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與學應當是和諧統一的關系,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情況、學習特點展開教育,學生也需要配合教師的教學,更好地獲取知識。在這樣和諧關系的構建下,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都能夠獲得有效的發展和提升。為此,本文將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經驗,從多方面研究小學英語教與學和諧發展的方式,希望能夠助力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與學和諧發展;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陳小葉,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陳莊鎮中心小學。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了關注基礎知識的灌輸,還需要關注教育形式、教育理念,著重明晰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著重研究教與學的配合度,以推動教育的發展,提高教學的效率。當然,促使教與學配合更為密切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應當不斷了解自身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取得的效果,不斷研讀教育類的書籍,不斷關注學生的心理,并依據自身的實踐結果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本文將深入分析教與學的關系,并從以下四個方面談一談促使教與學和諧發展的手段,以供參考。
一、以生為主,做好引導者角色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展開知識教育的目的是使得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小學英語教師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自然需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展開對學生的教學,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更好地獲取知識,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
在展開知識教育時,教師應當充分地尊重學生,時刻謹記教育的實質,并將學生作為主體,展開有效的教育。如,傳統的教育方式是先教后學,教師難以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較好的知識教育,學生也難以聽懂教師對知識的講解,更好地汲取和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學方式進行轉化,使得學生先進行知識學習。教師可以依據即將講解的內容,向學生布置知識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先依據教材,進行知識的自學,并鼓勵學生將自學結果進行反饋。接著,教師便需要研究學生的自學結果,掌握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情況,關注學生所認為的重難點和疑惑點。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知識學習情況,教師便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就學生所認為的重難點知識,有針對性地展開對學生的教育。這樣,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能夠緊密貼合,教師能夠順利地完成教育任務,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加深對知識的體會和了解,以此有效增強自身的知識學習效果,讓教師更好地達到知識教育的目的,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轉變自身傳統的教育理念,盡量優化自身的教育思想,將學生作為主體,圍繞學生展開教學,促使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取知識,讓學生在教師的教育引導下,更好地獲取知識,使得學生獲得較好的發展。
二、關心學生,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比較密切的師生關系的構建下,教師能夠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學生,學生則能夠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指引。因此,要想使得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更為和諧,教師就需要充分地關注學生,給予學生十足的關心,使得自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
要想使得教與學實現統一,教師就有必要關注師生之間的關系,著力于密切的師生關系的構建。如,教師應當充分關心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情況,及時地了解那些表現異常的學生,并及時地與這些學生進行溝通,以此了解他們近期所發生的事情,明晰他們表現異常的原因。針對學生比較具體化的原因,教師應當盡自己所能地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有效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接收到來自教師的關懷。當然,教師也需要為自己設定教育任務,定時主動與學生的交流,明晰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表現情況,了解學生近期的煩惱,掌握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并給予學生比較充足的關懷。這樣的教育行為的指導下,學生能夠逐漸地與教師拉近距離,將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更好地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做好相關的知識的學習,以此促使自身獲得較好的發展。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承擔起屬于教師的職責,充分地關心學生,盡量與學生的關系變得更為緊密,以使得自身更好地了解學生,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指引,學生則能夠接受到較好的教育,更好地聽教師的話。
三、用學固教,增強教學效果
