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能源發展對能源轉型及地緣政治的影響

2021-01-06 07:44:10
太平洋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轉型

吳 磊

(1.云南大學,云南 昆明650091)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能源領域也不例外。新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十年來,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為主線的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加速推進,促進了國際能源形勢大變局的到來。美國頁巖油氣革命、歐盟和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低碳能源革命是引領第三次全球能源轉型的雙輪,尤其是綠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革命正在使世界邁向日益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之路,這種全球性能源轉型趨勢將對地緣政治產生復雜深遠的影響,引發新的全球競爭,產生新的能源秩序,出現新的贏家和輸家。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在內涵和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都是能源體系的重大和根本性變革。①迄今為止學界對能源轉型、能源革命的內涵、本質和外延等問題,并沒有統一的認識和界定。但“能源革命”與“能源轉型”在含義上較為相近,在使用的語境上也頗為一致,且有大量混用現象,因此,筆者在此將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視為同一含義。成功的能源轉型也可視為能源革命的最高階段,而能源革命初期可能是路徑依賴而非革命性的,也可能是漸進而非完全替代的。近代以來兩次國際能源轉型的歷史經驗為理解當前的國際能源轉型及可能的能源地緣政治影響提供了參考和借鑒。能源領域的新發展和新的能源轉型必然對能源地緣政治、國際能源權力結構和全球能源秩序產生復雜且深刻的重大影響,必須高度重視,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一、能源轉型與國家崛起

縱觀人類能源利用歷史,國際上已經發生過多次能源轉型。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也是一部能源轉型的歷史。歷史上每一次能源轉型,無不意味著人類生產力的巨大解放與進步。近現代以來,人類能源利用史上至少經歷了兩次重大的能源轉型,即從柴薪時代轉型到煤炭時代,由煤炭時代轉型到石油時代。這兩次重大能源轉型塑造了不同的能源權力結構和國際能源秩序,甚至催生了不同的人類經濟社會形態和文明形態。18世紀的能源轉型(煤炭替代柴薪)與工業革命一起,推動英國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并把英國從一個農業小國推到稱霸世界“日不落”工業帝國的巔峰。20世紀中葉以來,美國引領石油取代煤炭的第二次國際能源轉型,進一步鞏固和促進了美國的霸權崛起,建構了當今世界的化石能源文明,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世界歷史進程。從國際政治的角度看,兩次國際能源轉型成就了英國和美國兩個世界霸主,這恐怕不是一種歷史巧合。①吳磊、詹紅兵:“國際能源轉型與中國能源革命”,《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第119-120頁。

