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純 羅媛媛 江 娟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生態環境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300)
從我國現階段職能院校對現代學徒制對實施現狀來看,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模式正在結合實際呈現出新的特征和趨勢,校企合作,工學聯動是目前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度實施的主要趨勢,并在合作過程中,通過校企之間的相互配合,逐漸在往強化實踐教學方向靠攏,實現學徒制度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現代化所需的高素質人才。
對現有實施現代學徒制度試點院校進行資料收集,通過分析得出現代學徒制度在實施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因為是初級階段,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改進和反思,從而在現有問題的瓶頸和障礙中找到解決的辦法,以促進現代化學徒制度的健康和發展,為職業技術院校制定更科學更合適的科學教育模式,制定出優化的實施路徑,對培養現代化人才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現目前在實施學徒制試點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學校都在積極的和行業內的企業建立合作共贏,雙項發展的合作關系,學校從單純的去企業進行參觀,生產車間的學習,到技能課程的實踐,實訓課程的實踐,再到專業實習,從多個維度,多個方面的和企業之間進行深度的交流和開發,主要從教學資源,教學課程制定,學徒制教學課程體系構建,制定實習管理制度等幾個方面入手,從而在企業人才培養中顯現作用和地位。
隨著現代學徒制制度深入到教學改革中,職業技術院校通過對企業進行“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將行業內優秀的骨干型企業展開教學合作,通過骨干技術能手對校內的學生進行帶教實踐,學校更是委派專門的教師到企業內進行學習、研究,相互之間交換研究心得,技術資料和經驗,并且派遣學生到企業進行技術實訓,并且進行畢業實習,近距離的解除所學的專業的實際應用和生產崗位,隨著企業和學校之間的不斷深入合作,校企共同籌劃學徒制帶教教學課程,共同制定培養社會企業需求人才的方向和目標,促進學生更好的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相結合,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術能力能夠更好的提升,人才質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通過傳統的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專業和適應應用不大對口,沒有按照社會所需求的人才崗位方向進行培養。而通過學徒制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課程培養的學生,通過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多次密切溝通,能夠建立多方的合作和交流,為企業培養適應于社會需求的現代化高素質人才,一方面能夠滿足行業內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夠促進社會的建設,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是的高職院校對社會的回報率持續增強。
因為現代化學徒制教學模式在我國還處于初級階段,剛實施沒多久,雖然實施中是學校和企業互利互惠的一個好的合作發展方向,但是真實在實施中困難重重,主要就是教學模式在實施中教學機制不夠完善,教學體系不健全。普遍民眾認為學校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所以對高職院校的學生提供技能培訓這也是學校分內的事情,這成為當下的一種主流觀念,導致學校成為單方的被迫推動現代學徒制實施的主體,而企業、社會和政府的參與力度較低,新的教學模式的開展,缺乏社會和行業各界的支持,缺少明確的指導意見和有關教育行業的相關部門的管理,現代學徒制度的推行和實施較為緩慢。現目前現代學徒制度還處于摸索過程中,不同學校對于學徒制度的理解各有不同,因為沒有政府機構對其統一制定標準,這就導致現代學徒制度的實施質量和效果都各不相同。政府、社會、行業、學校和企業多方之間的角色和作用的界限都不夠清晰,缺少多方的協調,導致現代學徒制度處于混亂的實施狀態,這是目前學徒制度實施中最大的問題。
根據上文的研究可知,缺乏社會和行業各界的支持,認為實施學徒制教育制度是學校單方面的事情,導致企業明明作為共同教學主體,但是對學徒制的實施參與程度有待提高。主要是因為沒有和學校之間明確的責任界限,缺乏對應的具體培養的實施細則和人才培養實施效果的評價,這些都使得企業無法清晰掌握學校的人才培養需求,因此導致企業和學校之前的合作交流較為冷淡。另一方面,企業方面所需要的訴求沒有被滿足,企業愿意提供設備、場地和骨干人員對學生進行教學實訓,為的就是能夠培養自己的現代化人才,但是這一方的訴求并沒有被學校重視,按照學校和企業聯動的相關教學課程,無法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靠攏,也無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校企合作學徒制度,沒有解決學徒制度的核心關鍵問題,從根本上不能夠滿足企業的人才培養需求,從而導致企業對學徒制的參與度不積極。