學生只有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才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教師的教學才能夠實現其應有的價值。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應當做好對學生的指引工作,促使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學習,使得學生能夠與教師的教學實現較好的配合,以讓教師的教育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學生需要做好知識的學習。保持認真的學習態度,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夠將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更好地消化掉,才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增強自身的能力。因此,在進行知識教育時,教師要想促使教與學實現和諧統一的局面,就有必要指導學生做好知識的學習,用學生的學習,鞏固自身的教育,更好地進行對學生的教學。如,在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時,教師應當讓學生做好三個比較重要的學習環節,即課前預習、課中記筆記和課后復習。當然,教師可以向學生布置預習和復習任務,以使得學生依據比較具體化的任務,展開有效的知識預習和復習。教師也應當多多監督學生,關注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復習情況,對學生的預習和復習結果進行檢查,以促使學生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更好地做好預習和復習。此外,在課堂上講授知識時,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特意準備一個筆記本作為記錄本,促使學生在記錄本上將在課堂上所聽的重難點知識進行記錄。如果想要使得學生取得較好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師也可以采用提醒、重復性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到那些重難點知識,使得學生能夠有著重點地進行筆記的記錄。在這樣的知識學習習慣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消化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教師也能夠更好地達到知識教育的任務,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增強自身的知識教學效果,使得自身能夠更好地達到知識教育的目的。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將自身的教育進行優化,應當多多指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用指引學生學習的方式,使得自身所教學的內容更好地被學生吸收,讓自身的教學效果能夠更好。
四、注重溝通,使教與學和諧統一
小學英語教師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還應當盡量與學生做好溝通,以此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錯誤的信息差,促使教師與學生能夠互相深入了解。這樣,教師能夠依據學生比較具體化的學習需求優化教學手段,學生也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更好地展開知識的學習。
師生之間較為密切的溝通,能夠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變得更小,讓教與學逐漸趨向于統一。如,很多教師在進行知識教育時,往往會一意孤行,不關注自身所實施的教育手段帶來的教學效果,使得自身的教育難以有效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教育問題,使得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密切與學生溝通。在進行完課堂教育后,教師可以留出部分時間,指導學生就自身的課堂教育進行評價,并以給予獎勵的方式指導學生積極評價。這樣,學生便會具備評價的激情,大膽且積極說出自身在接受教師的教育中所產生的學習感受。這樣,教師便能夠客觀了解自己的教學手段,明晰自己的教學手段與學生之間的匹配度,掌握自身教育中所存在的缺點,并依據缺點,做好教學的優化。這樣,教師自身的教育能力能夠獲得發展和提升。此外,在進行知識教育時,教師還需要關注學生,及時地給予學生評價。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情況,掌握學生的優秀點和缺點。依據學生以上比較具體化的特點,教師便可以有針對性且有著重點地與學生進行溝通,誠懇地評價學生,幫助學生客觀且直觀地認識自己。這樣,學生便會接受到良好的教學和引導,使得自身不斷優化,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促使自身獲得較好的發展。
總之,倘若師生之間缺乏一定的溝通,那么師生之間會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師的教育難以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也難以了解教師的教學特點,明晰教師的教學目的。由此可見,溝通較為重要,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知識教育的時候,自然需要著重關注溝通的重要性,增進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促使學生與教師能夠和諧發展。
五、緊跟教學形式,不斷優化教學理念
教師作為引導者,自身所實施的教育手段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因此,要想構建比較和諧的教與學的關系,教師需要注重自身教學思想的革新,使得自身能夠緊跟當下盛行的教育形式,讓自身的教學進行不斷優化,使得自身能夠做好對學生的輔導。
教育只有在不斷地優化和革新下,才能夠發揮出起應有的生機。為此,在進行知識教育的時候,教師倘若想使得自身的教育能夠將教與學實現統一,就有必要重視教育的革新。如,教師需要多多關注教育局新發布的教育改革內容,多多了解與教育相關的書籍,明晰當下所產生的比較科學化的教育新形勢,并緊跟當下的教育形式,促使自身的教育能夠實現不斷的優化。當然,教師也可以多多與教師同胞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人的教學經驗,掌握他人在教學上所呈現出來的優秀之處,更好地了解他人,并依據他們比較具體化的知識教學情況,進行有效的教育優化。當然,在進行知識教育的時候,教師還應當充分地關注自身的教育手段,多多關注自身所實施的教育手段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依據比較具體化的教學效果,將自身的教學進行不斷地優化。在這樣不斷優化的知識教育方法的指導下,教師所實施的教學手段能夠更符合當下學生的發展需求,學生也能夠在教師的教學指導下,更好地汲取知識,促使自身獲得較好的發展。總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充分地關注當下的教育趨勢,充分地依據當下的教育形式,以做好對學生的教育,使得自身的教育更為生動且有效,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獲取知識。
綜上,教與學之間的關系需要緊密貼合在一起,小學英語教師在展開知識教育的時候,應當從以生為主、關心學生、用學固教和注重溝通這幾個方面展開對學生的深入教育,密切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讓教師與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關系更為密切,促使教師更好地展開知識的教育,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奕莉.淺談小學英語教與學的和諧發展[J].新教育,2020(2):51-52.
[2]劉小燕.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和諧發展[J].新課程(中),2018(6):25.
[3]楊偉衛,遲穎.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激發學生興趣[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11):35-36.
[4]姜宏德.中小學英語教學的誤區及對策[J].上海教育科研,2000 (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