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婕
(青島新昌路小學,山東 青島 266000)
英語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學生可在課外時間讀懂簡單的英文故事或者小短文,逐漸培養自己的英語課外閱讀興趣,擴大自己的英語閱讀面,養成一定的課外閱讀習慣,進而掌握好一定的閱讀方法、閱讀技巧,旨在更好地實現閱讀學習目標。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建構起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英語課外讀物。
目前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所使用的閱讀材料普遍是教材中的課文。雖然學生能夠從中獲得不少的知識,但是學生的閱讀學習材料始終是有限的,能夠獲取的知識也有限。因此,教師應加強英語課外閱讀教學,讓學生從課外閱讀這一途徑獲得豐富的閱讀學習材料,使其擁有足夠的條件拓展自己的閱讀量,讓學生能夠拓展自己的閱讀知識結構。
小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學習習慣,對閱讀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淺薄,不利于學生發揮主體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高效的閱讀學 習[1]。因此,教師應開辟一條通往課外閱讀的教學通道,讓學生踏上這條通道,走向廣闊的課外書籍世界,讓學生在遨游課外書籍世界的過程中,增強自己的閱讀學習獲得感,有利于學生樹立起閱讀自信心,長期堅持展開課外閱讀,逐漸養成必要的良好閱讀習慣。
將課內外閱讀相銜接,這是素質教育對閱讀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小學英語教師根據這一要求指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能夠實現閱讀教學與素質教育相融合的教學目的,即學生在豐富的課外閱讀學習生活中,能夠逐漸提升自己的綜合閱讀素質與閱讀能力。教師要徹底改變以往片面追求成績的教學局面,就要立足素質教育理念,全面加強英語課外閱讀教學。
在課堂之外,有不少趣味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師若是將這些課外閱讀材料引進英語課堂,不僅可豐富課內閱讀教學內容,還可增強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學習的欲望[2]。尤其是教師在建構課外閱讀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充分重視挖掘課外的趣味閱讀材料,讓學生盡可能地拓展自己的閱讀視野,學會從不同途徑中收集一些趣味的小短文,然后展開拓展性的課外閱讀。
以“Where do you live?”一課為例,教師可在互聯網環境下搜索趣味的小短文。比如教師可引入“I Am a Little Fish”這篇小短文,讓小學生自主閱讀這篇小短文,找出其中與課文內容相符合的知識,并從中挖掘更多自己沒有學過的新知識,使其既在一定程度上鞏固自己的新課學習效果,又適當地增加了自己的閱讀知識量。比如小短文中的“I live in the sea”這一句子中蘊含了新課的“live in……”這一重點句型,同時學生也可拓展性地學習小短文中“There are ……living near……that……”這一新句型,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中,掌握到更多的閱讀知識。
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外閱讀教學時,可根據課文的核心知識,為學生選擇一些合適的課外讀物,真正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把握好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有機聯系,旨在增強學生拓展閱讀的自主學習意識。比如在“How many pink balls?”一課中,教師可為學生推薦《How Many Insects?》這一英語課外讀物,讓學生結合“How many……?”這一核心的知識點展開課外閱讀學習,讓學生深化理解課文中的核心知識。教師也可根據課文,為學生推薦與課文內容存在一定聯系的英語課外讀物。比如在“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一課中,教師可圍繞“play sports”這一教學元素,引入《I love sports》這一英語課外讀物,讓學生在討論“I usually play ……”這一話題時,可以有更多的素材,幫助學生靈活地表達自己想要說的語言,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運用英語語言。
繪本是小學生比較喜愛的課外書籍,它的內容包括了簡潔的語言、鮮艷的顏色、生動的圖片,能夠很好地吸引小學生的目光,使其產生較強的自主閱讀興趣。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指導時,若是從小學生的閱讀喜好出發,則可選擇適合學生閱讀、在某種程度上與課文存在一定聯系的繪本書籍[3]。
例如在“That is my father”這篇課文中,教師可為學生推薦《My family》這本書,其中涉及的“This is my……”與課文中的“That is my……”是類似的句型結構。當學生閱讀這一繪本時,能夠鞏固自己對新課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其從其他角度對課文知識進行了深化的理解。
綜上可知,小學英語教師應重視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學習,讓學生樹立起積極的課外閱讀學習態度,更好地發揮主體意識展開拓展性的課外閱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