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與聯合國50年:歷程、貢獻與未來展望

2021-01-06 07:51:38楊澤偉
太平洋學報 2021年11期

楊澤偉

(1.武漢大學,湖北 武漢430072)

1971年,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權利,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2021年是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①習近平: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上的講話” ,新華社,2021年10月25日。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過去50年里為聯合國各領域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聯合國面臨的挑戰此伏彼起,聯合國和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加速。因此,全面回顧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發展歷程,深入探討中國對聯合國的重要貢獻,系統總結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提出中國在將來如何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發展歷程

縱觀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1 學習觀望期(1971—1978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就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和緬甸等23個國家關于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的提案進行表決,結果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和17票棄權的多數通過了第2758(26)號決議。該決議決定: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承認其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聯合國組織及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①“A/RES/2758(XXVI).Restoration of the Lawful Righ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Nations,1976th Plenary Meeting,25 October 1971,” General Assembly?Twenty?sixth Session,UN Official Document System,January 1,1972,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RESOLUTION/GEN/NR0/327/74/img/NR 032774.pdf?OpenElement.。從此,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翻開了新的一頁。

一方面,中國在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后,逐漸與其他許多世界性和區域性的國際組織發生了聯系。例如,在這一時期中國與國際電信聯盟、萬國郵政聯盟、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有關通信、運輸、衛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聯合國專門機構建立了關系,實現了正常往來。②梁西著,楊澤偉修訂:《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頁。另一方面,中國利用聯合國這一平臺公開展示自己第三世界國家的屬性,并把聯合國看作是宣講中國外交政策、爭取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的舞臺。例如,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的歷期會議中,中國不但把自己定位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而且立場鮮明地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立場和主張。中國代表明確指出: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屬于第三世界”③“柴樹藩同志在第二期會議上的發言(1974年7月2日)” ,載《我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有關會議文件集(1974.7-12)》,內部發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7頁。“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堅決站在亞、非、拉各國人民一邊”④“安致遠代表在海底委員會全體會議上發言闡明我國政府關于海洋權問題的原則立場(1972年3月3日)” ,北京大學法律系國際法教研室編:《海洋法資料匯編》,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6-17頁。。又如,1974年4月中國副總理出席第六屆特別聯大,全面闡述了毛澤東主席關于 “三個世界” 劃分的理論,宣布中國屬于第三世界。

然而,在這一時期中國在聯合國的表現并不活躍,也明顯缺乏經驗;在維和、裁軍和人權等領域,則采取回避不參加的態度。其主要原因是對聯合國事務不太熟悉,加之還處在 “文革” 時期,對多邊外交缺乏清晰的定位。⑤張貴洪等著:《中國與聯合國》,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第27頁。誠如有學者所指出的: “20世紀70年代,中國主要是了解和學習聯合國的過程,學習聯合國的運作方法、議事規則、聯合國討論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各方的立場和態度。到了80年代,中國逐漸參與聯合國的一些活動。”⑥宋宇、張伊宇: “亞非拉朋友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專訪中國聯合國協會前會長吳海龍” ,《參考消息》,2019年9月24日,第10版。

1.2 跟跑適應期(1978—2001年)

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并全面調整對外戰略,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進入了跟跑適應期。中國在聯合國的角色也隨之發生轉變, “從原來和77國集團一起戰斗的‘斗士’變成在南北之間發揮‘橋梁’作用的角色,聯合國對中國而言不光是‘講堂’還是國際合作的平臺”⑦陳健: “中國的聯合國外交和我的聯合國生涯” ,《世界知識》,2020年第17期,第20頁。。一方面,中國不但在聯合國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而且把聯合國當成中國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例如,從1978年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以5年為一周期,向中國提供相應的援助。另一方面, “中國參與國際組織的積極性明顯增大,速度明顯加快,數量明顯增多,范圍明顯擴大,質量也隨之明顯提高”①曾令良: “中國踐行國際法治30年:成就與挑戰” ,《武大國際法評論》,2011年第1期,第5頁。。例如,1980年中國相繼成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理事國,并加入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際開發協會和國際金融公司。此外,在這一時期,中國開始主動推薦候選人參加國際法院、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和國際海洋法法庭等國際司法機構法官的競選活動,并成功當選。特別是,1997年11月國際竹藤組織(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INBAR)在北京宣告成立。這是第一個將其總部落戶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

