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學榮
摘要“1+X”證書制度能夠給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增加市場就業競爭力,讓高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能力,實現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在實施“1+X”證書制度之后,全國范圍內已經開始實施“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1+X”證書認證工作,為此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需要根據市場就業的要求來改革教學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高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1+X”證書制度 高職 會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3.012
Reflections on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Based on "1 + X" Certificate
TAN Xuerong
(Shandong Aluminum Vocational College, Weihai, Shandong 264200)
AbstractThe "1+ X" certificate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market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of account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able them to have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realiz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account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 X" certificate system, the "1+ X" certificate of "intelligent finance and taxation" vocational skill level has been implemented nationwide. For this reason, the accounting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s to reform the shortcomings of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ccounting major.
Keywords"1+ X" certificate system; vocational school; accounting teaching
0引言
證書制度的實施給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教學帶來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職院校合理設置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學內容,人才培養計劃要符合市場需求,能夠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為我國高職院校實施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奠定基礎,圍繞這個目標從以下三點進行闡述,在實施“1+X”證書制度的前提下,做好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的教學管理工作。
1強化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隊伍建設
1.1“雙師型”會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在招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方面,高職院校應該招聘具有企業財會類相關經驗或者相關資質的人員,積極的引導會計專業的教師進行校內外跨專業的教師團隊的交流。例如會計專業的教師對于現如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了解不夠全面,計算機能力不夠強,為此可以有效的引導和督促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積極的與計算機系的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讓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提高計算機水平,掌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相關基礎知識,能夠熟練的應用學習平臺或者學堂在線等平臺給學生進行學習的溝通以及知識的講述,從而讓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擁有網絡教學和網絡學習的能力。
高職院校還可以聘請在企業擔任財會類職位的相關人員來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進行講課或者兼職教師,從而使得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或者學生能夠熟知財會崗位的新技術以及新要求,從而提高建設“雙師型”會計專業教師的能力。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不但要重視校內校外師資交流,更要重視教師隊伍本身專業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提倡相關專業技術職能考級。會計專業的老師不但要具備會計師的資格,而且要考取相關其他專業的技術職能,比如:經濟師、統計師、稅務師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在取得技術職能等級證書的同時,也強化了自身專業能力,從而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有助于學生取得“1+X”證書,教師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就可以根據考試重點進行教學,讓教學有的放矢,不但吸引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而且教學重點、難點也比較清晰明確,比較符合當前市場需求,傳遞當前最新的政策理念,增加教學及學生學習效果。
在高職會計課程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業財融合,就需要學生在財務管理中主動地融入業務工作,注重從財務數據中尋找具有價值的業務經營信息。“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引導學生對財務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和預測,對業務經營決策形成有價值的建議,科學地分析各種數據,這樣對企業發展形成有力地支撐。提升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具有企業管理的總體知識,能夠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環境提出針對性地建議。
“做中學、做中教”,優秀的雙師型教學團隊能夠學做合一,將工作技能與職業道德和職業生涯發展在教學中聯系起來,激發學生潛能。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的核心是職業能力培養,整合本專業的課程內容,能夠將學生角色與企業員工的角色緊密結合,正確的人際交往與業務能力也要同步進行,教學的內容職業化。
1.2督促會計專業的教師積極的進行會計方面的實踐培訓
高職院校應該關注高職會計專業教師的實踐培訓工作,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積極的進行職稱評審,給予優秀的會計專業教師進行績效獎勵,督促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健全會計專業知識體系,提高會計專業教學能力。同時還應該給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提供教學實踐的渠道,從而有利于會計教師進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高校老師在參加實踐時應選擇企業有經驗的師傅,選擇部門的前輩、業務骨干。企業前輩、業務骨干的從業經驗比較豐富,可以保證師傅有足夠的經驗、足夠的技巧傳授給徒弟。除此之外,師傅的人選還應該具備以下的3個條件:有強烈的責任心;日常行為表現良好,且符合公司的價值觀;熟悉本部門的工作事務和具體操作流程。為了強化師傅對徒弟的責任心以及徒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要有制度規定和獎罰機制外,師徒之間共同簽署帶教協議,各自的職責和義務清晰明確;相關的教師、師傅舉行拜師儀,師徒之間進行公開承諾,儀式越隆重,效果越明顯。這個步驟運用的是心理學中的“承諾一致性”原則。
高職教師的企業實踐培訓要學以致用,強化學習針對性。實踐形式多樣化,企業專家授課學習理論知識,業務骨干傳授業務技能,行業專家進行典型經驗交流。實踐培訓學習中,大家必須要聯系自身的教學工作實際,講求實踐學習的針對性、實用性。通過實踐培訓學習,要時刻對照自身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中的方法進行深刻自我剖析,不斷檢查自我的教學管理水平,不斷總結提高,改善固有的教學方法。
鼓勵會計專業的教師進行“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1+X”證書的培訓,使得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熟知市場對于財會專業人才的要求,能夠督促會計專業教師實施教學改革,改變教學方式,提高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符合市場化需求的會計專業的人才。