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能源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不言自明。然而事實證明,兩者間的互動關系至今仍未得到清晰地展現。長期以來,經濟學主導著能源問題的研究。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后,政治學大量涉足該研究領域,能源的政治屬性、權力性因素和能源地緣政治成為研究重點。相比之下,對于能源在文明發展與國家力量崛起中所起的作用,迄今為止,歷史學和社會學僅進行了有限的探索。在1994年和2017年,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mil)先后出版了兩部著作——《世界歷史中的能源》(Energy in World History)和《能源與文明:一部歷史》(Energy and Civilization:A History)。在這兩部專著中,斯米爾對能源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扮演的角色進行了思考,認為在最基本的物理意義上,所有的自然過程和人類行為都是能量的轉換,文明的進步可以看作是人類對能量轉換的不斷追求。②See Vaclav Smil,Energy in World Hist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94;Vaclav Smil,Energy and Civilization:A History,Cambridge:The MIT Press,2017.舒小昀和潘榮成對近代英國早期的能源轉型和工業革命進行研究,分析了英國崛起為世界頭號強國的原因。③參見舒小昀:“工業革命:從生物能源向礦物能源的轉變”,《史學月刊》,2009年第11期,第118-124頁;潘榮成:“近代早期英國能源轉型及其啟示”,《理論月刊》,2016年第2期,第177-182頁。王桂蘭追溯了歷史上不同時期曾經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的國家——古代中國、17世紀荷蘭、近代英國和20世紀美國的發展情況后,認為能源是大國興起不可替代的物質因素。④王桂蘭:《能源戰略與和平崛起》,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8頁。崔守軍認為,大國權力的生命力與能源控制力之間存在辯證統一關系,在這種關系中,國家間政治總體上可以表現為兩個方向相反的過程,即大國稱霸的過程與抵制消解霸權的過程。⑤崔守軍:《能源大沖突——能源失序下的大國權力變遷》,石油工業出版社,2013年版,第1-55頁。余勝海認為,從全球歷史演變來看,國家興衰的前提條件是國際能源權力結構的變化,即國家是否擁有可以挑戰現行體制的新的能源鏈條,包括新能源的發現、能源應用技術的應用,以及能源利用率的提高等。⑥余勝海:《能源戰爭》,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頁。寧留甫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對歷史上的兩次能源轉型進行了分析,認為率先完成能源轉型的國家具有“非對稱相互依賴”的經濟政治先發優勢和地緣政治優勢,使其成為國際體系中領導國家的籌碼、權力和優勢來源,影響和塑造國際權力和地緣政治格局,英國和美國正是借此成為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家。①寧留甫:《能源轉換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吉林出版集團,2016年版,第137-155頁。李昕蕾認為,“目前全球氣候能源格局變遷過程中面臨著日益緊迫的碳約束,一國應對或突破碳約束的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在國際秩序轉型中的地位”。②李昕蕾,“全球氣候能源格局變遷下中國清潔能源外交的新態勢”,《太平洋學報》,2017年12期,第33-46頁。

目前,沒有一種正式的經濟理論能夠解釋能源轉型,或幫助理解能源轉型。從能源史的角度看,歷史上嚴格意義的、具有根本性和重大影響的能源轉型十分罕見,往往需要復雜的技術、經濟和制度條件,以及孕育較長的歷史時期(數十年、上百年甚至數個世紀)。引發能源轉型的因素、條件和力量復雜嚴苛,因此,嚴格意義上的能源轉型不會輕易發生,能源轉型一旦發生,就會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索瓦庫爾(Benjamin K.Sovacool)提示,能源轉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大多數的能源轉型已經,并且將可能繼續是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t)而非革命性的,將可能繼續是漸進的而非完全替代的”。③Benjamin K.Sovacool,“How Long Will It Take?Conceptualizing 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Energy Transitions,”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Vol.13,March 2016,p.212.每一個國家的經驗都不相同,“至關重要的是,能源轉型是非確定的,也就是說,能源轉型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不是必然發生的,相反,能源轉型取決于一系列因素和力量,這些因素和力量構成了路徑依賴”。④Roger Fouquet,“Historical Energy Transitions:Speed,Prices and System Transformation,”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Vol.22,December 2016,p.12.

首先,能源轉型需要具備相應的物質、技術和經濟條件。從英美的經驗看,資源、技術與市場的“完美結合”是能源轉型發生和成功的必要條件,也是能源轉型首先發生在英美兩國的重要原因。其中,能源資源稟賦對能源轉型具有重要影響,相對而言,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無論是17世紀的英國,還是20世紀的美國,在能源轉型初期,兩國的能源資源稟賦和生產能力都遙遙領先。