1.3 主動有為期(2001—2012年)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此為標志,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開始進入主動有為期,中國從 “默默耕耘者” 轉變成聯合國事務的積極參與者。首先,中國開始有意識地利用聯合國這個平臺來宣講自身奉行的各項原則。例如,2005年9月在聯合國成立60周年首腦會議上,中國國家主席提出了在文明多樣性的基礎上共建和諧世界的構想,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其次,中國開始主動參與國際司法機構的相關程序。②楊澤偉: “改革開放40年來的中國國際公法學:特點、問題與趨勢” ,《武大國際法評論》,2018年第6期,第37頁。例如,針對國際法院 “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咨詢意見案” ,中國深入參與該案的審理過程,于2009年4月16日提交了書面意見,并于12月7日由時任中國外交部法律顧問薛捍勤大使代表中國政府在國際法院出庭作口頭陳述,就該案相關的國際法問題充分、完整、深入地闡述了中方的法律立場。 “這是新中國首次參與國際法院司法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又如,在國際海洋法法庭受理的第一個咨詢案 “擔保國責任咨詢意見案” 中,中國政府于2010年8月9日向國際海洋法法庭提交擔保國責任咨詢案書面意見,反映了中國在 “國際海底區域” 內活動中擔保國責任問題上的基本立場。2011年2月1日,國際海洋法法庭海底爭端分庭發表的咨詢意見基本上采納了中國書面意見的觀點。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著:《中國國際法實踐案例選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年版,第21、65頁。最后,從2005年開始中國參加多邊條約的數量呈明顯上升之勢。④據統計,從1949—1977年中國參加的多邊條約僅32項,平均每年大約1項;從1978—2004年中國參加的多邊條約達到239項,平均每年大約9項;而在2005年,中國完成簽署、批準、核準、接受和加入等程序或對中國生效的多邊條約就有12項。參見曾令良: “中國踐行國際法治30年:成就與挑戰” ,《武大國際法評論》,2011年第1期,第11頁。此外,從2007年開始,聯合國第七任中國籍副秘書長主管經濟和社會事務部。⑤劉振民: “聯合國:中國從參與者到領導者” ,《參考消息》,2019年9月24日,第12版。這既折射出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世界影響力日增的事實,也是中國在聯合國系統主動有為的表現。⑥按照不成文的慣例,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雖然不能競選擔任秘書長一職,但是可以推薦一名本國官員擔任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工作。一般情況下,聯合國秘書處主管政治、維和、人事、財務、法律和新聞等重要部門的職位往往分給由西方大國舉薦的副秘書長。由中國籍副秘書長主管的是大會和會議管理部(簡稱為 “大會事務部” ),這個部門人數最多,主要負責聯合國會務方面的工作,雖然曝光率較高,且任務繁重,但是基本上屬于技術性或服務性范疇,與聯合國實質性核心部門還有一定距離。參見萬經章: “聯合國總部里的中國人” ,載張貴洪主編:《聯合國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頁。

1.4 積極影響期(2012年至今)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召開以后,中國在聯合國的工作開始進入積極引領期。首先,中國提出的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 “人類命運共同體” 等主張和理念在聯合國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并載入聯合國相關決議中。例如,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系統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⑦“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 ,載習近平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37-549頁。此后,聯合國安理會、大會和人權理事會等聯合國機構相繼把 “人類命運共同體” 寫入其決議中。其次,中國在聯合國機構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例如,中國政府推薦的候選人先后出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國際民航組織秘書長、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總干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等聯合國專門機構的負責人。再次,中國對聯合國的貢獻更加增強。例如,據2018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預算決議,2019—2021年聯合國會員國應繳會費的分攤比例,中國是12.01%,位于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承擔的聯合國維和行動的費用攤款比例達到了15.2%,位居第二,僅次于美國。①從1972年以來,中國承擔的聯合國會費分攤比例經歷了一個先增后降、再迅速增長的過程。從1972年至1979年,中國會費比例從4%增加到5.5%;1980年下降到1.62%,此后持續下降,到1995年降到最低0.72%;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會費分攤比例持續較快上升,在過去的近20年增加了12倍,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中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中國還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第三大股東、在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也位居第三。最后,中國對聯合國系統發揮了 “創新補充” 作用。例如,針對聯合國面臨諸多新的挑戰,近年來中國發起成立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區域性國際組織,旨在推動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引領新一波全球化。特別是,中國政府再三強調中國這樣做并非要取代現有的區域和國際組織,而是作為一種補充。②鄭永年: “中國與世界秩序” ,《聯合早報》(新加坡),2018年5月1日,轉引自《參考消息》,2018年5月3日,第14版;趙駿、金晶: “亞投行與現有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定位、澄清和協調” ,《太平洋學報》,2017年第5期,第23-33頁。

二、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主要貢獻

50年來,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1)維護聯合國包括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雖然按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但是中國政府始終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聯合國的核心地位,支持由聯合國發揮主導作用。例如,2016年6月中俄兩國簽署并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促進國際法的聲明》,兩國 “重申全面遵守《聯合國憲章》”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促進國際法的聲明》(2016年6月25日),外交部網,2016年6月26日。。2021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中再次強調: “我們要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④習近平: “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2021年4月22日,北京)” ,新華社,2021年4月22日。。誠如有學者所指出的,中國政府一再強調作為擁有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一向 “深思熟慮、慎之又慎” 地使用該權力。⑤[俄]弗拉基米爾·波爾佳科夫: “中國40年來在聯合國日趨活躍” ,《獨立報》(俄羅斯),2011年10月30日,轉引自《參考消息》,2011年11月1日,第14版。

