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發展,對于英語相關知識學習的必要性已經不容置疑,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在教學活動中應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轉換陳舊的教學模式,及時革新教育理念,以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首要教學目標,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只有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生;創新思維
【作者簡介】曲麗麗(1981.12-),女,和龍市第一高級中學校,一級教師。
英語是當下主要的國際交流語言之一,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開設英語學科,而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最為關鍵的時期,英語更是高中教學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學科之一,在高中教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高中英語教師應當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盲目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的過程,即所謂“填鴨式”教學,最終會限制學生主動思維,使他們產生被動接受的慣性,所以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創新思維能力,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積極創新,尋求自我突破,與此同時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等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引導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英語學習效率。
一、尊重個體差異,樹立學習信心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異,高中英語教師應當正視學生出現的兩極分化的情況,并給予能力不足學生正確的引導,消除他們在學習中因“事倍功半”而對英語學習產生的抵觸心理。導致接受能力不足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跟不上”的原因有很多,當然也與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息息相關,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教師只重視知識的講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教師一味地進行知識灌輸,并不注重學生能否將所學知識吸收,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得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致自然也提不起來,這也是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壓抑的原因之一。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高中英語教師應當以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基本原則,及時改變教學方式、革新教學理念,同時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以此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激發學習潛能。在肯定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英語教師應當為學生塑造多元化的教學風格,也應當給予學生更多表達自我想法的機會,以此開拓學生思考問題、解決疑惑的思維能力,顛覆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打破記憶與背誦的“魔咒”,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時,讓學生產生英語思維,并通過多模態的教學手段使其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在日常學習中應當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并引導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口語表達環境,讓學生可以運用英語熟練地與老師、同學進行溝通。在與學生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改變以往標準化評價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輕松自在的友誼關系,以此全面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使創新思維能力得以生根發芽。
二、優化教學環境,激發創新動力
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目的,在于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教師應以高中生自身的心理發展特點為基礎,通過改革教學方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幻燈片、錄音、會話、音樂及圖片等形式來輔助教學,并不斷刺激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同時正確引導學生將創新的觀點巧妙轉化為語言行為,以此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學習潛能。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應在以教材內容為主的基礎上,對英語教學環境進行設定,有趣的教學氛圍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思維變得活躍,還能促使學生將所學的英語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除此之外,教師在對教學環境進行優化時,還能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融入課堂教學,真實的情境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使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轉化成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還可以通過向學生提問,將難度層次較深的問題拋給學生,并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度思考,如此一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創新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在英語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本身占據主要地位,讓其主動參與到課堂自主性強的環節中,然后結合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拓展思維,進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及創新精神。比如,在關于Travel的對話學習中,首先設定所需問題,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提問“If you were to travel, what kind of transportation would you choose?”學生在進到問題時自然而然會回憶之前所學內容,有的同學作出回答“By boat”或“By plane”等。學生要是在此期間聽到較為有趣但卻沒有把握的問題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展開想象,最后將正確答案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參考。根據學生對上述問題的回答,教師可以進行下一輪的提問“If your friend wants to travel with you, how can you arrange your itinerary?”在學生對此問題進行思考的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進行對話練習,進而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這對于創新思維的拓展具有重大意義,創新思維的全面調動可以使學習效率得以快速提高,為學生后續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
三、結合現實生活,拓展創新思維
在高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應將生活與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能使學習效率事半功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根本作用就是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得以順利進行,將英語學習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以自主性思維為主導,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探究,教師要作為表率,在日常教學生活中與學生交流盡量使用英語,在開始時可以使用常用的生活用語,畢竟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限,高難度的詞匯學生難以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另外,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為學生創建一個積極優質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集中精力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使其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英語課堂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一首最近比較火的英文歌,并將英文歌詞展示出來,以此作為課前導入,活躍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在講“Welcome to my class”時,可以在課文中設置多個交流環節,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能進行有效的口語交流,如“What is your ideal high school like?”“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tudy?”或者“If new students join our school, how would you welcome them?”等,教師將問題拋出,讓學生自由進行探討、交流,使其在自發性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英語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養成生活化的創新思維。
四、提高表達能力及思維理解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能給予學生的知識十分有限,而將正確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在對學生進行英語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至關重要,而閱讀則是學生表達能力及理解能力養成的主要途徑,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策略性引導,采用別具一格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主動參與到英語閱讀中,針對英語有排斥心理的學生,教師需要布置一定的強制性閱讀任務,以此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英語閱讀中。高效率的閱讀不是單純的看書,而是在看書的過程中對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每兩天一節的閱讀課,對優秀的文章進行深度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需要對不熟悉的單詞、語法及固定語句標記出來,以便在后續的學習中進行復習。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每周給學生布置一個寫作任務,主題與內容沒有限制,在保證原創的基礎下,可以任由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教師在對學生作文進行批閱時,需要詳細觀察學生的語法表達是否正確,最后在作文后寫上評語,并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以此保證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得到有力提升。
五、結語
綜上可知,英語作為當今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其學習的必要性自然不容置疑。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知識積累過程,而高中是最具個性特點的年齡階段,所以針對這一特殊性質,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制訂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計劃,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構建優質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及合作等方式進行英語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全面有效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地優化教學手段,使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高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許可鴻.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82.
[2]黃珍蕓.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國際教育論壇,2020(4):50.
[3]田燕.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J].文理導航(上旬),2020(1):58.
[4]王自春.英語閱讀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2020(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