然而,能源資源稟賦只是引發能源轉型的物質因素或條件之一,不是唯一和決定性的。國際能源第一次和第二次轉型之前,煤炭和石油早已存在地球之中,并且已被人類發現和利用;但是由于認知水平和利用技術低下,長期以來煤炭和石油的利用方法及規模都非常有限,經濟價值和市場地位并沒有體現出來。技術是打開煤炭和石油“潘多拉盒子”的第一關鍵變量,也是能源轉型的第一關鍵因素?!澳茉唇K端技術及其引發的制度或組織變遷是歷史上能源轉型的根本驅動力量”,蒸汽機技術引發的制造業和交通業革命釋放了煤炭的經濟價值,擴大了煤炭需求。蒸汽機技術革命與機械化革命相互促進,一方面,蒸汽機產生的機械能代替了人工挖掘,大大提高了煤炭開采的規模和效率;另一方面,煤炭又為蒸汽機等機械能裝置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動力,推動各行各業實現機械化生產。“充足的煤炭供應使許多工業部門的大規模擴張有了可能”,也為“工業革命首先垂青英國”奠定了基礎。⑤舒小昀:“工業革命:從生物能源向礦物能源的轉變”,《史學月刊》,2009年第11期,第118-124頁。同樣,內燃機、自動化及石油化工技術釋放了石油的巨大經濟和戰略價值,驅動著石油工業的發展與繁榮。⑥Arnulf Grubler,“Energy Transitions Research:Insights and Cautionary Tales,”Energy Policy,Vol.50,November 2012,p.10.“新能源技術的性質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成功的能源轉型取決于技術、產業和制度的共同演進,這些驅動力量能夠使新的能源脫穎而出,并成為新的能源體系的核心因素。這使得‘技術集群’能夠主宰和最終創造能源轉型的‘鎖定效應’(lock-ins)”。⑦Roger Fouquet,Peter J.G Pearson,“Past and Prospective Energy Transitions:Insights from History,”Energy Policy,Vol.50,November 2012,p.2.因此,有研究認為,技術與國際權力格局(霸權)之間存在互動關系。⑧Daniel W.Drezner,“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33,No.2,2019,pp.286-303.對國家而言,誰能在技術領域形成不對稱依賴,誰就能夠確保在國際分工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并掌握國際體系的主導權;對企業而言,誰能在技術領域形成不對稱依賴,誰就能在世界市場上獲取最大利潤。①任琳、黃宇韜:“技術與霸權興衰的關系——國家與市場邏輯的博弈”,《世界經濟與政治》,2020年第5期,第133頁。

盡管如此,艾倫(Robert C.Allen)深入分析了英國工業革命和第一次能源轉型后進一步認為,“科學與技術發展是重要的,但仍然不足以產生新的能源和技術轉型。能源轉型涉及眾多因素,包括新技術、高工資和相對便宜的能源來源,以及資本和市場”。②Robert C.Allen,“Backward into the Future:The Shift to Coal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Next Energy Transition,”Energy Policy,Vol.50,November 2012,pp.17-23.這些因素的合力才能夠創造出能源的技術需求,增加廉價燃料供應,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其中,新產業和新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極為重要,英美能源轉型的歷史事實清楚地表明,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一個巨大的能源需求市場,煤炭和石油的經濟價值和市場地位得以確立。至此,技術與市場因素合力促進了煤炭、石油供應和需求的共同演進,最終推動了能源轉型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資源、技術與市場因素,是能源轉型發生和成功的三個最根本的驅動力量,缺一不可,資源、技術與市場的“完美結合”可以解釋能源轉型首先發生和成就于英美而非其他國家的原因。

其次,能源轉型的歷史經驗表明,能源轉型往往伴隨著能源消費的快速增長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格魯貝勒(Arnulf Grubler)研究全球能源消費的歷史表明,自1800年以來,從柴薪到煤炭、從煤炭到石油、從石油到天然氣、從天然氣到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每一次能源轉型都導致了能源消費快速而巨大的增長。因此,他認為能源轉型意味著從能源貧困到能源豐沛的轉變,既包括量變也包括質變,這一轉型至今仍未完成。③See Arnulf Grubler,“Energy Transitions Research:Insights and Cautionary Tales,”Energy Policy,Vol.50,November 2012,pp.8-16;Arnulf Grubler,“Energy Transitions,”The Encyclopedia of Earth,April 16,2013,https://editors.eol.org/eoearth/wiki/Energy_transitions.能源轉型導致能源服務價格的降低和能源消費的增長,又通常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及經濟結構和活動的重大轉變時期。④Roger Fouquet,Peter J.G Pearson,“Past and Prospective Energy Transitions:Insights from History,”Energy Policy,Vol.50,November 2012,p.2.

