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麗娜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化載體相繼應運而生。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保障企業始終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健康持續發展,是各級黨組織在新形勢下的新課題。當前,以中國石油為代表的很多國有企業,通過信息化手段與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已在信息化黨建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也為黨建形式的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和機遇。
信息化黨建是加強黨的建設、提升基層組織力的有效載體,在基層黨組織建設過程中,使用先進信息技術的程度和水平,直接決定黨建工作水平和工作效果。準確把握信息化的技術特征和內在機制,有利于深化認識信息化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獨特優勢。
信息化工作模式的應用,可以突破時空、地域和人數的限制,實現多元化、開放共享的工作模式,靈活并拓寬了黨員參與黨建工作的渠道,消除了信息壁壘和載體限制。多元參與通過網絡暢通溝通渠道,加強交流協作、共享信息資源,有助于經驗共享和交流,進而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
黨費繳納、在線學習、發展黨員、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工作,均可實現線上開展,既方便快捷又可以加快上級黨組織工作指示精神的快速傳達,信息傳播數量也越來越大。尤其是在黨員信息實時更新方面,依靠人工的方式處理,既耗時耗力且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現錯誤,信息化黨建平臺可以做到黨員各類信息的實時更新,高效地收集信息和處理數據,使黨組織隨時獲得最新黨員隊伍信息,切實提高黨員隊伍管理的工作效率。
當前,隨著各類產業數據化、智能化技術的不斷引入和實現,數據化和智能化概念逐漸向各行各業滲透。數據化的內涵是對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活動,產生的大數據的分析與深層利用,智能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替代人的智力,全面提升信息應用的水平。我國目前有9500多萬黨員,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能夠更加精準有效地分析、研判和決策,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有效幫助。
一些黨組織由于調查研究不夠,缺乏對信息化黨建的深入理解,認為將黨建放在互聯網上就是信息化黨建了。導致出現了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黨建網站、公眾號、小程序等,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運用率不高,平時工作依舊是線下開展,線上僅作為記錄,給基層黨組織增加了工作量,但卻未真正發揮出信息化載體的作用。
近年來,各級黨組織積極建設自己的黨建網絡平臺,以此來創新黨建工作形式。但在黨建平臺投用后,相應管理機制和制度沒有及時跟上,使信息化黨建平臺疏于管理,黨建網絡平臺缺乏實際內容,更新不及時、網站功能不能及時完善等,使很多網站成了一種“半停滯”的狀態。
目前,各級黨組織黨建信息化建設主要著力點在于,利用網絡發布和管理黨建工作信息、開展黨員學習、教育等,但在發揮支部和黨員作用上作用不大。而且各單位間黨建系統相對獨立,無法全部實現信息共享。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論述,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科學探索信息化黨建,在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進程中的實踐方式與路徑,對承接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的歷史任務具有重要價值。
當前,社會已經進入以信息化為主要特征的新時代,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各個方面的信息化應用程度不斷加深。要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就必須具備信息化的思維和能力,用信息化的眼光審時度勢、用信息化的思維去分析研判問題、用信息化的手段去處理和解決問題,主動順應信息化的發展趨勢。黨建信息化是推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和方法,在信息化黨建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思想認識與工作方式、工作形式與工作內容、創新方式與凝心聚力相統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政治功能,牢牢把握服務黨員、服務黨組織建設的基本要求,使信息化黨建真正成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
各類信息化黨建平臺和網絡工具,為加強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覆蓋度提供了有效途徑,切實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哪里有黨的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同時,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等優勢,將黨中央、上級黨組織的重要指示批示、工作部署傳達給每名黨員,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著力消除空白點和盲區,確保每名黨員都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
信息化黨建運行應該由垂直向平行過渡,需要不斷創新工作模式。要積極構建政府與企業間、企業與企業間的多元化工作模式,通過共建信息化平臺或不同平臺間的數據共享,實現多套系統的聯通與協作、實現多方資源共享,促進線下管理向線下線上融合的轉變,為黨建工作創造更大的空間。創新黨建服務方式和建設模式,對黨務服務流程等進行數字化、網絡化重塑,推動黨建工作全面優化升級。加快業務流程整合,理順疏通黨務流程中的“堵點”“痛點”,促進信息流和業務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順暢流動,讓黨務工作人員和黨員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提升黨建工作效率。
當前,一些黨建方面的常規性工作形式主要靠人跟蹤,通過筆記記錄、會議、電話等方式,執行效率低、溝通管理成本高。面對來源廣泛、類型多樣、周期不固定的黨建工作任務,存在信息溝通、工作情況跟蹤等方面都存在困難,如何提高人員計劃性、執行力和及時掌握工作進展,規避超期風險,保證工作計劃高效落實是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黨建工作臺歷化平臺可以將日常黨建工作信息臺歷化,以提高各級工作人員的計劃性,做到日清日結并根據工作的輕重緩急,排出順序、依次進行,編寫成定期工作規定、制作工作臺歷,細分到每日、落實到各級黨組織。通過平臺的運用,可以提高各級黨組織工作人員的計劃性,達到上級黨組織實時了解下級黨組織落實任務計劃的作用。可將系統分為計劃管理、工作任務、任務報告統計等模塊,實現黨務工作任務臺歷化展示,并在首頁展示當日任務及個人待辦任務、督辦待辦任務、相關待辦任務,方便及時跟進及處理待辦任務。計劃管理用于制定工作計劃,便于跟蹤查詢計劃進展情況。工作任務模塊可通過工作任務頁面添加黨建任務,可通過查詢頁面實現在線查詢任務落實情況。任務報告統計模塊可生成各類報表,分不同的維度完成任務的情況統計分析,可以分析統計匯總所有任務完成情況,在線篩選查看任務完成情況。
按照“量化積分、分類考核”的思路,結合工作實際探索建立相對應的黨員量化積分管理系統,可分為基礎分、獎勵分、綜合評議分、否決項四部分。基礎分,重點考核黨員踐行“四講四有”、做“四合格”黨員的情況,如黨員能否認真履行黨員義務,按時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準時交納黨費、做黨組織所分配的工作等。以黨支部為單位,對每位黨員設定一個原始基礎分,凡是未按要求履職履責的,將在原始基礎分中扣減。獎勵分,主要根據“四優”黨員要求(政治素質優、崗位技能優、工作業績優、群眾評價優),結合黨員實際表現進行加分;綜合評議分,經黨支部委員會或黨員量化積分管理評議小組討論,結合黨員實際表現酌情給予加分或扣分處理。否決項,黨員出現違法違紀、工作失職等行為,直接取消年度累計積分。要以分類為基礎、量化為依據、扣分和加分相結合,并以年度的累計積分作為考評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依據。黨員所在黨組織要結合實際情況,對不同專業、不同層面黨員的基礎要求及作用發揮,分類制定考核細則,豐富考核內涵、創新考核方式,促進黨員立足崗位作貢獻,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要公開透明,發揚民主。在系統內建立積分定期公示機制,接受黨員群眾監督,確保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工作的公信度。要規范考核,獎懲分明。
信息化為黨建工作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各級黨組織要主動適應新時代,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資源等信息技術,加快黨建信息化平臺建設,釋放信息化在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方面的巨大潛能。加快創新應用大數據挖掘黨建工作新模式,將大數據采集處理納入黨建工作系統,要加快人工智能在黨建工作中的創新應用,提升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運用語音圖像識別、智能服務等,使黨建工作不斷走向智能化,增強黨建工作的實時化、精準化和場景化,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