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云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遼寧·沈陽 211100)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我國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視。
1987年,《中共中央關于改進和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決定》指出:“高等學校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研究生,應當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應當熱心于改革和開放,有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實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獻身;應當自覺地遵紀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應當勤奮學習,努力掌握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從他們中間培養出一批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進分子。”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培養學生“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品質”等。
2004年,中央出臺了加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上海首先思政教育的探索之路。2010年,上海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建設大中小學的德育課程。2014年,德育建設的探索從思政課程轉移到課程思政。
2017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我們看到,國家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沒有放松。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了學生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人格品質、與文化知識等多方面。越來越多的學校、科學門類和教師投入到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的研究之中,例如:參考文獻[2,3,4,5,6]。
“矩陣論”課程具有比較鮮明的高等數學類課程的特點:邏輯嚴謹,概念抽象,證明過程構造性強。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從而實現對學生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該課程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必修課程,每個自然授課班大約200人。本課程采用線下授課配合雨課堂軟件的使用,講授過程應用PPT,黑板板書、雨課堂的彈幕、白板、主觀題、客觀題、上交作業等功能。結課后,下載并保存所有的學生參與信息和數據,評價學生的平時表現,計入期末總成績。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效給予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生教育蒸蒸日上,授課人數逐年上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啟發式教學方法與學生互動等,將課程知識講授與課程思政在潛移默化中相互融合,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期望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為國家的宏偉前景貢獻綿薄之力。
白板與黑板相結合:因為授課人數眾多,黑板板書會造成后面的同學看不見;不板書而直接用PPT,數學中的很多推導和證明不易讓學生理解,因此,本課程采用以PPT和雨課堂的白板為主,黑板為輔的方式。雨課堂的白板用來進行重要的證明、推導與計算,以便學生留存與課后查看;黑板用來講解定義的注釋與簡單的例題。
引導學生獨立發現最小多項式:通過分析待定系數法,發現除數的次數越低越便于運算,觀察特征多項式與Hamilton-Cayley定理,得到零化多項式的概念,進一步得到最小多項式的概念。
思政教育:教師引導學生一直處于“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學習新的知識”這樣的學習狀態中,潛移默化的磨練了學生的意志和行為習慣:認真嚴謹,吃苦耐勞。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感受到由拼搏帶來的滿滿的舒暢的成就感與幸福感,有助于學生形成“只有拼搏,才有幸福,筑夢踏實”的價值觀與幸福觀,增加學生用知識服務社會的意識和信心。
教學案例—待定系數法和最小多項式定義:在講解待定系數方法和最小多項式的概念時,從計算高次矩陣多項式、Hamilton-Cayley定理引出待定系數方法的構成原理,再從待定系數法的原理和應用切入,引出最小多項式的觀念,從而更好的計算矩陣多項式。
發現計算矩陣多項式的繁瑣,引出Hamilton-Cayley定理:回顧應用約當標準形計算矩陣多項式的過程,師生一起感嘆,求解過程的繁瑣。引出Hamilton-Cayley定理的內容。
通過Hamilton-Cayley定理,引出大除法:教師通過舉簡單例子說明應用大除法和 Hamilton-Cayley定理在求解矩陣多項式中的應用(黑板板書)。
發現大除法不適合計算高次多項式,引出待定系數法:舉一個100次的多項式。應用大除法就顯得過于麻煩了(黑板板書)。觀察用大除法,帶領學生發現在計算矩陣多項式時,用特征多項式做除數,得到的商不起實質性的作用,起作用的是余數。余數的次數可以根據特征多項式確定下來,那我們只要確定余數的系數即可——待定系數法。
學習應用待定系數法:
在計算矩陣多項式時,用特征多項式做除數,得到的余數由學生自己表示;接下來這些系數用什么方法求呢——利用特征值。特征值是特征多項式的根,建立等式,從而確定系數。以100次多項式為例,應用待定系數法求解(白板板書)。
思考待定系數法的弊端,發現除數多項式的可換:
教師先提問:“待定系數法的實現,依靠的是特征多項式和余數多項式,需要余數多項式的系數,那么余數多項式的次數是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呢?是什么決定了余數多項式的次數呢?如果想降低余數多項式的次數,該從何入手呢?”(學生彈幕回答)。這一系列問題需要學生獨立思考作答。從而發現,學生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即替換除數多項式也就是特征多項式才是根本的簡化運算的方法。
分析特征多項式的特點,引出最小多項式:
教師提問:“什么樣的多項式才能替換掉特征多項式”。學生思考后,會發現,要想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研究“特征多項式為什么能夠做除數呢,他的特點是什么”?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總結特質多項式的特征,回顧哈密爾頓—凱萊定理(白板板書)。學生思考后,給出分析:以該矩陣為根的所有多項式都可以替代特征多項式做除數。從而引出“零化多項式”的概念(白板板書)。教師提問“在所有的零化多項式,哪一個最適合用作待定系數法的除數呢(學生彈幕回答)”。經過上面的一系列鋪墊,學生很容易得到“最小多項式”的結論。接下來教師才開始講解最小多項式。
分析最小多項式的特點,發現試探法求最小多項式:
分析零化多項式和最小多項式的特點,帶領學生發現,最小多項式一定以所有特征值為根,而且次數小于特征多項式,從而可以用“試探法”確定個因子的次數。
應用最小多項式和待定系數法計算矩陣多項式:
到此待定系數法的構成和最小多項式的作用已經非常清楚明了,教師再舉例計算某矩陣的最小多項式和該矩陣的高次多項式即可。
上面的這個引入待定系數法和最小多項式的方式,很自然的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從而能很容易的理解“最小多項式”這個概念的來源、意義與應用,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數學思維得到了鍛煉,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思考解決了問題,獲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實現了知識講授和課堂思政的融合,對學生的數學素養、人格塑造和價值觀的形成都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
數學素養方面:教師在授課時,加強數學史的滲透—對知識點“追蹤溯源”。仔細剖析教材知識點,爭取將更多知識點的發展歷史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加入教學中。陳省身先生曾說過“了解歷史的變化,是了解這門科學的一個步驟”,讓學生體會到該課程是在繼承和發展原有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一門時刻積累和發展的學科。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的鍛煉和數學素養的培養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課程作為研究生數學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對于鍛煉學生數學思維以及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方面有較強的作用。通過該課程,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作風和思維模式。
價值觀方面:查閱資料,爭取將更多知識點的應用加入教學中。學生每次課都在“學習知識—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學習新的知識”這樣的學習狀態中,慢慢體會到了自己思維能力的進步所體會到的成就與幸福的感受,是非常鮮明和令人振奮的。形成“筑夢踏實,拼搏創造幸福”的價值觀與幸福觀。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用知識服務于社會,用知識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人格塑造方面:長期的學習、思考和推理的鍛煉,培養了學生認真嚴謹、踏實肯干、吃苦耐勞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