歷次重大的能源轉型都可以看成是對新型能源的發現、認識與利用過程,與之相伴的是人類能源消費量的持續增加??芍淠茉纯偭康纳仙@著改變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使之逐漸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能源密集型。能源消費開始脫離人口、土地等因素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獨立變量。1910年至1990年,美國能源消費量的增長與經濟發展之間呈現明顯的線性關系。⑤Vaclav Smil,Energy in World Hist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94,p.206.在大量能源消費的支撐下,工業化國家每十年的經濟增長率往往能達到20%~60%,英國1900年的經濟規模為1800年的兩倍,美國的經濟規模在1880年后短短二十年間就翻了一番。⑥Ibid.,p.204.從世界整體范圍上看,經濟增長率高速增加的趨勢也十分明顯。世界生產總值由1900年的約1萬億美元增長至1950年的5萬億美元,至1973年則進一步增加至約16萬億美元。⑦Angus Maddisson,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um Perspective,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OECD,Paris 2001,ISBN 92-64-18998-X,p.264.相比之下,在工業革命之前,受制于可支配能源消費總量的限制,經濟增長經常處于停滯狀態,通常每十年才能發生少量增長。⑧Vaclav Smil,Energy in World History,Boulder:Westview Press,1994,p.204.對此,福奎特(Roger Fouquet)認為,有事實表明,能源轉型轉變了經濟生產過程并改變了社會結構,因此,“能源轉型可以視為一定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轉變的催化劑”。⑨Roger Fouquet,“Historical Energy Transitions:Speed,Prices and System Transformation,”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Vol.22,2016,p.10.這些歷史經驗的理論化,能夠一定程度上解釋能源轉型對英美經濟崛起和國家實力發展的帶動與促進作用。至此,能源轉型與國家崛起的路徑邏輯逐漸清晰了。

最后,從英美國家的歷史經驗看,能源轉型與國家發展之間存在互為條件的“正向關系”。從其歷史過程來看,兩國都遵循相同的路徑邏輯:資源稟賦、技術與市場的“完美結合”促成了英美能源轉型的發生和成功,并形成新的能源主導型經濟或新的經濟形態(以礦物燃料為基礎的工業經濟),在此基礎上,英美能源消費和經濟快速擴大和增長,獲取了霸權的結構性權力基礎。英美能源轉型與國家崛起可以歸結為“能源轉型——經濟發展——軍事發展——國家實力絕對優勢——國家崛起”的路徑邏輯。推而廣之,能引領國際能源體系轉型的大國具備了崛起為世界霸權的“先發優勢”“非對稱力量”和“結構性權力”,大國崛起又會推動能源轉型的全球性擴展。在這個過程中,霸權崛起國的“先發優勢”和“結構性權力”來源于能源、技術與市場“完美結合”創造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力量,并通過“溢出效應”和國際公共產品的提供樹立霸權權威,進一步獲取國際權力。英美的霸權崛起首先是在“能源轉型”基礎上的國家經濟崛起,而國家經濟崛起包含了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工業興起與貿易、金融等服務性行業的興起,工業生產能力、人均工業化水平、國家經濟總量和國民人均收入水平等指標處于全球領先地位。霸權崛起的前提條件是能夠引領國際能源體系轉型和經濟轉型,需要具備引領轉型必備的能源資源稟賦和領先的相關技術能力,形成能源資源權力和影響力。

二、當代能源轉型與地緣政治

21世紀以來,國際能源體系變革加速發展,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的大幕拉開。以能源技術革命為先導、以低碳和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為重點、以節能減排為先進文化的能源轉型,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棄碳化、棄化石能源的發展趨勢日趨明顯。全球能源消費低碳化和清潔化已經出現,終端用能呈現電力化,低碳清潔能源占比不斷增長?!栋屠鑵f定》可能意味著“化石燃料時代即將結束”的開始,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減量消費,非化石能源成倍增長。2020年9月,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最新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有別于歐佩克“石油需求短期內不會達峰”的預測,該機構再次重申了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的預測,同時峰值數要比其2019年預測的更低。①“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Executive Summary),”IEA,https://webstore.iea.org/download/summary/4153?fileName=1.English-Summary-WEO2020.pdf,訪問時間:2020年12月10日。值得關注的是,國際能源署的預測與英國石油公司(BP)近期發布的預測幾乎一致。英國石油公司預測報告中的三個假設情景都表明,未來三十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持續下降,其中兩個情景都顯示全球石油消費將永遠無法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的消費水平。②“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BP,https://www.bp.com/content/dam/bp/business-sites/en/global/corporate/pdfs/energy-economics/energy-outlook/bp-energy-outlook-2020.pdf,訪問時間:2020年12月10日。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在未來十年結束。如果全球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速度較慢,并造成持久的損失,石油需求繼續增長的可能性將僅有幾年時間了。

