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忠
摘要:體育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新課改全面落實背景下,體育的育人價值和重要性更加凸顯,為了迎合時代對人才的要求,體育教學也要將重心置于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培養中,促使學生從小就形成良性競爭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對其未來更好的融入社會和崗位競爭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階段;體育學科;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方法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0-
在知識經濟下,競爭成為了主旋律,人才想要在激烈的崗位競爭中獲取優勢,不僅要具備崗位經驗、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加強與團隊的合作,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而加強人才競爭,也能夠在競爭中不斷發展。體育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內容中涉及大量的合作和競爭運動,教師要注重體現學科優勢,加強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培養,讓“競爭合作”在小學生的心中生根發芽。
一、應用小組合作模式
小組合作屬于一種新型學習手段,通過小組成員的密切配合,不僅能夠快速完成學習任務,還可以拉近和同學之間的情感,進而在長期合作中,形成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同時,小組合作不僅僅包含成員配合,內部成員和各個小組間還具有競爭關系,因此,教師在應用這一模式中,要處理好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實現學生合作競爭意識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小籃球游戲”這部分內容中,籃球具有綜合性、集體性以及對抗性特點,教師可引入小組合作模式,將班級同學按照性別、籃球水平、運動能力進行科學分組,保證每個小組的水平相當,要求每個小組為一個整體進行一分鐘不間斷傳球比賽,在一分鐘之內小組成員要保證持續傳球,傳球數量最多的小組為優勝小組。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形成集體榮譽感,還會在傳球中考慮伙伴如何能舒服的接球,避免出現傳接球失誤的情況。而這個小組之間還會形成競爭關系,有助于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的培養。
二、樹立正確觀念意識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對合作競爭缺乏正確認知,公平、公正是體育運動的宗旨,教師要利用體育運動的特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促使其以正確的方式對待合作和競爭,進而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好的與同伴合作、與對手競爭。
例如在學習“跳繩”這一運動中,教師可邀請兩名同學共同使用一根跳繩完成運動,兩人跳繩需要高度的模切和配合性,學生在嘗試中需要根據伙伴的節奏調整個人節奏,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向學生講述合作的重要性,學生在實際運動中,能夠切身體驗的合作的重要性,進而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同時,教師可邀請兩名同學進行“一對一”跳繩比賽,比一比哪名同學在一分鐘之內跳的更多,有比賽就會有競爭,通過跳繩比賽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爭強好勝是小學生的重要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競爭意識灌輸給學生。
三、加強體育精神熏陶
體育教學的主要空間為操場和室內,教師不能忽視室內教學的價值,在培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精神,對學生進行熏陶和鼓勵,促使學生從體育精神中獲取能量,進而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
例如羽毛球作為一項時尚的運動,獲得更多小學生的喜愛和歡迎,林丹作為我國羽毛球領域的天皇巨星,獲得無數榮譽和勝利,成為很多小學生心中的偶像。李宗偉作為和林丹一個時代的球員,是林丹賽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但是私下二人也持續了良好的友誼。教師可以將這一經典體育趣事講述給學生,讓學生更加了解良性競爭[3]。
四、合理應用素質拓展
素質拓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素質拓展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并且促使學生通過特定的項目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教師要認識到素質拓展的育人價值,充分利用素質拓展進行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培養。
例如障礙翻越是最為常見的素質拓展項目,通過在操場擺放各種障礙物,要求學生順利通過障礙物,用時最短的學生為優勝者。教師在組織開展障礙翻越中,可以對規則進行適當的修改,將個人改為團隊,要求學生以團隊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障礙翻越,在翻越的過程中,同伙之間能夠相互幫助、相互扶持,通過密切的合作,安全以及快速的翻越障礙,以最后通過障礙學生的時間為最終用時。在既定的規則的要求下,學生在翻越障礙中會更加無私的幫助伙伴,共同面對存在的困難,而各個團隊之間還會形成一定的競爭意識[2]。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體育是各級教育的重要學科,尤其在素質教育下,體育學科在育人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我國政府、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公眾對體育學科也更加重視。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是未來人才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體育教師也要迎合時代發展,將其作為教學的主要出發點,通過優化教學實現學生合作競爭意識的發展,進而在未來成為一名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戰艷嬌. 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意識的對策[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7):76.
[2]焦醫軍. 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意識的對策探討[C]. //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南寧)論文集. 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