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學院外國語學院 姚敏
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6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發布適合不同人群特點的膳食指南,引導居民形成科學的膳食習慣,推進健康飲食文化建設。”當代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生力軍,其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影響著整個國民的健康水平。
據資料顯示,近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呈下降趨勢,而肥胖比例卻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健康的飲食觀念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強健的體魄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基本保障,而科學的飲食觀念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提高身體素質的必要條件,因此,重視和培養大學生的食育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豆腐干中蘊含的飲食理念可以為培養大學生的食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豆腐干是大豆的再加工制品。大豆,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因其營養價值豐富和蛋白質含量極高,被譽為“豆中之王”“植物蛋白之王”。豆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為人體提供多樣化的營養元素。據資料顯示,豆腐干富含鐵、鎂、鉀、銅、鈣、鋅、磷等多種礦物質和蛋黃素、煙酸、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6、高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等十多種營養物質。南溪豆腐干以大豆為原材料,經過技術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食材的營養成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起到平衡膳食營養結構的作用。面對大學生因飲食不規律、營養結構搭配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營養元素缺乏或營養過剩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南溪豆腐干所倡導的飲食理念引導大學生做到合理膳食,重視健康營養。合理膳食要做到搭配合理、定時定量。一日三餐時間固定,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的進餐原則,主副食搭配合理,葷素搭配合理,種類齊全、數量充足;還要養成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重視健康營養,要求大學生進餐時要注重食品的新鮮衛生,清淡少鹽,少吃油葷,遠離影響健康的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奶制品,保證身體每日所需營養元素達標。
培養大學生的食育教育關鍵還在于宣傳和普及營養衛生知識。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升和保健意識的提高,科學養生、食醫結合等飲食理念越來越受到推崇。南溪豆腐干營養價值極高,符合現代社會所倡導的科學健康的飲食理念,其養生價值也日益凸顯。豆腐干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不含膽固醇,富含植物雌激素和甾固醇、豆甾醇,其高氨基酸和蛋白質含量使之成為谷物很好的補充食品,對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防止骨質疏松、促進骨骼發育有很好的效果,是預防各種疾病的不二之選。我們可以以南溪豆腐干為范例將營養知識與養生知識傳遞給大學生,培養他們科學的營養意識,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從而提高身體健康素質。
自清朝后期以來,南溪豆腐干產業歷經民間作坊向規模化產業轉變,逐漸成為當地的標志性產品。伴隨著豆腐干產業的發展壯大,與豆腐干文化息息相關的歷史故事至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賦予美食更多的價值內涵與時代意義。
1668年,王氏萬厚公攜全家由湖北麻城孝感鄉遷至四川。為照顧生病的母親,其妻在豆腐腦中加入佐料供母親食用,沒想幾天后豆腐腦變成豆腐干,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味道鮮美。遷移至四川南溪后,一家人以制作豆腐干維持生計。王家人在當地不僅樂善好施,就連經過家門時昏倒的老人也留在家中供養。不僅如此,王萬厚還將“行孝”“行善”作為家訓代代相傳。村民們為了表達對王家人的感激,自發修建了一座牌坊,取名“孝善坊”。三百多年來,王氏后人繼承豆腐干制作的工藝,不斷推進“孝善坊”品牌的發展,同時,他們不忘時常追溯先人事跡,激勵子孫后代永葆初心。
《孝經》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提到要“愛老敬老,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孝道是家庭美德的重要體現,是良好的家風、家庭觀和家庭關系的保障。行善,就是要樂于助人,救人危急。法國作家雨果曾說:“善良即是歷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于偉大的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其中之一就是友善。由此可見,社會對于“善”這一品德的重視程度。
“孝”與“善”是南溪豆腐干文化的精髓之一,賦予食品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可以把美食背后的歷史故事分享給大家,讓大學生親身感受到豆腐干文化的生命力與影響力。“百善孝為先”,大學生在接受“立德樹人”的教育過程中首先應知孝義、明孝理、行孝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與家庭關系,樹立正確的家庭觀,增強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對家庭的責任感。“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家的安寧與繁榮由千千萬萬個小家的幸福匯聚而成,大學生應自覺肩負起家國的使命感,以“孝”明志,用家國情懷勇敢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善是美德,是一種品質,也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大學生要樹立起基本的道德品質,要做到一心向善、與人為善、積極行善,在學校與同學友好相處,關心愛護他人,助人為樂,為營造和諧溫馨的校園環境和社會氛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郭大良心豆腐干是南溪豆腐干的創始之家,在一百多年的品牌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老作坊手工制作的工藝,秉持貨真價實、誠信經營的理念,贏得了良好的口碑。2009年,郭顯清之子郭道福被評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溪豆腐干制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
孔子有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的自身行為規范和基本道德修養。在高校校園里,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不乏出現一些誠信缺失的現象,作業抄襲、考試作弊、論文造假、請假說謊、傳播或發布不實信息等情況屢見不鮮,可想而知,當這些國之棟梁踏入社會之后,如何能做到誠心做事、以誠待人?