依照歷史經驗,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可能重塑新的國際能源權力結構和世界能源秩序,也必然影響國家命運和大國興衰?!皬墓I革命開始,能源轉型,比如轉向煤炭,接著轉向石油,這些轉型改變了世界。最新的能源轉型可能也會產生同樣深遠的效果?!雹塾督洕鷮W人》周刊網站“能源特別報道”系列文章之一:《清潔能源正在改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參考資料》,2018年4月13日,第6頁。新一輪國際能源轉型大幕之下,“沒有一個國家擁有絕對優勢”。④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能源特別報道”系列文章之一:《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排頭兵》,《參考資料》,2018年4月13日,第16頁?!澳切┎环e極接受清潔能源轉型的國家將在未來成為輸家?!薄澳茉吹鼐壵螌l展成為一場競賽,看哪個國家能夠自己生產最多的能源,以及哪個國家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薄澳茉崔D型引發了全球競賽,爭奪最先進的技術。我們正從一個能源價值根植于資源之中的世界,進入一個技術就是資源的世界?!雹儆督洕鷮W人》周刊網站“能源特別報道”系列文章之一:《清潔能源正在改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參考資料》,2018年4月13日,第5-7頁。

新能源發展和能源轉型將減少世界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引發全球競賽,爭奪最先進的技術,新的能源轉型將“確定贏家和輸家”。這種全球性能源轉型將對地緣政治產生復雜和深遠的影響,產生新的全球能源秩序。那些具有豐富、可靠的能源來源并有能力生產和出口新技術的國家將會是贏家。其中,歐美、中國正在引領國際能源轉型。歐盟希望引領清潔能源轉型,其目標包括: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44%;到205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95%,這意味著幾乎完全將能源體系棄碳化(碳中和)。德國認為,德國能源轉型的經驗具有世界意義,有助于世界擺脫礦物燃料。中國則增加清潔能源生產與投入,加速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池和電動汽車的發展,將使中國在這些領域領先于歐洲和美國,成為能源轉型的排頭兵。最明確的輸家將是那些化石儲備資源豐富的國家,以及那些將賭注押在石油上時間過長卻不對其經濟進行改革的國家。中東產油國認為,可再生能源不僅可以減少國內油氣消費量,還可以增加供出口的油氣產量,因而沒有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視為經濟和生存的威脅。俄羅斯對能源轉型的前景更為忽視,仍然把大量賭注押在石油上??傊?,能源地緣政治將發展成一場競賽,看哪個國家能夠自己生產最多的能源,以及哪個國家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人類社會正走在通往可再生能源的不可逆轉的道路上。新一輪能源轉型可能需要數十年時間,可以預計,未來擁有資源、技術和市場的國家,特別是率先獲得技術突破和市場的國家,將是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成功的國家,將引領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可能將新的能源轉型轉化為新的國家實力,實現國家的發展和崛起。

三、能源革命與中國引領

能源轉型的歷史和現實對中國能源革命具有特別重要的含義。中國是國際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能源體系轉型對中國有重大影響。中國增加生產及使用可再生能源、電池和電動汽車已經產生了地緣政治影響。隨著中國清潔能源革命的推進,中國可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加強自身能源供應能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排頭兵。同時,得益于高速增長的經濟、不斷擴大的市場和日益加大的投入,以及市場結構和技術上的后發優勢,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已經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新一輪國際能源轉型中,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最大投資國,世界上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國和最大的太陽能設備出口國,以及主要的新能源技術出口國??梢院敛豢鋸埖卣f,中國已經成為新一輪世界能源變革的重要推動者和引領者。

