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歐陽熙
一、汽車駕駛訓練功能需求
(一)訓練與考核
高精度場地、車輛建模及訓考評判功能、計時計程功能是訓練場地信息化建設的核心。作為院校,要在學校一期建設的基礎上運用更多的先進技術,更科學、更高效地提升教學效益。此外還要在訓練與考核的基礎上,突出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通過海量的駕駛行為數據分析學員操作心理、操作習慣,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糾正。
(二)訓練管理
汽車駕駛訓練場在教學過程中,組訓者對理論考試功能、遠程對講、監聽、監控及控制功能、數據統計查詢功能、網絡實時預覽功能、數據管理及展示功能、課目管理及定制功能都是急需建設的。通過建設安裝信息化傳感器設備,全程監控學兵的駕駛操作行為與車輛狀態,實現學兵駕駛操作數據、學兵與操作視頻數據以及軍用車的空間位置、行駛速度、位置等數據的數字化記錄,達到全面掌握駕駛過程,實時指導駕駛動作,針對問題講評施教和科學評判訓練效果的目的,強化了訓練管理,實現教學管理精細化、透明化和數據化,從而節約訓練成本,提升訓練效益。
(三)訓練安全
原有的駕駛訓練場在訓練中的安全,主要依賴于組訓者的經驗。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幅提高訓練安全系數。一是需要構建信息通信網邊界接入平臺,采取區分鏈路安全防御的方法,構建集邊界保護、身份認證、應用安全、安全隔離和平臺自身安全防護等功能的邊界接入平臺。二是需要建設監控平臺和管理系統,實現全場地的360°無死角監控,并通過語音通訊進行預防和糾正。三是需要建立相應的運行維護和管理工作機制,通過規范接入配置、規范安全監控、規范運行處置等工作,保障系統平臺正常運行。
二、信息技術契合點分析
(一)網絡傳輸技術
先進的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可以實現從培訓到考試,現場所有信息的全天候不間斷實時視頻傳輸,實現對整個學習及考試過程的智能化管理,及時掌握并處理現場情況,對保護物資財產、確保人員安全、保障成績的真實性做出有效貢獻。
(二)衛星導航定位技術
隨著衛星導航高精度定位技術的成熟,通過采用高精北斗差分定位的方式取代原有的駕校考試及評判模式,在訓練數據采集系統上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駕培教學中采用衛星導航評判系統的主要優勢有:
1.提高考試、訓練效率由于整個系統維護量小,可以連續不間斷發GPS/BD2,選擇多個起點和終點、考試和訓練同時進行。
2.培訓方式靈活。同一個項目上,可以培訓不同車型,同一個場地上,可以培訓不同項目,提高場地利用效率。
3.降低運營成本。場地免維護、系統配件消耗少,管理成本低。
(三)大數據技術
未來10年汽車駕培產業將會真正進入大數據時代,包括所有的駕駛操作及其每天的行為習慣,甚至于座椅的使用習慣都會形成相應的數據,還有就是以車為中心的數據化等信息都會形成龐大的數據被挖掘應用而產生價值。培訓機構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累海量學員練車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梳理出學員學車過程中的熱點圖,確定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并且結合教學大綱進行針對性的教案輸出,開啟AI教學模式,以更精準、更規范的教學方案提升學員學車效率。
(四)監控技術
監控技術是安全防范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通過攝像機及其輔助設備(鏡頭、云臺等),直接觀察被監視場所的情況,同時可以把被監視場所的情況進行同步錄像。另外,電視監控系統還可以與防盜報警系統等其他安全技術防范體系聯動運行,使用戶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整體的提高。
目前地方駕培行業已經積極推進“互聯網+”深度融合,許多駕培機構通過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培訓的動態監控,訓練場地上和教練車內全部安裝視頻監控系統,駕培過程的安全運行、教練的言行舉止盡在“天眼”監控之下,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提高培訓質量。
(五)機器人教練技術
“機器人教練”并不是有真機器人做教練,是在一輛教練車上裝載一套智能系統,通過這臺系統的語音、電子顯示屏等裝置對學員進行教學,這是汽車駕駛培訓實現無人化、智能化的主要發展方向。
1.實現功能
(1)高密度低速復雜場景的車輛控制
駕校的訓練場不同于日常行車的馬路,訓練場上有很多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的新手,有限的訓練場內可能會同時運行著多輛教練車。機器人教練可以有效識別障礙物或者危險情況,在輔助學員掌握駕駛技能的同時,還能在識別到危險時及時點剎保障學員安全。機器人教練對駕駛行為指導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因為機器人教練下達的指令是根據學員的實時車身狀態進行判斷后再下達的,機器人觀察到你的車身到達了倒車入庫打方向的點。
(2)智能教學
由三部分組成:理論練習,通過5G+仿真模擬練習,把固定題庫的法規培訓升級為以實際場景為主的、結合仿真模擬學習的方式,讓學員真正掌握安全文明行車的規則;場內培訓,基于大數據智能服務云平臺、智能化運營管控與數據分析中心、增強現實智能交感系統、智能決策課程系統、智能神經感知系統、智能安全防護系統、標準教學課程系統等實現無人化培訓;場外培訓,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監管學員培訓,應用圖像識別、雷達、GPS等技術實時監測道路環境,協助并監督教練員安全、規范教學,同時糾正學員不良的駕駛習慣,培養學員安全文明駕車意識。
(3)駕駛行為數據分析
機器人教練的培訓過程中,可通過傳感器獲取學員駕駛行為數據,包括坐姿、觀察后視鏡的角度等駕駛過程中的各種操作細節。通過數據分析,可得出學員學習過程中的強項和弱勢,有針對性地加以輔導,幫助學員更快掌握駕駛技能。
2.存在不足
雖然機器人教練更加先進、更加生動,更具有趣味性,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1)不能“因人施教”
學員的年齡、性格、接受能力千差萬別,這就要求教練員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因人施教”。比如,訓練中學員情不自禁地會出現“緊張情緒”、“急躁情緒”、“自卑情緒”、“自滿情緒”等不良情緒,這就不可避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教練員能夠感知學員的情緒變化,通過“表揚”、“批評”、“鼓勵”等手段調整學員情緒,然后再去強調技術要領。而“機器人教練”不能感知學員情緒變化,雖然它能進行一定的“人機交互”,但它不能與學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不能運用“表揚和批評藝術”和“幽默教學”積極地影響學員。
(2)不能對學員進行全面糾錯
“機器人教練”能依托衛星差分系統對教練車進行厘米級的定位,因此能夠按照考試評判標準,對學員的每一次操作進行評判。但是它不能評判學員的一些錯誤的駕駛動作,如:低頭看擋、掏方向竄方向、駕駛姿勢不正確、觀察不全面等。這些錯誤,教練員隨車指導是可以及時發現并進行糾錯的。
(3)不能對教學質量負責
教學質量,關系到學員的拿證速度,而這又成為駕校招生的“賣點”。因此駕校都對教練員的教學質量有著嚴格的考核,并對教練員的工資作出相應的獎罰。毫無疑問,“機器人教練”所教的學員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都合格。因此它無法完全替代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