率。但是目前在一些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發現企業使用的信息技術平臺較落后,只能完成簡單的記錄、儲存、上傳等操作,并不能有效減輕財務管理人員工作負擔。反之,不合理的信息化技術還會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制約財務管理工作穩定開展[9]。例如,計算系統出錯會影響財務管理結果準確性,進而影響企業決策的可行性。財務管理工作中應構建和企業相契合的信息化平臺,幫助更多管理人員可以迅速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料,提高財務信息利用率。還有部分企業雖然構建有信息化管理平臺,但當下正處于財務工作轉型關鍵時期,一些知名企業已經將5G、云計算、云儲存、大數據等技術融入到信息化財務管理平臺中,拉大了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技術距離,就導致沒有對信息平臺進行技術完善的企業落后于市場,其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差強人意,種種問題限制企業財務管理綜合水平進一步提高。
當下,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運作模式已經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企業要堅持精細化的基本原則,構建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以提高財務管理綜合水平和效率為最終目標,實施精細化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要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在自己的工作中深刻貫徹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原則,高度重視企業內部各個管理環節,制定科學策略、制度,保障企業基本利益。
(1)優化財務管理方式
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要求企業先對各項工作可行性作出分析,出具可行性分析報告,明確業務情況并實時跟蹤業務進展,了解項目合同簽訂及付款進度等。財務管理工作人員要重視對項目流程、業務環節的細化管理,重視對項目節點的控制,以此提高財務管理綜合效率,盡可能規避企業在運營中出現的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綜合效益[10]。
(2)強化對財務管理的控制
開展財務管理最基礎的是要確保管理工作的科學性,結合國家相關管理制度約束,建設和企業發展契合的管理流程,通過一系列科學制度,規范好崗位內容、職責、制度等,以可行的制度內容,貫徹落實精細化財務的細節,推動財務管理工作向法制化、有效化、合理化方向持續進步。
首先,企業財務部門應積極宣傳成本控制,將設置的科學操作規劃落實到一線工作中,滲透到各個步驟、環節,強化員工成本控制意識。意義標準化規劃管理各項業務支出,提前規劃好所需費用,細化費用內容,真正實現成本控制。其次,對財務成本綜合分析,細化到每一項細微的支出,了解影響成本變化的小因素、大因素,針對各個因素,都制定與之匹配的優化方式,控制外界因素對財務成本的影響,以控制成本的方式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后,要構建和財務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監督和考核制度,以專門的監督和考核評價,配合精細化管理理念,在事前、事中、事后開展多元評價,以過程性考核為主、事后考核為輔,加強部門監督管理,保障財務工作可以按質按量的完成。
財務基礎性工作是精細化管理和財務管理接壤、融合之基礎,例如在會計科目設置、數據整理等工作中,其工作包含企業各個部門的內容,需要以精細化的理念作新的細化,才可以把握好后續的財務工作。精細化的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打好基礎是必不可少的,應結合企業性質,了解業務往來內容、頻率、金額等,科學設置財務會計科目,針對實際財務數據,深度挖掘其價值,整合信息,確保信息可以準確反饋出企業運營狀況,反饋出企業運作中的潛在隱患和顯性問題,探索如何有效解決此類問題。綜上所述,必須真正意義上的完善財務基礎工作,才可發揮精細化管理的最大價值。
對財務管理手段優化,可以采取專門的信息技術,管理好財務數據、信息,提高財務管理工作靈活性、有效性。要注意信息化的建設需和時代發展相契合,構建好專門的信息技術平臺,并關注時代前沿科學技術的發展、更新等,及時完善、升級信息技術平臺,確保信息技術平臺實時發揮自身效果。合理的信息化建設可提高財務數據運用整體質量,也避免出現數據丟失、數據錯誤等問題??梢圆扇《喾N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果。實際工作中,不僅科學記錄財務數據、分析數據,也要和其他部門聯動起來,協同配合對經濟數據實施全面監督管理。
構建高效的預警體系,可保障對財務報表、經營管理資料的進一步可靠分析,對數據有效管理,提前預測出企業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溝通構建預警預處理措施和緊急應對方案。構建的財務預警體系包含內外部環境:一是外部環境方面,包含對國家法律、政策、金融環境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分析,對市場變化作一個科學預測,了解外部因素可能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業務開展的影響,并探索如何減少外部環境對業務的負面影響。二是內部環境方面,包含企業運作的方方面面,如內部投資、融資、籌資、資金支出、財務分析等。應將財務組織及財務危機等多方面的細節都融入到財務預警體系內,使預警工作可以覆蓋到企業財務管理的細節內容,也保障財務工作可以全面、系統化的開展。
企業以完成生產任務,以產品獲取經濟回報作為最終目標,但是并不是單純地吸引更多高新技術人才就可以提高生產力。高級人才對企業的幫助是毋庸置疑有的,但是納入高級人才之后,還需要挖掘人才的價值。企業應采取措施發揮人才最大化作用,注重培養員工專業素養。首先,要提高財務管理工作部門的精細化成本控制意識,之后輻射到各個部門,在企業角角落落都落實精細化成本控制,采取新評價機制對員工績效、薪酬等考核,注重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讓其認識到自身工作的作用,在崗位上實現自我進步;其次,企業要重視提高員工綜合素養、專業技術水平,構建常態化的培訓機制,培養優秀人才,跟上社會發展步伐;最后,應在上述兩步的基礎上落實精細化管理,企業把控好員工在工作中的狀態,將完善財務管理工作制度當成一件長期的、重要的工作,精細化管控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為企業長效發展做好鋪墊。
綜上所述,精細化管理作為一種時下流行且對企業發展影響巨大的管理理念、模式,將其應用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前景廣闊、應用價值突出,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但從精細化管理應用現狀而言,其發展不容樂觀,人力成本占比較大、缺乏精細化財務管理意識、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有待優化等問題需要企業采取合適方式予以解決。要發揮精細化管理的真正作用,企業應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各部門工作,強化現金流管理,明確新時期財務管理工作具體目標、強化企業財務基礎性工作管理、優化財務管理手段,突出精細化理念、構建并完善財務預警工作體系、優化成本管理,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以多種措施嚴格監督財務成本,也注重提高財務管理的綜合效率,確保成本核算真實性、準確性,促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