通過對現有實施學徒制高職院校的現況進行研究,發現因為政府和社會并沒有專門的相關管理機構對其進行管理,因此就導致沒有制定統一的學徒制度教學模式的體系,沒有統一的現代學徒制度教學標準,沒有統一的人才培養評級標準,這些因素導致每個高職院校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學課程計劃在進行教學,從而導致不同院校對現代學徒制度的培養標準不一致,人才培養標準參差不齊,使得人才培養的質量存在很大的差別,與現代學徒制度的人才培養要求和目標不相符。
通過對現代學徒制度的實施的現狀和問題及原因分析中來看,造成學徒制實際在實施中無法推廣,最主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學徒制度的管理運行機制不健全。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中國人的古話,對于制度和標準的理解就是需要標準來制定和約束,但是現代學徒制度的推行和實施,暫時都是在試點學校中進行,政府和社會并沒有推行處標準和制度。因此為了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現代學徒制度的實施首先要從最基礎的運行管理機制進行設計,打破社會層面對學徒制的認識。聯動政府、社會、行業、學校和企業等多方公眾參與機構體制的訂立,明確現代化社會的需求,明確制定學徒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利益主體,明確學徒制度實施中的界限分割,從根本上決絕學徒制度推行和實施的阻礙。
此外制度的標準制定后還需要建立完善的運作機制和質量監管機制及實施評價機制,有利于對現代學徒制度的改進,提高現代學徒制度的推廣,確保人才的培養符合社會要求。
現代學徒制度的推行和實施光靠學校一方面干得熱火朝天是不行的,要想正確的推廣和實施需要社會各方公眾和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其中特別是企業,也要給予最大的支持,因為學徒制度的實施和開展,學校和企業是兩方主體,因此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合作是學徒制成功的關鍵。目前企業對學徒制度的參與積極性不高,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總是在有求于企業的情況下才會去和企業溝通與聯系,企業在收到通知后,也只能被動的配合學校參與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照目前的帶教模式,企業的需求和訴求不能夠得到傾聽,總會出現一種情形,那就是學校的熱情高漲,而企業相對較為冷淡,導致學生在企業學習時,只能夠學到淺層的技術。但這其實是對學徒制度錯誤的認知,因為學徒制的推出就是為了學校能夠培養出更適合現代化發展的人才,為了更好的配合企業的發展需要。因此企業要和學校多溝通,在學徒制的實施中,盡可能的參與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推動學徒制度的發展,推動企業人才培養的建設。
現階段學徒制度的實施因為還在初級階段,導致人才培養標準制度還不夠統一,社會上也沒有對現代學徒制度人才培養質量做一個評價標準,因此等學生在畢業后,尋找工作時,會發現學徒制教學模式的學生不被社會上認可,從而束縛了學徒制度的發展,限制了它的推廣實施。因此社會還需要建立現代學徒制度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標準,明確學徒制度的人才質量,為現代學徒制度教學模式的發展提供保障。
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現代學徒制度的發展,影響人才培養,現代化學徒制度按照教學理念,將教育和實際應用相結合,將理論知識貫徹落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在構建現代學徒帶教模式時,要將教育與行業、學校與企業、專業和職業、教學理論和生產技術等相互融合聯動,由學校、企業之間共同制定學徒制的教學標準體系,制定專業的學徒制度標準。勇于對教學內容、教學課程、教學評價等進行約束,這其中也包括人才培養計劃、職業能力鑒定等標準,實現現代化學徒制度的標準化和規范化。
此外師資力量也是需要優化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對師資隊伍進行選拔,選取優秀教師進行帶教,企業則可以通過鼓勵和培訓的模式,鼓勵骨干能手積極踴躍的進行教學帶教,并且可以通過培訓、掛職訓練等增加自己的實訓教學經驗,從而優化教學隊伍。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我國教育的最高層次,教育的方向和目標會隨著經濟市場的發展而變動,隨著經濟的改革,勞動力就業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社會來說越來越重要。現代學徒制度在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中具有推行的租用,因此高職院校要主動配合社會進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幫助社會培養符合現代化要求的人才,為社會的推進國家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