(2)為國際熱點問題的解決提供中國方案。多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力求全面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主動、建設性地參與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勸和促談,消弭戰端,在達爾富爾問題、朝核問題、阿富汗和平進程、敘利亞內戰、伊朗核問題、巴以沖突、伊拉克問題和烏克蘭東部局勢等問題上堅持原則,提出中國方案。⑥肖肅、朱天祥主編:《和平與發展:聯合國使命與中國方案》,時事出版社,2017年版,第149-151頁。例如,針對朝核問題,在中國政府的積極斡旋下,從2003年開始在北京舉行了由朝鮮、韓國、中國、美國、俄羅斯和日本六國共同參與的旨在解決朝鮮核問題的一系列談判。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不但扮演了東道國的角色,而且直接參與調停,以促成 “六方會談” 取得成果,從而為推動朝鮮半島無核化、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⑦劉長敏著:《論朝鮮核問題解決中的國際斡旋與調停》,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245頁。

(3)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1982年,中國開始為聯合國維和行動支付攤款;1988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維和行動特別委員會;1990年,中國首次派出5名軍事觀察員參與中東的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開啟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序幕;1992年,中國軍隊向聯合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派出由400名官兵組成的維和工程兵大隊,首次成建制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特別是,2015年中國國家主席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并發表講話,提出中國支持和改進聯合國維和行動的4點主張和6項承諾,其中包括應聯合國要求,派更多工程、運輸、醫療人員參與維和行動等。2017年,中國完成了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在聯合國的注冊。此外,中國還設立了 “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 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迄今,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先后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余人次。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2020年9月)》(白皮書),國新網,2020年9月18日。

(4)主動參與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進程。中國政府以共同、綜合、合作和可持續的安全觀為指導②劉志賢主編:《聯合國70年:成就與挑戰》,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年版,第177頁。,相繼加入并切實履行了有關國際軍控條約,積極參加國際軍控和裁軍領域的各項重大活動,積極參與聯合國和有關國際機構關于裁軍問題的審議和談判,提出許多合情合理、切實可行的主張,努力推進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2005年9月)》(白皮書),國新網,2005年9月1日。例如,1982年加入了《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1984年加入了《禁止細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發展、生產及儲存以及銷毀這類武器的公約》、1989年加入了《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1992年加入了《核不擴散條約》、1997年批準了《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等。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中國與俄羅斯在日內瓦裁軍會議上共同提交了《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該條約草案禁止在太空部署任何類型的武器,禁止對太空目標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確保太空物體完好無損,鞏固各方安全,加強軍備監控等。2014年,中俄兩國又提交了新的條約草案。

2.2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聯合國會員國,中國積極推動全球的經濟社會發展,主動參加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進程中,并發揮了重要作用。

首先,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大洋洲和歐洲等地區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多種形式的援助,減免有關國家債務,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2021年4月)” (白皮書),《人民日報》,2021年4月6日,第2版。據統計, “1950年至2016年,中國累計對外提供貸款4000多億元人民幣”⑤“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 ,載習近平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46頁。。此外,2015年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第70屆聯大發言時提出: “中方決定設立為期10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發展基金”⑥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 “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在第70屆聯大全會審議秘書長關于聯合國工作報告時的發言(2015年10月14日)” ,外交部網,2015年10月14日。。

其次,中國積極推動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2000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了《千年宣言》,指明了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8項任務;2001年,聯合國秘書長在《千年宣言進程路線圖》中正式出臺了有關發展的8項目標,以及18個可量化的具有時限性的目標及48個指標,統稱為千年發展目標。2015年,第70屆聯大通過了《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了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成為指導未來15年全球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計算,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貧困標準,中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⑦同④。可見,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從而為全球減貧事業發展和人類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最后,中國還大力促進南北合作。50年來,中國積極支持聯合國為推動南北對話、深化南南合作做出了各項努力。例如,2011—2013年中國政府每年通過南南合作計劃,向非洲國家、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小島嶼國家提供1000萬美元的特別資金,幫助它們適應氣候變化。①張貴洪等著:《中國與聯合國》,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9年版,第125頁。又如,2015年中國政府代表宣布: “中方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中方將向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在今后5年內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 “常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大使在第70屆聯大全會審議秘書長關于聯合國工作報告時的發言(2015年10月14日)” ,外交部網,2015年10月14日。。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發起的共建 “一帶一路” 倡議,能助力相關國家更好地實現減貧發展。 “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共建‘一帶一路’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2021年4月)” (白皮書),《人民日報》,2021年4月6日,第2版。

