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華
(江蘇省東臺中學 224200)
隨著江蘇省新課改的實施,化學知識點的教學應圍繞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學科能力展開,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察應圍繞信息獲取、加工處理、實驗驗證探究等方面進行.通過對化學反應原理類題型的總結不難發現,針對上述三類化學題型的考點主要包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化學平衡常數應用、濃度積的應用等.本文將結合實例案例,對各類型化學反應原理類題型的解題策略進行探究.
氧化還原反應類題型最常見的考察內容就是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這幾乎是化學考試的必考題型.針對此類題型,可以總結為三步走策略.第一步,確定計量數:根據化合價升降確定氧化劑、還原劑,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理,確定反應方程式的計量數.第二步,確定電荷守恒:結合化學溶液的酸堿性特征,利用酸堿性離子保證方程式兩端電荷守恒.第三步,確定原子守恒:于化學方程式兩側增加H2O等其他小分子,保證化學方程式兩端原子守恒.
例1堿式氯化銅為高效殺菌劑,其制備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方法1:在45~50℃下,向CuCl2懸濁液中通入空氣,生成Cu(OH)2Cl2·3H2O,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方法2:首先制取CuCl2,與熟石灰反應生成堿式氯化銅.其中,Fe3+對銅與稀鹽酸的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其原理如圖所示,試問M′是____?
分析結合三步走策略,方法1中銅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側面說明O2為反應物中的氧化劑,同時H2O參與反應,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即可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針對方法2,結合反應原理,很容易判斷出Cu與M為反應物,M′與O2+H+為反應物,結合已知條件中的催化作用,不難判斷出結論.


化學反應原理相關的考點較為抽象,尤其是涉及電化學反應類型時,此類題型存在信息量大、邏輯性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在解決此類題型時,需要做好解題信息的表征,從而順利解決問題.首先,在審題過程中凸出重點信息,提取關聯性最強的知識點,推理解題思維.其次,將引申出來的知識點標注至當前信息位置,引導學生篩選多類信息,抽取有效信息.
例2已知某二元酸溶液(寫成H2A溶液),它在水中電離的離子方程式表達如下:

(1)Na2A溶液的酸堿性如何?(酸性、堿性或中性)為什么?
(2)NaHA溶液的酸堿性如何?(酸性、堿性或中性)為什么?


離子濃度類題型中的離子平衡計算往往是較為難以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學生面對此類綜合性題型感到手忙腳亂,求解思路不清晰.對此,必須簡化流程、明確求解思路,針對各類離子濃度類題型,明確求解流程,提高求解準確率.
例3分別將pH為8和10的NaOH溶液進行等體積混合,則該混合溶液的H+的濃度是多少?
A.2×10-10mol/L B.1/2×(10-8+10-10)mol/L
C.(10-8+10-10)mol/L D.1/2(10-6+10-4)mol/L


總之,化學反應原理類題型將一直作為高中化學的重點和難點,列入考察的高考范圍之內.該類題型涉及面頗多,遠遠不止上文提到的三類,這還需要在平時的教學積累過程中不斷總結解題步驟,優化解題思路,最終實現高效準確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