一百多年來,郭大良心生產的每一塊小小的豆腐干都堅持真材實料、手工制作,見微知著,這樣的品牌一定能深入人心,企業也一定能日勝一日。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他們的綜合素質決定著國家的強弱和民族的興衰。當代大學生應該從思想和行動上重視誠信,用郭大良心豆腐干企業的成功事跡激勵自我,加強自我監督和管理,樹立“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榮辱觀,強化誠信意識的培養,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做到誠實守信,不斷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
南溪豆腐干選材優良、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共有14道工藝程序,每一道嚴格的工序保證了豆腐干優良的品質。“孝善坊”豆腐干為了保持豆腐干的原始風味,始終堅持傳統手工制作,從南溪當地選取原材料,不摻雜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劑。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南溪豆腐干也在發展中不斷創新,據統計,南溪豆腐干最初只有五香型一個品種,之后發展為金鉤、火腿、雞絲、墨魚和五香五大類系列產品,到如今共有35種風味、65個品種;南溪徽記食品企業一直致力于挖掘豆制品的營養價值和潛力,研制出多口味豆腐干和拉絲蛋白素肉、豆腐魚、菽乳條等創新口味。精湛的技藝、專注和堅守的態度、創新的精神,這些正是南溪豆腐干中體現出的工匠精神。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在新時代的今天,為建設制造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各行各業都應該大力倡導和弘揚工匠精神。作為當代大學生,理應投身強國偉業的征程中,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自覺踐行工匠精神。首先,要深刻領悟工匠精神的內涵,牢固樹立起“學習工匠精神、踐行工匠精神和弘揚工匠精神”的意識;其次,要在思想上“懷匠心”,大學生要在思想上不斷強化自己,時刻保持積極向上、勇于創新的心態,用工匠精神激勵自我;最后,要在行動上“做匠人”,大學生要做到潛心學習、刻苦鉆研、腳踏實地,培養愛崗敬業、艱苦奮斗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將個人的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為中國夢的實現貢獻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飲食不僅僅是食品,更是彰顯了一個地區乃至民族的人文底蘊和歷史習俗。近年來,各地開始加強對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視和保護,一些遠近聞名的傳統技藝、老字號品牌、特色美食等分別被列入國家或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南溪豆腐干作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和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文化價值不言而喻,大學生肩負著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應該深入學習和挖掘飲食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價值,增進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飲食文化傳承,首先要做到知曉飲食文化的內涵,同樣地,傳承豆腐干文化也需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多關注中國的飲食文化,深入發掘飲食背后的文化價值,為宣揚和傳承飲食文化做好知識儲備。高校也要為大學生學習飲食文化知識營造氛圍,為他們開設一些與中國飲食文化相關的選修課,舉辦飲食文化特色活動,邀請飲食文化專家或者非遺傳承人到校開展講座,鼓勵同學們通過學習和體驗加深對傳統飲食文化的了解,體會飲食文化中蘊含的內涵和價值。
南溪豆腐干作為地方特產,想要提高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位于南溪古街的南溪豆腐干博覽館是宣傳豆腐干文化的主要場所,里面展出了制作南溪豆腐干的工具和工藝流程,介紹了豆腐干品牌和各種口味,但博覽館在展陳布局、內容設計、參觀路線等方面存在不足,大學生可以為博覽館的設計注入新的活力,豐富館內的藏品和更新展出形式,盤活豆腐干博覽館。除此以外,微博、微信、抖音等熱門新媒體平臺頗受年輕人的青睞。大學生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將南溪豆腐干的發展歷史、傳說故事、制作工藝、營養價值、飲食理念以及非遺傳承人的事跡等以創新形式解讀和呈現出來,通過加強對南溪豆腐干文化價值的線上宣傳,促進飲食文化的推廣。
在當下日新月異的時代,傳統飲食除了要認準自身優勢保持產品質量,還需要抓住機遇尋求創新發展。大學生可以將傳統飲食文化保護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相結合,深入當地開展走訪調研并收集相關資料,參觀豆腐干企業,了解豆腐干的制作工藝、生產與銷售情況,訪問非遺傳承人,針對消費者展開問卷調查等,根據實際情況為當地豆腐干產業制定具有可實施性的行銷推廣方案,比如:結合人們熱衷的養生觀念開發豆腐干的衍生產品,既普及了養生的知識,推廣了飲食文化,又推動了企業的創新發展;打造文旅融合城,依托南溪當地的旅游資源,將豆腐干文化融入旅游風景中,打造集美食、美景、歷史、文化于一體的文旅城,并定期舉辦美食文化節,可以在宣揚飲食文化的同時,帶動當地豆腐干產業和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