2.3 促進國際法治

(1)中國是國際法治的積極參加者。50年來,中國以積極、建設性的態度參加了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④50年來,我國學者倪征、黃嘉華、史久鏞、賀其治、薛捍勤和黃惠康都曾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聯大法律第六委員會(法律委員會)、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的法律小組委員會等專門性國際法編纂機構以及聯合國設立的一些特設委員會的活動,而且參與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重要國際條約的起草和制定工作。迄今,中國加入了眾多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并締結了25 000多項雙邊條約,批準了600多項多邊條約,年平均締結約600項雙邊條約,涉及中國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國際交往的方方面面。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條約法律司編著:《中國國際法實踐案例選編》,世界知識出版社,2018年版,第81-83頁。

(2)中國是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一方面,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始終堅定捍衛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國際法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例如,2014年中國國家主席在中、印、緬三國共同舉辦的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 上明確指出: “應該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推動各方在國際關系中遵守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用統一適用的規則來明是非、促和平、謀發展……在國際社會中,法律應該是共同的準繩……應該共同維護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各國都應該依法行使權利。”⑥習近平: “弘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建設合作共贏美好世界——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6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6月28日)” ,《人民日報》,2014年6月29日,第2版。此外,中國政府還強調 “要堅持國際規則制定進程的平等和民主參與,弘國際法治之義……要堅定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性,立國際法治之信”⑦王毅: “中國是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 ,《光明日報》,2014年10月24日,第2版。。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外交部長關于當前全球治理若干問題的聯合聲明》呼吁: “國際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各國無一例外均應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世界大國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增強互信,帶頭維護國際法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另一方面,中國按照 “條約必須信守” 原則不折不扣地履行條約義務,嚴肅對待國際責任。例如,中國政府先后批準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和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公約》《兒童權利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殘疾人權利公約》等6項聯合國核心國際人權公約。對于上述國際公約,中國均負有報告義務。為此,中國分別于1993年和2010年向條約機構提交了2份共同核心報告、23份定期報告,并參與了23次國家報告的審議會議、且完成了相關的履約義務。⑧孫萌:《中國與聯合國人權機制:影響與變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第145頁。又如,自1997年《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生效以來,中國已接受禁止化學武器組織270余次視察。①吳海龍: “中國與聯合國關系40年” ,載張貴洪主編:《聯合國研究》,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版,第7頁。

(3)中國是國際法治的重要建設者。一方面,中國提出的 “和諧世界” 的主張和 “人類命運共同體” 理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國際法治的價值目標。可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傳承和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命運共同體語境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60多年前提出的該原則的升級版,是站在新的時代前沿,提出的更高層次的追求。②徐宏: “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法” ,《國際法研究》,2018年第5期。另一方面,50年來 “中國以建設性姿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事關國際法解釋、適用和發展的重大問題上積極發聲”③王毅: “中國是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 ,《光明日報》,2014年10月24日,第2版。。例如,2008年中國與俄羅斯在日內瓦裁軍會議上共同提交了《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對外空物體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條約(草案)》;2013年,中俄聯合向聯合國提交《信息安全國際行為準則(草案)》等。

三、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教訓

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50年的歷程中,還存在以下明顯的缺陷或教訓。

3.1 中國在聯合國立法、司法等機構的影響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一方面,在聯合國有關立法機構方面,中國雖然基本上參加了以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為核心的聯合國各種國際法律編纂或起草機構的活動,但是中國籍的委員作為專題報告人或牽頭人的比較罕見;況且,中國很少在聯合國立法機構中主動提出原創性的國際法議題進行討論,一般只是就已有的草案發表意見或作出評論,而且通常都是原則性的、缺乏對具體條款的深入闡釋。此外,在國際條約制定過程中的議題設置和約文起草方面,中國一般采取所謂的 “事后博弈” 的方式,即由發達國家主動設置議題、提出國際條約草案,中國僅扮演一個參賽選手的角色。 “中國所倡議的新規則寥寥無幾。”④[加]江憶恩: “中國和國際制度:來自中國之外的視角” ,載王逸舟主編:《磨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系的多視角透視》,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頁。最典型的如中國雖然派代表團參加了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但沒有主動提出有關議案,更多的是支持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要求,⑤Hungdah Chiu, “China and the Law of the Sea Conference,” Maryland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Issue 4,1981,p.25.因而作用有限,有很多教訓。⑥楊澤偉: “新時代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的變革:理念與路徑” ,《法律科學》,2019年第6期,第179頁。

