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湘
(長沙市周南梅溪湖中學 湖南長沙 410205)
草根式小課題中量化管理非常重要,主要是針對教師的研究管理。通過量化管理,不僅規范教師的行為舉止,同時可以提升其教學水平與能力,使其更好的適應當前教育發展模式,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草根式小課題管理中,教師的實際需求是保證量化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也是促使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的關鍵。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教師需求的研究,了解教師的的日常工作,并將此作為量化內容確定的依據,以此提升量化管理工作質量[1]。在以往量化管理工作中,學校會為在職教師布置一些任務,如某一個學期,教師要完成一套學習材料的編寫、學習教育專著、撰寫一篇研究論文與教學案例評析、寫一篇教研心得等等。這種量化管理方式,雖然體現出學校量化管理模式,但是無法滿足教師的自我發展需求,不利于教育工作發展。為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學校可以設計x個量化管理內容,結合教師的綜合情況,制定不同的量化管理內容,并要求教師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適合自己的量化管理內容,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完成。通過多種不同量化內容的設計,不僅可以體現出對教師自我發展的尊重,同時能夠提升量化管理工作效果,促使此項工作順利實施。
無論是對教育水平提升,還是教師自身發展,草根式小課題研究工作都非常的重要。草根式小課題研究不必立項,不需要中期檢查,也不需要有結題報告,它更強調教師的自覺行動,具有多元化、個性化的特點。在研究工作中,若教師身心處于疲憊的狀態,那么研究成果也不會達到理想狀態,甚至會影響日常的教育工作。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提升對教師承受能力進行分析,了解教師的綜合狀態,并根據此制定量化標準,對教師進行量化管理,以此提升學校管理質量。如有的學校會將小課題研究工作以制度的方式體現出來,要求教育工作者每天反思,每個月進行教學總結[2]。由于量化管理制度比嚴格,導致部分教師因教學壓力過大,出現各種不良的工作情緒,失去認真工作的動力。在這種嚴格的管理下,教師沒有實踐進行小課題研究,也無法發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學上的困難。
此外,還有部分學校會通過布置一些任務,要求教師進行資料積累工作,優化教師自身的小課題研究成果。如某個學校要求本校的教師一個學期內完成15篇以上的教育敘事資料,3000字的政治筆記、5000字的業務筆記、20作業批改及10以上的學生輔導等等。注重資料積累方式雖然可以使教師獲得更多有用的教學信息,但是無法保證教師對教學資料使用效果。資料的積累非常重要,是保證小課題探究效果的關鍵。在量化管理工作中加強對教師承受能力的分析,制定量化標準,設計符合教師實際工作量的小課題研究內容,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使草根式課題研究真正的成為教師自己的研究工作,促使學校教育質量提升。
小課題研究目標與量化管理的結合,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進行,無形中提升課題研究效果。無論是草根式小課題研究工作,還是量化管理工作,都應樹立以人文本的工作理念,以提升教育工作質量為目標,通過量化管理與課題研究,促使學生、教師共同發展進步。有部分學校,為會教師的小課題研究工作布置大量的任務,如完成一定數量的筆記、科學研究等等。這種工作方式,存在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無法真正的提升教師職業能力[3]。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轉變這種工作模式,加強對教學反思的重視,引導教師主動進行反思,思考自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的改正與優化,提升自身教學能力。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解決量化管理工作形式性的問題,同時能夠有效的提升教師職業能力,減輕教研壓力。
草根式小課題研究、量化管理目標的制定,是為了創新教學實踐工作,提升教學水平。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制定科學的目標,并將此滲透在教育工作中,提升學校教師的自我發展以上,提升學校教育水平。學校進行量化管理時,可以制定相關的標準,對教師量化內容、標準完成情況進行評分,使教師對自身工作狀態產生更加客觀的認識,了解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以此提升管課題研究水平。通過明確的目標與計劃,提升教師自我發展意識,使其在課題研究與量化管理中,解決以往教育中的不足,優化教師的知識結構,豐富教學經驗,提升教學水平,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總而言之,在草根式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要始終圍繞促進教師的自主專業成長的目標,加強對教師實際需求、綜合能力的研究,根據此確定量化管理內容與標準,為學校教師發展提供更人性的保障,促使教師自我能力發展。此外,在量化管理工作中,還應對研究目標進行分析,制定相對應的管理計劃,以此提升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科研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