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榮
(新泰市劉杜鎮中心學校,山東 泰安 271216)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家長和學校開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加以重視起來,其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廣大的關注。對小學生來說,剛進入系統的學習,會非常的不適應,甚至出現厭學情緒。所以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班主任管理班級來說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開展這項工作,能夠使那些迷茫的孩子找到希望,還能夠及時地解決小學生遇到的某些心理健康問題。
在小學時期,學生對各方面開始進行了解,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班主任需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讓學生們意識到心理強大的重要性,磨礪他們的意志,養成遇到困難不退縮的優秀品質。而且對于學生的知識教育也有很大的幫助,在遇到難題時不會想要先放棄,而是自己先學會解決。全面發展自己,使得自己越來越優秀。
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的讓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的時候,才能夠得到順利有效地開展。當學生喜歡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積極地去對里邊所涉及的內容進行思索研究,才會真正地愿意把自己的真實感受去傾訴出來,配合一些關于自身的一些心理調查,積極去學習相關的心理知識。為了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感興趣,班主任可以在一些合適的時間或場地多去開展一些相關的課外實踐活動。這樣做還能促進師生之間和諧友愛的關系。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他們面對著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事實上,班主任身上背負的壓力遠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教育和教學的正確方向就是以學生的心理健康為前提的。而在學校,對學生心理起引導作用的就是班主任,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積極健康的心理知識,還要能解決學生在生活或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或困惑。所以,學校對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將學生和班主任的心理咨詢室分開設立。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率與班主任的態度和情緒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對學校來說,應該對教學環境進行適度的優化,不僅要能夠做到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能夠保證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學校可以和家庭緊密聯系,讓家長和班主任一起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從而當學生真的遇到自己無法排解的壓力時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共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可以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適當的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同學之間更加親密,減少彼此的陌生感,在同學們之間形成一種友好相處互相督促學習的友好氛圍。學校也要能夠做到形成一種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制度,而不能一味地只去追求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成績,刻意去追求這些只能使學生或班主任產生厭煩或者忤逆心理,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班主任不僅是課堂教學中的主導者,而且更是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角色。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想能夠順利有序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一定要加強。學校可以組織一些班主任資格的培訓活動,針對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來對班主任進行系統化的培訓,這對班主任去提高自身的教學管理水平非常有利。通過開展一些培訓活動,可以讓班主任去彌補發現自身在班級管理中的遇到的不足,認識到之后,通過培訓來對自身的不足進行改正。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這也就意味著班主任必須要經過更為專業的知識培訓,從而來確保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并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有一些小孩子剛步入小學校園,滿是好奇,小學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很新鮮又很陌生。小學生活較幼兒園來說壓力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很多學生會有畏懼不適應的心理,這個時候班主任一定要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緩解。學校可以通過廣播、校報、海報等一些手段來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為了讓學生更加了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學校可以請一些比較專業的機構里的心理老師來向同學們進行講解相關知識。
所謂師生,說的是老師和學生。老師和學生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老師在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學生;學生在老師工作繁忙中幫助學生。班長相互合作讓班級學習工作順利進行。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變化,班主任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情緒來進行一對一的心理溝通。若是不好意思說可以建一個“溝通信箱”,不需要寫上姓名,把自己內心的苦惱告訴老師,班主任也通過它給學生解答疑惑,或者老師在網絡上建一個信箱,讓同學們進入,可以在網上匿名給班主任發信息,班主任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的解答。
總而言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讓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校和家庭都是影響學生心理狀態的重要因素,所以學校和家長一定要團結,共同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讓學生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