另一方面,就聯合國有關司法機構而言,中國對利用聯合國國際法院等司法機構提供的法律方法來解決國際爭端持一種消極的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后,隨即在1972年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宣布對1946年中國國民政府有關接受國際法院的強制管轄權的聲明不予承認。此外,中國從未與其他國家訂立將國際爭端提交國際法院的特別協定;中國對外締結的雙邊條約從未同意將有關爭端訴諸國際法院;在參加國際公約時,如果該公約含有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的條款,中國通常均予以保留,僅對經貿、科技、航空、環境、文化等專業性和技術性國際公約中的類似規定可視情況決定是否保留。迄今,中國也未曾向國際法院提交任何爭端或案件,亦未主動請求國際法院發表咨詢意見。并且,在國際法院的判決中,中國籍的法官提出的獨立意見也明顯偏少。此外,2009年4月,中國針對國際法院 “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咨詢意見案” 提交了書面意見,這是新中國首次參與國際法院司法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中國提交的書面陳述意見的篇幅來看,中國8頁紙的篇幅與英國138頁、美國152頁的篇幅完全不 “對等” ,且部分意見還包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綜上可見,中國在聯合國立法、司法等機構的影響力,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3.2 中國在聯合國有關硬、軟實力的塑造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1)中國在聯合國有關 “財” “物” 等硬實力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方面,就 “財” 而言,中國對聯合國預算的影響力非常有限。雖然從2019年開始中國已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中第二大會費繳納國,但是中國對聯合國預算的影響和做出的財政貢獻不成正比。按照聯合國相關的制度規定,聯合國的預算通常由秘書處提出預算草案,然后由聯大第五委員會(行政和預算委員會)進行審議。其中,在聯合國預算制定過程中,最為關鍵的職位是主管聯合國戰略、政策和合規部的副秘書長。然而,自聯合國成立以來,該部 “有41年被會費大國占據;其中美國23年、德國8年、日本6年、英國4年,剩下的19年也幾乎被發達國家把持” 。另一方面,從 “物” 來看中國在聯合國采購中占比較低。眾所周知,一國企業成為聯合國的供應商,不但有助于提高企業的聲譽,而且能夠提升全球競爭力。2017年,聯合國從中國采購額為2.2億美元,占全球采購總額的1.18%,在所有會員國中排第23名。此外,2017年聯合國系統內40家機構的采購總額為186.2億美元,排名前十的供應商及所占比例分別為:美國9.35%,印度4.87%,阿聯酋4.28%,比利時3.86%,法國3.72%,英國2.98%,瑞士2.94%,荷蘭2.75%,丹麥2.72%,肯尼亞2.7%。聯合國從上述10個國家的采購總額為74.8億美元,占比40.2%。①張懌丹: “中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之后” ,《世界知識》,2019年11期,第63頁。可見,聯合國從中國的采購比例,既不符合中國是制造業世界第一大國的身份,也沒有體現中國是聯合國第二大會費繳納國的貢獻。

(2)中國在聯合國有關規則制度等軟實力方面的短板較為凸顯。一方面,如前所述中國在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等國際立法機構很少提出國際法議題,在國際規則制定方面的話語權比較有限。另一方面,中國在聯合國有關其組織內部運作的內部關系法②學者們一般把國際組織法分為外部關系法和內部關系法。外部關系法是指調整國際組織同成員國、非成員國以及其他國際組織關系的準則。參見饒戈平主編:《國際組織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頁。規則的塑造力方面還有待增強。眾所周知,聯合國設立了聯大、安理會和國際法院等六大機構。除了上述六大主要機構外,聯合國還可以依據《聯合國憲章》設立認為執行其職能所必需的各種輔助機關。③梁西著,楊澤偉修訂:《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頁。例如,聯大就設立了不少下屬機關協助其工作,包括 “聯合檢查組” “審計委員會” “獨立審計咨詢委員會” “行政和預算問題咨詢委員會” 等。這些機構均會根據工作需要形成各種決議草案供聯大審議。一旦聯大通過了上述決議,包括秘書處在內的聯合國相關機構就必須執行。然而,目前中國只在 “行政和預算問題咨詢委員會” 有一個位置,在其他機關均無固定工作人員,④歐美國家非常重視這些輔助機關的活動,并想方設法安插人員參與其日常運作。例如,美國在 “聯合檢查組” “獨立審計咨詢委員會” “行政和預算問題咨詢委員會” 均有成員;美國國會甚至通過立法形式,要求美國政府必須保證 “行政和預算問題咨詢委員會” 有1名美國人。因而就談不上通過這些機關對聯合國內部關系法規則的制定施加應有的影響。

3.3 中國在對聯合國組織系統的人才輸送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

目前在聯合國15個專門機構中,雖然有4個專門機構的領導人曾是中國人,中國成為出任聯合國專門機構領導人最多的國家,但是根據中國對聯合國的會費貢獻和地域分配原則,聯合國系統中的中國籍國際職員實際比例遠低于其應占比例,高級職位數量也偏少,代表性嚴重不足。

一方面,總數少。據統計,在聯合國秘書處中:2017年底共有38 105名國際職員,其中,中國籍職員共有492名,僅占總數的1.29%;美國2 503人,占總數的6.57%;法國1 462人,占比3.84%;英國839人,占比2.2%,俄羅斯537人,占比1.41%;⑤同①,第64頁。在2021年, “目前中國籍職員有548人,占總人數的1.5%,僅為美國的22%,英國的70%” 。①“2021年7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網,2021年7月5日。可見,中國在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際職員數量是最少的。另外,根據2019年4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報告,截至2018年年底聯合國秘書處專業及以上職類,中國籍職員的數量適當范圍是169~229人,實際職員只有89人,離低限還差80人。②張海濱: “為什么在國際組織中任職的中國人不多?” 《環球》,2020年第13期。

