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慧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實施臨床綜合護理的實際價值和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兩年間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共計90例為對象,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常規組采取基礎護理,實驗組采取綜合護理措施,配合針對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及疼痛情況,對比其護理滿意度等指標。結果 ?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實驗組患者疼痛改善效果較好,術后并發癥概率較低,且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較高,組間差異明顯(P< 0.05)。結論 ?針對子宮肌瘤手術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臨床綜合護理,有助于降低并發癥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臨床中推廣價值較高。
關鍵詞:子宮肌瘤;圍手術期;護理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臨床生殖系統疾病的一種,屬于一種良性腫瘤,多是由于女性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導致,患者發病時會感覺到腹部有腫塊,小腹部疼痛,子宮出血等等。子宮肌瘤影響女性生活和心理健康,年輕女性影響生育能力,臨床中多采取手術治療的方法,在手術過程中要采取合理科學的護理措施,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并發癥概率,因此,本次研究就是針對子宮肌瘤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適合該類疾病患者的護理模式。本次研究共選取了90例患者,時間跨度為2年,具體將圍手術期護理過程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兩年間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共計90例為對象,將其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每組患者45例。常規組中年齡為26-66歲,平均(43.25±4.63)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2個月,平均(5.65±1.84)個月。實驗組患者24-68歲,平均(44.75±5.05)歲,病程最短個月,最長13個月,平均(6.14±2.06)個月。兩組患者對比資料無明顯差異,可以比較,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患者均具有手術指征,符合手術要求,且具備手術治療耐受性,患者病例資料完整,且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排除臟器疾病患者,排除手術禁忌患者,排除精神障礙患者,排除資料不全患者。
1.2方法
1.2.1常規組
常規組采用臨床一般性護理,護理人員注意結合患者手術做好健康宣教、病情監測、術中生命體征監測,術后注意避免并發癥等。
1.2.2實驗組
實驗組患者在一般護理基礎上,采取臨床綜合護理,分為 術前、術中和術后。
(1)術前護理及干預
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熱情接待,協助患者做好各項檢查,對患者情況和資料進行詳細記錄,納入病例部分。護理人員詢問患者過往病史及用藥史,做好記錄,結合患者病情制定護理計劃。向患者介紹科室情況及醫生情況,告知其手術環境和注意事項等等。
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缺乏認知,認為很嚴重,極容易產生焦慮和恐懼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告知患者發病機制,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緩解其焦慮。護理過程中給予患者關愛,與患者積極溝通,注意說話的語氣要溫柔。
術前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飲食計劃,告知患者術前要保證營養,患者要使用富含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不要食用刺激性食物。
術前做好生命體征檢測,監測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數值。
(2)術中護理
手術當前,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開展全面檢查,保證其符合手術要求,告知患者提前6小時禁食禁水,做好備皮,根據醫生囑咐做好患者的藥物過敏測試,告知醫生結果。告知患者麻醉形式,告知患者一些注意事項。術前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中攜帶各類儀器,幫助患者調整手術體位,裸露手術部位皮膚,配合醫生做好手術,提高患者的手術成功率。
(3)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要護送患者離開手術室回到病房,協助家屬將患者放置在病床上,告知禁食禁水,給予低流量吸氧,繼續監測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告知主治醫生。護理人員要加強巡視密度,觀察患者的創口滲血情況,避免創口發生感染,觀察患者的尿管及引流管情況,告知家屬定期開關尿管閥門,觀察引流管是否發生彎折,觀察引流液體顏色及性狀,發現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生。護理人員要安撫患者,緩解患者的疼痛,可以采取音樂放松法或按摩法等轉移患者注意力,緩解疼痛,對于耐受力較弱的患者可以使用止痛藥物。告知家屬幫助患者按摩下肢,避免出現下肢靜脈栓塞。告知家屬患者術后排氣后可以進一些流食,注意飲食清淡。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治療情況,對比其疼痛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概率,采用量表測量兩組滿意度,共100分,分為不滿意(0-70分)、比較滿意(71-90分)、十分滿意(91-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取SPSS21.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檢驗方式T檢驗,表達方式±;計數資料以X2為檢驗方式,%表示,差異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2.1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對兩組患者護理后術后疼痛進行評分,明顯實驗組患者疼痛評分較低,兩組差異明顯(P < 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概率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明顯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較低,兩組差異明顯(P< 0.05),見表2。
3討論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婦科病,臨床中主要采取手術治療為主,患者發病后給生活工作帶來不良的影響,且影響女性生活質量及生育,患者臨床表現為子宮出血、腹部腫塊,腹部疼痛等。子宮肌瘤患者手術過程中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模式,降低患者的并發癥,提高其治療的效果,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綜合護理是一種多元化護理模式,重視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的開展,強調針對患者實施全方位的護理,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患者康復較快,且住院時間較短,可見,臨床綜合護理十分重要,值得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覃秋寧.臨床護理路徑在子宮肌瘤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13(10):239-240.
[2]黃麗.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2):1473-1474.
[3]劉冰峰.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圍術期舒適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20):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