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露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的教育教學工具、教學環境也發生著變化,這樣的變化促使教師不斷的去適應,去學習,去運用,從而與時俱進,與教育教學的信息化同成長。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從2000年入職到現在,自己所經歷的幾次公開課中,明顯的感到教育信息化給教師所帶來的驚喜——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師成長在信息化的大道上。
關鍵詞:信息化? ?教師成長? ?教具? 幻燈片? 課件? 微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是信息時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上課不僅僅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那么簡單了,而是有了很多更快捷、更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瞧:
上課了,我輕松地走進錄播教室,聚光燈下,師生互相問好后,我點開電腦屏幕上的課件,上起課來,欣賞優美的圖片,聽標準的課文范讀,在電腦屏幕上指導勾畫和講解,一切是那么自如,毫不費力,而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興趣盎然。回想自己一路走來,這是多么艱難的一步啊!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教師也跟著時代的步伐前進著、成長著。
初出校門時的公開課
2000年中師畢業后,帶著初為人師的欣喜我登上了三尺講臺。那時,掛圖、書本、粉筆、黑板就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工具,教師如果希望自己的課堂更生動、更直觀就會想盡各種辦法做一些教具。或者將硬紙片裁成方方的,用毛筆寫上詞語,做成卡片。或者課前在小黑板上寫出課文中重點的詞句段。或者用錄音機播放磁帶,讓學生跟著學習朗讀。或者教學時,畫簡筆畫……
記得當時上入職考核課《倔強的小紅軍》,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端著凳子走進教室來聽課。作為新教師,我心里不免緊張,絲毫不敢馬虎。為了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我不僅用上了掛圖,還運用了錄音機。用掛圖讓學生認識荒蕪人煙的草地,理解文中重點的詞語。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并指導學生配樂朗讀。課上完,自我感覺不錯。沒想到,一位老師聽完課后對我說:小曹,課上得不錯,就是這樣悲傷的音樂最好不要給孩子聽,他們太小了,會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這時候,我才明白:我們在選擇教具時一定得從學生出發,想想這樣做恰當嗎?
幻燈片讓課堂眼前一亮
一晃眼幾年過去了。在學校,我是最年輕的老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教學比賽我幾乎年年都參加,為了使課堂更生動,我總是想盡了各種辦法,總是努力的嘗試著運用新的教學手段和儀器,激發著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一次教學比賽上,我上《美麗的小興安嶺》,我就充分地運用了幻燈片,讓課堂增色不少。那時的幻燈片可不是在電腦上,而是在膠片上。課前,教師事先用筆、用顏料畫好需要的圖片,想演示動態就做成幾張,然后釘在一起,做成復合片。上課的時候老師就在一臺幻燈機上,借助聚光燈,將圖片放映在屏幕上。如果需要動態效果,教師還得進行操作演示呢。那一次,我就把小興安嶺的美栩栩如生的展現了出來,課堂效果特別好,得到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那節課也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上公開課的地方有電腦了
2010年,我們農村小學的老師們特別羨慕城里的老師,因為城里學校硬件好,他們的教室里有電腦,有多媒體,教師教學特別便捷。而在農村小學是沒有這些的。我們多么渴望能改善學校里的教學條件啊!
終于我們迎來了曙光。在會議室,在教師上公開課的地方有電腦了,有投影儀了,我們也可以像城里的老師一樣上課了。可是那也只是能上公開課的老師才有機會使用。所以,那時的我非常珍惜到會議室上課的機會。
記得有一次我到會議室上《我愛家鄉的楊梅》,取得了教學比賽的一等獎。那節課,無疑是我漂亮的課件幫了大忙。我的課件特別漂亮。學生看到了欣喜極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教學效果當然就好起來了。
可是,這種幸福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是多么渴望改變這樣的現狀啊!
班班通,教師心里美
光陰飛逝,當時光列車疾馳到2012年的時候,我們學校的辦學條件迅速得到改善。我們不僅搬進了嶄新的教學樓,而且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還裝上了一體機和投影儀,班班通讓我們能在教室里就可以實現上網和聽音樂。教學工具的改變讓我們的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我們如饑似渴的學著做課件,向信息技術老師學上網,學做博客、學用微信、學著建立QQ群,與家長進行便捷的溝通和聯系。
教學條件的改變,我們的課堂也發生著變化呢。我們再也不怕教材中遠離學生生活的內容了。利用互聯網,教師可以讓學生看到許許多多的內容,學生的視野也打開了。一體機上聲音、圖像和動畫的直觀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利用一體機展示的功能,學生的作業情況能馬上進行反饋,教師也就能迅速進行評價,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這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為教師,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我們試用了“暢言”多媒體教學軟件,指導老師不僅幫我們安裝系統,還親自走進課堂教我們操作,可便捷了。
微課走進我們
一轉眼,我們走進了2015年,新學期一開學,學校就組織開展微課比賽。微時代又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也改變著我們的教學方式。作為教師的我同樣滿懷憧憬的學著。什么是微課?怎么錄制微課?怎么用好微課呢?
“微課”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7到10分鐘以內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視頻或音頻。第一次嘗試微課的錄制,我經歷了三個階段:“虛心學習——斟酌設計——反復錄制”。從不會到慢慢熟悉的過程,也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經過一次次錄制,一次次操作,我覺得很欣慰,很有成功的感覺,總算讓信息技術為我所用了,相信有了先進的技術,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的教學也會越來越精彩。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系統中的四個要素:教師、學生、結構、媒體都在發生著變化。新技術和新設備豐富了授課手段。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我,目睹著教育工具發生的巨變,課堂所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教師也跟著發生的變化,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不為時代所淘汰,就像電腦一樣,教師一定要隨時準備著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隨時學習,才能與信息技術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