另一方面,高級崗位少。目前聯合國秘書處副秘書長、助理秘書長級的高級崗位共有150多個,但中國僅占一席,其他席位分別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俄羅斯、日本、加拿大和加納等國占據。③張懌丹: “中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之后” ,《世界知識》,2019年11期,第64頁。在秘書處D級以上中高級職員中,中國籍職員僅有19人,是英國的1/3,美國的1/5。④“2021年7月5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網,2021年7月5日。此外,自2012年以來,雖然中國提供的維和部隊數量遠遠超過了其他成員,但在目前聯合國維和行動中沒有任何中國人擔任高級職務。⑤“美學者:中國成聯合國維和行動領導者” ,《參考消息》,2018年4月19日,第14版。

中國在聯合國系統中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人才儲備方面的欠缺。因為在聯合國工作的人員,不但對語言要求高,而且需要熟悉聯合國的各種規章制度,還有與其他國家的工作人員的協調溝通能力。然而,這種局面對于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增強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將有可能形成越來越大的制約。

四、中國參與聯合國工作的未來展望

今后,中國要想在聯合國工作中發揮更大作用、進一步增強中國的話語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主動設置議題、進一步增強在聯合國立法機構中的作用

一方面,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成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編纂的新議題。首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已產生較大影響,并多次載入聯合國相關決議中。其次,需要改變長期以來在聯合國立法機構中一般由發達國家提出國際立法議題、中國僅扮演一個參賽選手的被動角色⑥楊澤偉: “新時代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的變革:理念與路徑” ,《法律科學》,2019年第6期,第185頁。,要想方設法將中國提出的理念和主張轉化為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并納入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的工作議程中。⑦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月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代表在聯大法律委員會提議將 “海平面上升的法律影響” 作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的一項議題列入委員會的長期工作方案。這一提案不但得到了聯大法律委員會多數成員國的支持,而且獲得了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的積極響應。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在2018年第70屆會議上決定建議將 “與國際法有關的海平面上升” (Sea?level Rise in rela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專題列入其長期工作方案。參見《聯合國大會正式記錄,第七十三屆會議,補編第10號》(A/73/10),第369段。最后,大國要實現和平發展,更需要將自身的理念融入國際社會的規范性平臺中,形成更強的合力,從而更好地促進本國發展和推動世界進步。⑧劉志賢主編:《聯合國70年:成就與挑戰》,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年版,第473頁。

另一方面,主動嘗試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發展成國際公約草案或載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國際公約草案的具體條款中。首先,人類命運共體理念代表一種先進的價值追求,處在國際道義制高點,比較容易獲得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的贊同,從而有可能推動有關國際條約規則的產生。其次,近年來法國發起制定《世界環境公約》的成功做法,值得中國學習借鑒。⑨2017年以來法國一直在全球積極倡議制定《世界環境公約》,并在聯合國主題峰會等場合宣介造勢。由于法國的倡議既迎合了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的世界潮流,又彌補了當今國際社會缺乏普遍性國際環境公約的法律缺陷,因而2018年第72屆聯大通過了題為 “邁向《世界環境公約》” (Towards a Global Pact for the Environment)的第A/RES/72/277號程序性決議,包括中國在內的143個國家都投了贊成票。該決議的通過,標志著法國在國際環境法領域的 “造法” 努力取得了階段性進展。See: “Towards a Global Pact for the Environment,” A/RES/72/277,UN General As?sembly,May 10,2018.最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際關系的巨大變化,目前在極地、網絡和外空等國際法新興領域,聯合國國際立法工作非常繁忙。因此,在未來聯合國涉及上述領域的締約談判中,力爭把人類命運共體理念嵌入到有關國際公約草案的序言或具體條文中。

4.2 進一步密切與國際法院等聯合國國際司法機構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2005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世界首腦會議上,各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一致重申: “認識到國際法院作為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在裁決國家間爭端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工作的重大意義,吁請尚未接受法院管轄權的國家考慮根據《國際法院規約》接受法院管轄權”①《2005年世界首腦會議成果》(2005年9月20日),A/60/L.1。。2007年,聯大決議再次 “吁請尚未接受國際法院管轄權的國家考慮依照《國際法院規約》規定接受法院管轄權”②聯合國第六委員會的報告:《國內和國際的法治》(2007年12月6日),A/RES/62/70。。另一方面,中國政府一再強調 “中國是國際法治的堅定維護者和建設者” 。特別是,2019年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 “建立涉外工作法務制度,加強國際法研究和運用” 。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指出: “加強國際法運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中國已從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 “門外漢” 變成了 “優等生” ,并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捍衛者。③美國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商業與政治經濟項目主任斯科特·肯尼迪認為: “中國人已經從游離于WTO體系之外變為在這個體系內發揮重要的領導作用;中國從那里得到了非常大的好處,也是這個組織的主要擁躉。”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前高級主管埃文·梅代羅斯也明確指出,現在中國認為美國提交訴訟屬于貿易爭端正常解決程序,中國自己也向WTO投訴;到目前為止,中國作為第三方參與的案件只比美國少1件。況且,中國在WTO已經積累了雄厚的人才儲備。參見: “美媒:中國漸成WTO捍衛者 從‘門外漢’到‘優等生’” ,《參考消息》,2017年3月17日,第14版。