2進行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
2.1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
在當代的高等教育學校中經常會有重點的培養一些可被社會選擇的會計應用型人才的情況,而高等的職業類院校這種情況會更勝,主要原因是高等的職業學校其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以后可以更好的在社會中發展和謀生的技能,但是在目前這個網絡化的時代基礎性應用人才也許還是會被社會所需要,卻不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提升,所以高等職業院校設置這種管理型應用人才的專業也比較符合其建設的目標和教學特點,所以那些基礎型應用人才在社會上已經逐漸被代替,更多人才轉型成為管理型會計人才,若故步自封,不創新教育方式,很有可能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在這個智能機器橫行的時代它原本的要求都僅僅是基礎,所以大多數人會根據大數據來了解人的職業及其發展前景。
2.2加強會計信息化課程業財一體化教學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要主動結合當前信息化的發展態勢,重視實施業財一體化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努力做到高職學生知識水平的不斷更新,更好地促進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提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當前,有的高職院校會計學專業老師對開展業財一體化教學實踐重視程度不高,對于信息化的教學方法在應用上動力不強、熱情不高,主要是因為這些老師已經習慣于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但是因為有的高職院校老師在教學上的惰性,不愿意進行改革,還是以原有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講解會計學知識,這樣就使得學生所掌握的會計知識、會計技能與社會發展需求相互脫節。根據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對原有的課程教學模式作出調整和優化,是對后續進入企業實施業財一體化有效發展的重要舉措。
2.3注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
進行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那么就需要注重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工作,增加會計專業的實訓課程時間,并且積極的與校外企業加強交流與合作,讓企業給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有效的拓展了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實踐通道,使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完會計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利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企業的崗位實踐,增加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實踐能力。與此同時,高職院校可以邀請校外的企業優秀的財會人員參加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與改革工作,使得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更加合理以及具有時效性。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可以和企業簽訂長期頂崗實習合作目標。企業一些重復性、基礎性的工作有高職院校學生擔任,減少企業財務人員壓力,可以將更多精力應用到管理會計中,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更好的服務,從而實現雙贏。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不但可以和企業師傅學習,也可以和老師隨時交流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實際應用。
2.4做好“1+X”證書制度與課程設置的有效融合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在進行會計專業理論課程設置時,需要綜合的考量會計職業標準,在教學內容上需要與初級會計考試內容進行有效的銜接,并且還需要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會計知識的基礎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水平適當的增加中級或者高級會計考試內容。學生在學習高職會計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還應該做好與“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1+X”證書的要求的銜接,因地制宜的制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教學計劃安排更加合理,實施書證融通會計專業的教學工作。同時,高職會計專業在進行公共基礎課設置工作當中,還需要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由于高職院校的大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弱,為此對于數學、英語或者計算機等基礎課程的學習能力較差,為此需要根據教學的要求,適當的調整部分課程內容,例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在外語類課的教學當中增加日語或者西班牙語等外語課程,讓高職學生能夠根據興趣進行課程內容的選擇,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當中,可以適當的增加辦公軟件的教學內容,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
學生在畢業時,不但收獲了專科畢業證書,還能考取助理會計師、會計師、稅務師、助理審計師、助理統計師等證書中的一種或者兩種,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敲門磚,拓寬學生就業機會。
3實施產教相融合的教學方式,開創校企雙贏的局面
在進行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工作當中,企業對于政府鼓勵參與到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當中只是疲于應付,未能發揮企業對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應有教學價值提現。目前,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將從資源分配或者稅收優惠等方面進行鼓勵,鼓勵符合產教融合資質的相關企業積極的投入高職會計專業的產教融合實訓工作當中,鼓勵企業積極的投入“1+X”證書體系搭建工作當中,開創校企雙贏的局面。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積極的與建立合作的企業進行溝通,安排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定期的進入企業的財會相關崗位進行崗位工作要求的了解與學習,了解最先進的財會工作制度,使得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師擁有更多的專業實踐經驗,方便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將更多的崗位要求以及實踐經驗傳授給會計專業的學生,使得會計專業的學生能夠熟知企業的崗位要求,吸收教師的實踐經驗。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創新教學管理和結合實務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地將教學質量考核標準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進行對接,建成高職院校、學生、合作企業、社會廣泛參與到質量保障和監控體系及考核體系,將實境育人落到實處。
高職院校深化會計專業課程與師資隊伍建設,與企業深度合作,實施訂單式的培養模式,合作育人,共享資源,強化真賬實訓,切實提高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企業培養實用的技能型人才。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1+X”證書制度的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做好會計專業的課程改革工作,增加更多的課程實踐內容,給會計專業的教師更多的教學實踐機會,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應該積極的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做好產教融合的相關工作,建立校企雙贏的合作局面,提高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譚彬莉.1+x證書制度下高職財務會計網絡教學研究[J].財富時代, 2020(11):120-121.
[2]李孟珂,馮力沛.1+X證書制度實施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探討[J].財富時代,2020(11):160-161.
[3]吳南中,夏海鷹. 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校變革邏輯與推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0(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