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中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能源節約和消費結構優化成效顯著,能源科技水平快速提升,能源治理機制持續完善。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能源革命穩步推進,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推進能源革命,打造低碳清潔、高效安全的能源體系,對于增強國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積極主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建設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戰略意義。①“《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0年12月21日,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695117/1695117.htm。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推進能源革命”建議,進一步凸顯了能源革命的戰略意義,從“推動”到“推進”,一字之差,意味深遠?!巴七M能源革命”是對原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升級,是在新發展理念落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貫徹,以及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在超越生產和消費的視角、超越技術和專業的層面,以及在更高層次、更高視角理解能源革命的基礎上,加速和深化中國能源革命的戰略需要。②李偉陽,“如何理解能源革命?”,《新京報》,2020年11月16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需要落到實處,取得一些標志性成果。能源供應要實現整體優化、多能互補;消費革命要以提高能效為中心;能源體制機制要按照市場化方向,真正地、大動作地、實質性地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在技術革命方面,信息技術與能源領域各項技術相互融合,要取得實質性成果。中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1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

2020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前達到碳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60年碳中和發展目標預示著中國政策的重大變化,具有廣泛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從國內角度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和能源結構嚴重依賴煤炭的國家,中國面臨的挑戰同樣是巨大的。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發展目標,中國將不得不大幅減少礦物燃料消費,大力投資電力等新能源,發展新能源技術,增加再生能源生產與消費,加大中國經濟的能源轉型步伐。2060年達到碳中和,需要中國經濟的迅速電力化以及2050—2060年期間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大幅度增長,也意味著中國的能源消費將從以礦物燃料為主向以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轉型。目前,礦物燃料消費比重仍然占中國能源結構的85%,2050—2060年礦物燃料占比將大幅下降到15%甚至更少,而屆時可再生能源消費在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至少要提高到75%,中國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才可能實現。③Michal Meidan,“Unpacking China's 2060 Carbon Neutrality Pledge,”Oxford Energy Comment,December 2020,pp.1-9,https://www.oxfordenergy.org/publications/unpacking-chinas-2060-carbon-neutrality-pledge/,訪問時間:2020年12月2日。碳峰值與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中國能源革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源供應和消費系統的根本性轉型,時間緊迫,任務艱巨,意味著中國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速推進和深化中國的能源革命。

從能源革命的內涵和本質屬性看,推進能源革命就是要加速和深化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根本性變革,通過能源領域的一些革命性和根本性變革,解決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并具有世界發展方向意義的能源發展問題。然而必須看到,盡管近年來中國能源革命穩步推進,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系列能源革命戰略和行動計劃,但總的來看,中國能源革命仍然處于起步和緩慢發展階段,短期內中國能源革命標志性成果不明顯,沒有也不可能發生根本性和革命性的變化,不僅能源消費總量和經濟總量的關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且能源結構也沒有發生從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根本轉變;能源效率即高能效的能源系統和用能形態替代低能效,從高碳、高排放能源走向低碳、低排放能源,以及能源產業、能源業態和能源經濟也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現代能源經濟在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地位和作用也沒有得到更大提升。顯而易見,當今中國能源革命的發展現狀,尚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不適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要,不適應應對氣候變化、加快能源經濟轉型發展的戰略需要,不適應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需要。