有鑒于此,調整中國對聯合國國際法院的立場與態度、進一步密切中國與聯合國國際司法機構之間的關系,就顯得既有必要、也是水到渠成。第一,對有關經貿、科技、航空、環境、交通運輸、文化等技術性的多邊公約所規定的須經締約方同意可將爭端提交國際法院解決的任擇性條款,中國可以不再一律做出保留;第二,對雙邊條約中有關將爭端訴諸國際法院的內容,中國可以不再一味簡單地予以排斥,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做靈活處理,并不排除同意將特定的爭端提交國際法院解決;第三,由于目前接受國際法院強制管轄的仍然只有74個國家④“Declarations Recognizing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ourt as Compulsory,”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https://www.icj-cij.org/en/declarations,訪問時間:2021年7月5日。,中國可以暫不接受國際法院的任意強制管轄;第四,通過聯合國五大機關及各種專門機構,中國可以積極參與國際法院的咨詢管轄活動。

4.3 深入開展對聯合國內部關系法的研究

一方面,中國國內學術界對包括聯合國法在內的國際組織法的研究,將由粗放型轉向深入型和精細化。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席位以后,中國學術界對包括聯合國法在內的國際組織法的研究日益重視,涌現了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為推動中國國際組織法學科的創立、培養國際組織法方面的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國際組織與成員國、非成員國以及其他國際組織關系的準則等外部關系法問題,而對國際組織內部運行規則等內部關系法問題的關注相對較少。⑤梁西先生認為,國際組織內部關系法主要包括用以協調組織范圍內各成員國(作為組織本身一分子)的權利與義務、各機構間的橫向(職權)分工與縱向(領導)關系、議事及決策過程、各種預算及會費分攤、人事安排管理與選舉事宜、會談或談判活動、各種專門技術標準、信息與資料交流以及語言文字處理等工作的各種有法律約束力的規章制度。其中,有些系基本文件所規定,而大部分則是組織按其職權范圍自行制定的規則。參見梁西著,楊澤偉修訂:《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頁。因此,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進一步加強對聯合國內部關系法的研究,是中國學術界對包括聯合國法在內的國際組織法的研究由粗到細、由淺入深轉變的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熟悉、掌握聯合國內部關系法是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工作、進一步提升中國話語權的前提。首先,要加大對聯合國內部關系法研究的力度。聯合國系統在世界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相關的法律制度的規定更是浩如煙海。因此,應組織研究隊伍對聯合國內部關系法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其次,要重視聯合國秘書處法律制度的研究。事實上,聯合國秘書處的運行非常復雜,它開展每一項業務都有詳盡的工作規程:不但有專門的機關制定規則并監督秘書處各部門予以執行,而且還設立了對秘書處進行內部審計、評估和調查等活動的內部監管事務廳等專責機關。因此,只有事先非常熟悉秘書處的運行規則,才談得上對秘書處的人員安排予以謀劃,進而對秘書處的制度規章施加影響。最后,內部關系法還是聯合國的 “潤滑劑” 或 “指南針” 。中國只有從內部關系法層面加強對聯合國系統管理工作的參與,才能將中國的立場、理念融入聯合國的 “潤滑劑” 中、成為聯合國 “指南針” 的組成元件,從而在聯合國發揮引領作用。

4.4 進一步加大對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后備人員的培養力度、積極向聯合國輸送人才

如前所述,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中國籍國際公務員人數偏少、級別偏低、占據的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不多。未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彌補這一不足。

(1)構建中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體系、彌補中國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我國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著力增強 “規則制定能力、議程設置能力、輿論宣傳能力、統籌協調能力” ,必須培養一大批熟悉黨和國家方針政策、了解我國國情、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明確提出: “加強涉外法治體系建設,加強涉外法律人才培養” 。可見,人才培養在中國涉外法治體系建設中是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的地位和作用的。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涉外人才培養和儲備,進一步探討國際法作為一級學科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構建國際法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全流程培養機制,設立國際組織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基地等。①趙龍躍: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國際治理人才培養” ,《太平洋學報》,2020年第1期,第28-35頁;楊澤偉: “為涉外法治工作提供學理支撐” ,《人民日報》,2021年10月20日,第9版。

