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佳
(聊城大學 山東·聊城 252000)
隨著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政府職能向服務型轉變,公民通過各種網絡途徑對黨政機關公文存在的問題與失范等現象進行評價與議論程度逐步提高,無論是在公文文體寫作還是辦文流程等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犊h住建局關于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所代表的“我不是‘汪峰’”事件,這則失范性“報告”曾引發全網民的熱議。由于“問題”報告的出現,公文不僅無法達到正確反映問題的效果,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到政府部門的作風與形象層面。針對失范性“問題”公文,公文批評界學者郝學華提出:“公文失范在很大程度上嚴重損害了黨政公文作為國家管理工具的權威性、嚴肅性與實效性,危害極大”,對于“問題”公文尤其是失范性報告的出現,我們不可等閑視之。
公文制文由傳統手寫紙質公文到依賴網絡的電子公文形式的改變以及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的辦公室人員公文寫作水平的參差不齊是產生“問題”公文的主要原因。失范性報告所呈現的具體“問題”?!罢臒o小事,一個數字、一句話的錯誤,就可能給政府工作、公共利益帶來影響和損失”,更何況公文寫作應該像“新聞那樣具有真實性,絕不允許文藝創作的虛構;要求實用、有針對性,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不能像文藝作品或新聞那樣追求感染或宣傳效果,也不允許如某些論文那樣純理論化和抽象化;要求客觀,排除個人情緒或好惡;要求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不允許隨心所欲?!?/p>
我們從這篇僅僅1000字左右的“報告”里就發現諸多問題,不僅在公文寫作方面存在錯別字、語言運用方面沒有遵循公文寫作的真實性、實用性、針對性的原則,同時文中所涉及的數據既沒有相關表格材料的支撐也缺乏具體實地調研,對于其提供的數值的準確性更是有待商榷。而且在公文辦理流程方面也存在行文失范現象,“越級上行文”,雖然“報告”和“請示”公文存在可越級辦理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只可采用于一些非常特殊的情況,例如:嚴重自然災害的發生或者戰爭危急時刻、多次向上級領導請示未果等。然而在“我不是‘汪峰’事件”中,莘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越級行文時的情景皆與此類情況不符,由于上級領導在外地出差就忽略讓上級進行審核、簽署的過程,因此這確為行文失范現象。
公文擬文載體形式的改變和辦公室人員公文寫作水平的參差不齊是產生“問題”公文的主要的外部與內部原因。隨著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以網絡手段實現公文的擬制與分發,以辦公自動化作為現代辦公室處理日常工作事務的主要途徑,公文載體實現了由最初的傳統的手寫紙質版公文到電子公文網絡化載體的演進。雖然在“我不是‘汪峰’事件”中的公文是以紙質版載體呈現在縣委書記王峰手中,但是在整個公文制發過程中都是以網絡化的方式進行,只是在上報時將其打印成所需要的紙質版公文以求讓領導進行簽字、審核與指示。
同時,辦公室人員公文寫作水平的參差不齊是產生“問題”公文主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肮膶懽魉降母叩椭苯雨P系到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高效地運轉,同時決定著秘書人員的發展空間,對其職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公文寫作水平明顯參差不齊。
我們既然已經知道失范性“報告”產生的原因是以上內外兩個方面,那么就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有效的防止“問題”報告的出現。公文審閱與簽署應該由電子版打印成紙質版文件,以提高閱讀感增強公文修改質量。同時針對公文寫作素質與能力方面,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或個人組織對相應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進行培訓與指導,從而從源頭有效防止失范性公文的出現。