中國的能源轉型或能源革命將是一個逐步、緩慢的發展變革過程,在高碳能源結構仍將持續、能源峰值尚未到來的情況下,中國能源革命具有世界上最高的決策難度。①吳磊、曹峰毓:“論世界能源體系的雙重變革與中國能源轉型”,《太平洋學報》,2019年3期,第48頁。中國的能源革命必須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應對氣候變化(碳峰值和碳中和)之間保持平衡,必須在市場、公平與環境之間保持平衡。中國要推進能源革命,應該注重能源革命戰略設計的整體性、前瞻性,以及政策制定與執行的連續性。特別是政策執行和政策落實,可能才是推動和推進中國能源革命的關鍵和問題所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需要落到實處,中國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一些實質性和標志性成果,真正地、大動作地、實質性地推動體制機制改革。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能源技術創新是能源革命的核心,例如,在海洋能源領域,“中國必須掌握海洋能源領域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否則合作將會受制于人,成為國際合作的配角,而不是主角”。②吳磊、詹紅兵:“全球海洋治理視閾下的中國海洋能源國際合作探析”,《太平洋學報》,2018年11期,第68頁。另外,中國政府推進新時代能源革命的決心和意志極為重要,也是取得能源革命成功的關鍵所在。中國有實力和能力,有巨大的市場和舉國優勢,繼續引領全球能源轉型,繼續走在世界能源革命的前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結 語

2019年,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化石能源占比世界平均水平大約為84%,中國約為85%。隨著第三次國際能源轉型的加速發展,未來30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內,全球能源系統將可能轉型成為非化石能源占比增加到80%以上、化石能源占比下降到15%或以下水平的零碳排放系統?!栋屠鑵f定》為全球能源加快低碳轉型確定了共同目標,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做出了碳中和的承諾。能源生產和消費將發生深刻革命,挑戰是巨大的,影響也將是深遠復雜的。能源轉型對全球地緣政治產生過復雜和深遠的影響,改變并重寫了全球地緣政治面貌,對國家成長和國家崛起、全球能源權力結構和能源秩序產生了重大影響。當前,中國、歐洲的能源轉型正在加速,美國拜登新政府將重返《巴黎氣候協定》以及再次轉向新能源發展的政策趨向,預示著新能源發展對地緣政治的影響將加速發展,能源地緣的競賽將更加激烈。未來的國際能源轉型將如何變化,全球能源地緣政治和能源權力結構將如何演變,以及這種演變的地緣政治含義,值得進一步密切觀察與分析。

“縱觀人類發展史,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能源革命是文明形態演進的重要基礎和動力。……化石能源的發現和利用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推動人類由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工業文明在推動人類社會實現巨大進步的同時,也導致嚴重的環境問題和發展的不可持續?!苿幽茉崔D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事關經濟社會安全運行、長遠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③杜祥琬:“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人民日報》,2021年1月11日。中國需要抓住戰略機遇,加速推進和擴大能源革命領先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重大貢獻。

猜你喜歡
轉型
人口轉型為何在加速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反季”的冬棗——轉季的背后是轉型
當代陜西(2021年17期)2021-11-06 03:21:30
航天器在軌管理模式轉型與實踐
安凱轉型生意經
汽車觀察(2018年10期)2018-11-06 07:05:30
房地產進入大轉型時代
房地產導刊(2018年7期)2018-08-21 01:49:24
聚焦轉型發展 實現“四個轉變”
人大建設(2018年5期)2018-08-16 07:09:06
開放的港區贏得轉型期待
商周刊(2018年15期)2018-07-27 01:41:18
轉型
童話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IBM世紀轉型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7
灃芝轉型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网址| 国产福利拍拍拍| 999福利激情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免费高清a毛片| 日韩天堂视频| www.亚洲国产|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日韩AⅤ在线观看| 婷婷亚洲视频|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网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亚洲第一视频区|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国产第四页|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精品無碼一區在線觀看 | 天堂成人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片在线无码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97综合久久| 噜噜噜久久| 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h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91|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青青国产视频| 色播五月婷婷|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丝袜国产一区|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色老头综合网| 国产欧美日韩91| 91精品国产丝袜| 色综合天天操|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国产jizz| 最新国产精品鲁鲁免费视频| 99re精彩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囯产区| 激情亚洲天堂| 青青久久91| 亚洲婷婷六月|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第页| 国产91线观看|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视频|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自拍欧美亚洲| 伊人中文网| 亚洲91在线精品| 福利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a|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99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AV|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国产区在线看| 欧美天堂在线|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