(2)積極向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輸送人才,實現量的突破和質的飛躍。一方面,派遣和鼓勵更多中國年輕人才進入聯合國系統工作,尤其要重視占據重要部門和關鍵崗位。這既可以彌補中國在聯合國系統代表性不足的問題,也有利于展現中國的軟實力,把中國的文化和理念融入到聯合國工作的各個領域。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聯合國現有的輸送培養國際人才的渠道。例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經濟和社會事務局均設立了一個初級職業官員項目,專門培養年輕的專業人員(P1/P2級別)。一般50%的初級職業官員項目官員都留在了聯合國系統。②劉志賢主編:《聯合國70年:成就與挑戰》,世界知識出版社,2015年版,第489頁。事實上,很多國家已經利用該渠道為聯合國系統提供了不少的人力資源。我國應大力支持本國年輕人參與此類項目。

4.5 推動聯合國大膽創新、充分發揮聯合國協調大國關系的平臺作用

首先,利用聯合國這一多邊機構,降低或削弱任何國家企圖欺騙或奉行零和單邊主義的可能性。眾所周知,聯合國大會可以討論和審議的問題非常廣泛,因而有人把它稱之為 “世界議會”③梁西著,楊澤偉修訂:《梁著國際組織法(第六版)》,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頁。。況且,聯合國還具有很大的政治影響力,不管是其公開發出的呼吁還是以絕大多數通過的決議,都是世界輿論的積累和集中表達。因此,聯合國不但能提供相關論壇、辯論主題、共享信息并最終達成共同解決辦法,而且還能發揮中立監督機構的作用,因而對維護國際法律秩序的作用不可或缺。

其次,聯合國有助于管控大國間的競爭。例如,1972年美蘇達成的《反彈道導彈條約》、限制戰略武器會談以及1972年的《防止海上事件協定》等,不但延緩了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而且緩和了美蘇關系。可見,諸如聯合國此類的多邊組織機構對處理大國間的具體危險行之有效。

再次,推動世界銀行等聯合國系統內有關國際組織的創新,以共同應對各國共同關切的諸如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跨境基礎設施和新技術的規制等方面的全球性問題,從而加強國際合作。

最后,進一步增強聯合國系統的獨立性。作為世界上會員國最多、影響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國際組織,聯合國的獨立性既是實現其宗旨的前提,也是應對國際關系中各種新挑戰的重要保障。眾所周知,2021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布了《中國—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溯源聯合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新冠病毒 “極不可能” 通過實驗室傳人。然而,5月25日在世界衛生大會上,美國政府代表在講話中施壓世界衛生組織啟動 “獨立透明” 的第二階段病毒起源調查,試圖將作為科學任務的病毒溯源問題政治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的壓力下,世界衛生組織呈現了附和美國政府的 “溯源” 立場之勢。無疑,這種做法既影響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獨立性,給全球抗疫合作帶來消極影響,也不利于發揮聯合國系統協調大國關系的平臺作用。

4.6 通過聯合國分享中國發展理念

截至2021年,中國不但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而且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2021年4月)” (白皮書),《人民日報》,2021年4月6日,第2版。因此,中國在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具有世界意義。

一方面,通過聯合國向世界宣講中國減貧的成功經驗。首先,聯合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無論是其世界舞臺的中心地位、還是它的全球經驗和專業知識,均為推廣中國減貧成功經驗最適合的平臺。其次,中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 “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 等在減貧實踐中探索形成的寶貴經驗,既為人類減貧事業探索了新的路徑,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思路和道路選擇。最后,通過聯合國分享中國發展理念和減貧經驗,有助于進一步增強中國在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另一方面,與聯合國開展合作、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首先,中國既是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是世界性大國,同時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國這種發展中大國的定位,有利于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溝通的橋梁、也有利于在聯合國開展合作。其次,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已經向亞、非、拉等地區的160多個國家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援助,有助于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發展中國家的落實。特別是,近年來在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合作中,中國日益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例如,在2020年5月召開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中國政府宣布:中國將在兩年內提供20億美元國際援助;中國將同聯合國合作,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中國將建立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中國將同二十國集團成員一道落實 “暫緩最貧困國家債務償付倡議” 等。最后,中國今后可以支持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設立涵蓋中國的發展理念和成功經驗的 “中國發展工具箱” ,以供發展中國家參考和借鑒;另外,還可以在世界銀行的幫助下,成立 “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基金項目” ,重點資助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及其相關領域的專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男精品视频| 99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思思热精品在线8| 亚洲综合九九| 亚洲伊人天堂|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欧美日韩午夜| 天堂成人av| 毛片最新网址|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成人日韩精品|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制服无码网站|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一级电影|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网|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国产91在线|日本|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日韩午夜片| 91精品综合| 欧美国产菊爆免费观看|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丁香婷婷激情网|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乱强伦|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啊嗯不日本网站|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级电影|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色婷婷啪啪| 日本日韩欧美| 人妻熟妇日韩AV在线播放| 青草91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中国国产A一级毛片|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91亚洲精选|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20|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国产精品v欧美| 亚洲高清资源|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