“除了繼續強化公文寫作及處理規范的培訓、提升公文處理人員的辦文素質、深化公文寫作理論的相關研究等應對措施外,建構體系化的公文批評學是解決公文失范問題的另一必要而可行之舉”。筆者認為,我們通過運用公文批評學視角對“報告”文本寫作與辦理流程提出具體的理論性指導,對于提高“報告”文體的規范性與質量具有實踐指導意義?!拔也皇恰舴濉录敝械摹犊h住建局關于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這則公文,按照公文內容來劃分實則是情況報告、按性質劃分屬于專題報告、按時間可定位定期報告,“工作報告是指導一個單位或地區事業全面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實事求是地進行總結,客觀中肯地評價政府工作,找準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操作性強、具有指導意義的工作意見,對單位或地方的發展極為重要。”然而在“我不是‘汪峰’事件”中作為情況報告卻在為縣委書記提供指令參考方面上發揮的借鑒功能欠佳。尤其在報告擬制之前,辦公室公文寫作人員要對具體的已拆除地段和未拆除地段等內容做透徹地研究并結合實地情況進行充分調研;在報告初稿完成之后要提交給上級領導莘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領導進行反復審閱,并且要力求事實敘述清楚、數字準確真實、文字精確無誤。
公文處理流程規范性是公文批評學理論構建的另一重要著手點,在“2012年4月頒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中規定:‘公文處理工作是指公文擬制、辦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關聯、銜接有序的工作”同時也指出公文處理原則應是實事求是、準確規范、精簡高效、安全保密等。首先,公文擬制是“文件承辦人根據領導的交擬或批辦意見草擬文稿的過程,包括公文的起草、審核、簽發等程序。”然后,在公文文稿簽發之前應當由制文人員的上級負責人對“報告”初稿進行審核和修改。其中,審核環節最為重要,《縣住建局關于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之所以會出現上文中指出的問題與失范現象,關鍵是因為審核環節沒有落實到位。在審核過程中,要保證“情況報告”的格式規范,人名、地名、時間、數字、段落順序、引文等準確無誤,文字、計量單位和標點符號等用法合規,而且對于那些審核不過關的“情況報告”要及時反饋給擬文單位修改后進行再次審核。最后,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收到“情況報告”之后應該及時對公文進行辦理,必須遵循一定的流程,收文流程大致順序:“簽收和拆封、登記、初審、擬辦、批辦、承辦、傳閱、催辦、答復、注辦”;發文辦理程序:“復核、校對、用印和簽署、登記、印制、核發、傳遞”,繼而將處理完畢的“情況報告”進行歸檔整理。
公文批評視角與深悉文體的具體寫作與辦理程序規范要求,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發展。公文批評學只有立足于透徹知悉“報告”文體的寫作與辦理程序的具體規范要求,才會更有根據性與權威性地對公文的文本與辦文流程進行評論與議述,這只是公文批評學發展的基礎。同時,“報告”文體的寫作與辦文流程只有在公文批評視角下,才能使擬文與收發文流程更為規范性與嚴謹性,這是公文發展完善的重要推動力。
一篇優秀的公文是在公文批評學視角下經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而最終形成的,這就需要公文寫作人員不僅需要“具有扎實雄厚的文字功底,通曉公文理論和法規體系,熟練掌握多學科知識,而且須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辨明正誤的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氣魄和膽識”,在不斷提升自我公文寫作素質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在學界曾出現過“翟天臨”等學術不端狀況,公文失范現象究其根本也是文風、作風問題,所以這要求公文寫作人員在具體實際工作中也應該不斷提高規范性寫作的意識。
公文批評學是立足公文寫作基礎上對各種文體內容與辦文流程進行批評與論述,公文寫作學是對相關公文寫作提供理論上的指導,但是在公文具體實踐寫作中會產生各種失范性現象,此時公文批評學能夠更好地為公文寫作實踐明確修改的正確方向,公文寫作與公文批評,這兩種學科在實踐中進行交叉融合,而又在理論上得以創新發展。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公文形式會使得公文寫作與閱讀質量降低,但是公文批評學的產生與電子公文的運用相應而生,如今社會黨政機關制發的文件會在各種網絡媒體上相繼傳播,并得到網友們的熱議。因此公文批評學可以運用較高的評議與論述水平,推動公文文體寫作的完善與發展,從而能夠使公文更好地發揮其社會效力。
《縣住建局關于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為例所反映的失范“報告”,從公文批評學視角進行探析,我們不僅了解到“報告”文本寫作方面存在的文字、語句、數字等方面的問題,同樣也知曉公文辦理流程中存在的失范現象。當然,以公文批評學視角對具體公文種類“報告”的探究,筆者認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公文批評這一概念,從而能夠在社會生活實踐中更好地推動公文的完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