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兵 侯江榮 茍錦程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四川·成都 610031)
土木工程是建造科學技術的總稱,它的研究對象既包含工程建設,又包含各種各樣的設備材料,以及與工程建設工程相關的設計、檢測活動。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于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土木工程專業。在新媒體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出符合各大建設單位崗位需求的人才,因此各地高校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致力于實現土木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與培養優秀人才的目的。
新媒體背景下,各地高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這為日后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的主旨在于跟隨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趨勢,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得學生在未來參加工作的時候能夠有更多的選擇。通過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與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的實踐操作技能,使得學生在未來工作的過程中有著更強的實踐操作技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這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對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來說,不僅應該單純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操作的機會,才能使得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未來的工作崗位。
地方高校在進行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的時候,應該根據高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充分發揮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加強土木工程專業理論的教學力度,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地方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各種先進的教學研究成果作為重要的課堂延伸內容,以此來拓展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知識視野。通過學生想要自覺主動的運用這些知識,能夠擴大學生對于這些理論知識的認知范圍。還有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將各類課程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是單純地進行某一課程、某一教材的學習,以此來提升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其次,在制定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操作課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整個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參觀真實的操作間,讓學生對各類建設工程的設備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為學生之后學會操作這些設備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最后,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融入人文精神的理念,這有利于促進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得學生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展現出更高的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為學生最終走向理想的工作崗位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飛速發展,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該努力改變單一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多層次的土木工程的課堂體系。地方高校在建設土木工程課程體系的時候,既要滿足時代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又要滿足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對現有的土木工程教學體系進行及時調整。比如某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增設了法律、建筑經濟學等課程,這既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又使得學生對于建筑法律、建筑經濟效益有了更好的認知,進而提升高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還應該不斷優化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對于任何一個課程體系來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系統性,課程體系下的任何一門課程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地方高校在整合課程體系的過程中,將學生所學的教學內容進行簡化,增加實踐課程訓練的強度以及先進研究成果的拓展學習。與此同時,地方高校應該不斷拓展學生的專業基礎,為學生提供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在培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過程中,教學內容更多的是與工程建設相關的內容。比如地方高校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應該對材料學、工程力學等教材進行講解,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理論基礎。
對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來說,實踐技能重于理論技能,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以此來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如某地方高校為了更好的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校聯合相關工程建設單位,并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簽署相關的合作協議。地方高校可以讓學生去工地參觀,并進行相關的實踐學習,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于土木工程專業進行教學改革的時候,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效果,而且還有利于完善學校基本教學設施,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以及土木工程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科學合理的進行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得學生對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有了更好的認識,為學生日后參與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實踐基礎。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專業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效果,這有利于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部分理論知識可能會比較枯燥,學生難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地方高校在進行土木工程教學改革的時候,引入新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以各類教材為依托,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比如教師在講解力學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給學生播放基礎理論知識的課件,并對力學理論進行有效分析。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工藝和技術進行分析講解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結合具體的施工視頻進行講解,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施工工藝和技術的內容,而且還能夠節省教師的教學時間,在短時間就能夠讓學生掌握這一知識點。但是這一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多媒體視頻呈現出來的圖片與實際的施工過程還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應該組織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到建筑工地去參觀,使得學生對于施工現場有一個更好的認知。
土木工程專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科學合理的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這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未來的工作內容有了更好的了解。比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可以融入學生近期所學的知識點,提升學生對于課程模塊的系統認知。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重點在于檢驗四年以來學生的學習情況,一個好的畢業設計有利于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責任意識以及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除此之外,教師在一個學期結束后,應該對于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本學期所學的知識,為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下,對于地方高校來說,應該結合時代和社會對于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依據目前地方高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首先根據課程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使得高校土木工程的教學工作嚴格按照教學教學計劃展開;構建完整的土木工程的課堂體系,增設一些實踐類課程,建立一個實踐基地,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開展多元化土木工程專業教學、科學合理的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