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兆芬
摘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是加強藥品管理,提高藥品質量,促進合理用藥的基本安全措施,醫療機構作為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的重要部分,規范開展不良反應監測工作,能夠很好地推動臨床合理用藥。
關鍵詞:醫療機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 ?體會
【中圖分類號】R9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1】。國家實行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報告所發現的藥品不良反應【2】。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指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報告、評價和控制的過程。如何在發揮藥品治療作用的同時,又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監護,避免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已成為醫院臨床藥師開展合理用藥指導的一個重要環節,下面就醫療機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談一下體會。
1醫療機構開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1.1 ?醫療機構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責任意識有待提高。目前醫療機構對于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不夠全面準確,仍然存在藥品產生不良反應是醫療事故,可能會對醫院造成負面影響的誤區,導致發現藥品不良反應少報或漏報,履行醫療機構作為不良反應監測報告主渠道作用的責任意識不強。
1.2 ?醫護人員對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認識亟待提高。在醫療機構的業務學習中,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業務知識的宣傳普及不到位,接觸患者最多的一線醫護人員獲取指導患者合理用藥、避免和減少藥品不良反應事件重復發生的信息途徑不夠廣泛,導致醫療機構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作用的發揮不充分。
1.3 ?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責任和制度落實亟需加強。盡管醫療機構建立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與上報工作制度,成立了監測部門,制定了考核目標,但責任不明確制度落實不到位,使醫療機構開展監測工作流于形式,醫護人員上報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缺乏主動性,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上報的數量和質量與醫院等級、醫院規模、門診量、住院患者數等綜合情況有一定差距。
1.4 ?上報人員正確使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的能力亟待提高。醫療機構上報人員雖然學習了操作系統方面的知識與方法,但還普遍存在登陸后對操作功能不熟悉,對工作流程不清楚,病例報告填寫不準確、不完整、不規范等情況。
2.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體會
2.1 領導重視 ? ?各級領導重視和支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是開展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的首要條件。在院領導的支持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成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醫院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辦法,健全不良事件監測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網絡系統,將ADR監測作為醫院藥事管理與淘汰院內用藥的依據,這樣不僅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防止藥害事件的重復發生,也達到了促進合理用藥的目的。
2.2 ?建立報告制度 ? ? 醫院將ADR監測工作納入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并且列為臨床科室與藥學部門工作考核項目。建立ADR報告制度,每位醫務人員必須熟練掌握院內ADR報告方法,各臨床科室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納入日常工作。
2.3 加強宣傳教育培訓 ? ?采用多種形式宣傳ADR 監測工作的目的意義,通過專家專題講座、學術交流研討、醫療機構間經驗介紹等形式和方法,幫助醫療機構提高開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工作的業務水平。在醫院《藥訊》中,設立 “ADR監測”專題。對藥品不良反應知識進行講解,定期刊登來自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同時登載國內外罕見的ADR病例。根據本院實際用藥情況,廣泛收集藥品不良反應信息,及時向臨床公布以引起醫務人員的重視,提高醫護人員藥品不良反應知識水平和上報意識。
參考文獻:
【1】《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第八章附則第六十三條
【2】《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第一章總則第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