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曉洲
摘要:語文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較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其主要以語言知識為主,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教育、情感教育、道德品質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對于中職語文教學而言,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以此有效解決語文教學困境,在發揮語文教學本質的基礎上,有效實現語文教學目的。為了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發揮語文學科育人功能,本文重點探討了中職語文教學困境及歸因分析。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困境;歸因
引言:
中職學生學習能力差、生源混亂,語文教學現狀堪憂,學生們閱讀興趣低下,學校效果不佳,整體語文能力和語文素質不高,存在嚴重的學習問題,造成該問題的原因較多,為了有效發揮語文學科語文價值,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有效推動語文課程改革,還需要中職語文教師從多方面分析語文教學困境,并加強歸因分析,以此發揮語文課堂教學價值。
一、課堂教學目標實效性不強
教學目標可以作為教學活動的導向,其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表現和學習效果的一種心理期待,其可以有效分析教材、教學行為、教學過程。但是當前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在目標設計時沒有根據相關標準、教學任務進行,導致教學目標不合理、不科學、缺乏實效性,其主要原因如下所示:第一,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沒有明確學生主體地位。對此教師應該將教學目標的主體轉向學生,促使學生在智力上、技巧上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缺乏一定的壓力,一般常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設計教學活動,缺乏理性認知,沒有將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發揮出來,導致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情感體驗,教師直接根據教學大綱照本墨宣[1]。
二、課堂教學方法適用性不強
中職學生文化課基礎差,缺乏健康的學習習慣和自覺學習意識,相比較于其他專業技能課程,學生們對語文學科興趣不高,學生們無法從語文科學中獲取豐富的人生體驗和生活哲理,導致語文學科育人價值不顯著,語文教學課堂也成為了學生們厭煩的主要學科。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且教學方法適用性不強,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中職學生因為文化課成績差而落后于普通高等院校,但是不意味著他們在語言、邏輯、智力、人際方面也落后于別人。只是落后的中職語文教學沒有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將學生們的這種潛力激發出來,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智力結構和認知方法,對此教師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是違背學生認知規律的,這種教育模式忽視學生個性特點,將學生們思維和智力全都局限在一個空間中,不利于學生們的個性發展。而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人文性特點,可以對學生的個性思維進行培養,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體制的影響,學生們的想法不受重視??傊逃徒虒W的技巧在于運用藝術手段,將學生們的腦動力釋放出來,但是語文課堂教學卻沒有實現該目標,學生們實踐機會不足,對學習活動缺乏熱情,場次以往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教學方法單一,缺乏適用性[2]。
三、課堂教學內容針對性性不強
中職教育屬于高中階段的教育,但是其和高中階段的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素質教育都有著本質的差別,其屬于就業教育,是社會為了培養技能型人才而進行的預備教育,對此在特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對象的限制下,教學內容和教育地位也是不同的。當前中職教育語文學科還采用的是普通高等階段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知識理論為主,缺乏職業技能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實踐性和技能型不強,學生興趣低下,教學狀態堪憂。且語文學科教學注重系統性,缺乏職業特色,在課堂教學時也以理論為主,缺乏藝術特色和情感融入,古文教學也只是局限于字詞語句上。
四、教學存在職業倦怠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設計者,教師的素質和態度直接關系著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內容安排的好壞,也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但是當前中職語文教師存在職業倦怠現象,導致教學理念落后,直接造成語文教學困境,該現象具體有效以下幾點原因:第一,中職教育自身規律影響。當前,中職教育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是社會對其的認可還存在偏見,語文學科教學的功能和價值主要以形式化存在,不具備專業課的多功能效應。第二,中職語文教學改革進程的影響。當前中職語文教育改革成效不顯著,語文教師缺乏系統性培訓和進修,自我學習意識不強,對于教師們的培訓只停留在專業課上。第三,教育觀念落后。中職教師出現職業倦怠的行為主要是教師們態度不端正,沒有采用正確的態度去看待學生,沒有研究和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也沒有正確看待學生的錯誤,對學生的出現的厭學情緒沒有正確看待[3]。
五、結束語
總之,語文學科具有無限的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尤其是中職語文教學,受到職業教育性質的影響,學生們的整體素質、素養、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更需要通過語文教學來彌補學生技能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對此中職語文教師需要全面把握當下的教學困境、教學問題、教學弊端,并做好歸因分析,把握其產生的具體原因,以此針對性的制定對策,找準問題關鍵點,進行自我反思、總結、歸納,明確認識到當下教育新形勢、新要求,以此推動語文課程改革創新發展,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 劉高宏. 高職語文教學困境及歸因分析[J]. 2021(2019-16):124-125.
[2] 馬麗梅. 高職語文教學困境及原因分析[J]. 南北橋,2020(10):2.
[3] 陳軍霞. 淺論中職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 文學教育,20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