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天
摘 要:對于思想理論的話語闡釋是中國共產黨動員群眾、獲取革命勝利的重要武器。回溯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經歷了從誕生到壯大的過程,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主要矛盾建構出了革命話語、建設話語、改革話語等形式各異的話語體系。在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實踐邏輯中,緊密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遵循中國社會發展規律、依托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話語體系得以成功建構的重要原因。回顧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建構的歷史,對于我們把握當前變局、推動話語體系的發展具有重大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生成邏輯;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D26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1)12-0070-03
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話語傳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武器。建黨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建構不斷向前發展,其話語傳播體系從最初格式單一、內容簡單的口號、標語、演講、政論文逐步演進到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的內容體系。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建構最早可以追溯至新文化運動時期,李大釗、陳獨秀等黨的領導人不斷開拓《新青年》《每周評論》等話語傳播陣地,奠定了中國共產黨話語傳播體系的基本模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新的革命話語成為主要話語方式。改革開放后,沖破“兩個凡是”、剛柔結合等黨的話語不斷誕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從嚴治黨、維護國家安全等新型話語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心。回顧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演進脈絡與歷程,探究其發展邏輯,有助于我們掌握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基本原理及科學規律,進而發掘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有效路徑。
一、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建構脈絡
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建構經歷了曲折而艱辛的過程,按照話語的演變脈絡與歷史發展來看可劃分為革命話語體系、建設話語體系以及改革話語體系。
(一)革命話語體系
中國社會的革命話語體系發展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主題是共產黨領導人民的革命斗爭。第一種話語形式是五四運動時期中國共產黨同各種思潮論戰的話語,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紛紛就中國社會改造展開論戰,中國共產黨的各級黨組織也圍繞革命、東西文化等展開論戰,這種圍繞某一主題展開論戰的方式可以看作是中國共產黨開展話語斗爭的初始形態。第二種話語形式是中國共產黨的武裝革命話語,192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時就明確指出必須以斗爭來保證權利,出現了“從前是牛馬,現在要做人”的口號。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同志提出“武裝革命”“槍桿子里出政權”,大大振奮了革命激情。第三種話語形式圍繞抗日戰爭展開,中國共產黨將話語的核心轉移至抗戰的斗爭話語,20世紀3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1]三大口號,成為中國共產黨為民族與國家利益斗爭的話語代表。1941年,毛澤東同志提出“黨內反對主觀主義的斗爭任務”[2]等許多重要觀點,點明了黨的未來發展方向。194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3],生動地呈現出中國共產黨抗日的決心與信心。第四種話語則圍繞延安整風運動展開,核心為“批評與自我批評”[4],這是黨的歷史上首次在全黨范圍內開展的糾正錯誤立場、確立正確方向的思想斗爭。最后一類話語則是圍繞解放戰爭展開的,面對長時間遭受戰爭的中國人民,“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5]等標語成為鼓舞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斗爭到底的重要革命話語。
(二)建設話語體系
建設話語體系為1949年至1977年這一期間,圍繞三大主題展開。首先是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話語,即徹底消滅國內殘余反動勢力,在于大力鞏固經歷千難萬險誕生的人民政權,維護國家的主權不受到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了清剿殘存的反動勢力,中國共產黨提出“將革命進行到底”[5]的話語,這一話語不僅包括解放全中國、剿匪除惡、土地革命等,還囊括了城市內部打擊非法投機資本的內容,如上海的“銀圓之戰”。在“將革命進行到底”這一話語下,又產生了許多細分的話語,如“不要四面出擊”“既團結又斗爭”等策略鮮明的話語。第二則是“堅決捍衛主權”的話語,自朝鮮戰爭以來,中國共產黨提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話語,面對美國插手臺灣地區、印度侵略領土、蘇聯侵犯主權等重大事件,也提出了“打倒美帝國主義及一切走狗”“打倒社會帝國主義”等系列話語。
(三)改革話語體系
改革話語體系始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體系的內容相較以往發生了較大變化。首先突破了“兩個凡是”束縛,不斷撥亂反正,“在全黨的范圍內展開了對于真理標準的討論”[6],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的方針。在此話語指導下,黨在追求真理、修正錯誤上實現了飛躍式發展。第二種話語則是圍繞“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展開的。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后,中國社會經濟環境、社會文化、思想觀念等維度越發繁榮與多元,但精神領域內浮現出危機,為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在精神領域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斗爭性話語。第三種話語是面對西方和平演變策略剛柔并濟的外交話語。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外交領域實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策略,卻遭受到西方國家“中國好戰論”“中國威脅論”的曲解與誤讀,對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中國必須要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主權和領土完整”[7]的話語,表達守護國家利益的堅定立場與信念。在20世紀90年代,國際步入一超多強的新格局,面對巨變,中國共產黨提出“誰也壓不垮我們”的話語,向中國與世界表達堅定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獲得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也產生了許多新時代特色話語。首先是全面從嚴治黨基礎上的自我革命話語,以每位黨員為基本單位展開嚴厲的自我反思、批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將自我革命進行到底”的話語,堅決打擊不正之風。其次是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的話語,在整體和平的環境下大國博弈、局部摩擦時有發生,維護國家主權、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任務。
二、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生成邏輯
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誕生、完善與發展背后有一套嚴密的邏輯,深入探析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中所蘊含的必然性與規律性,對我們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發展脈絡具有重大意義[8]。為此,我們必須要不斷梳理近代中國發展的里程碑式事件以及不同歷史時期所呈現出的各方面特點,理解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演進的本質特征。
(一)圍繞社會主要矛盾
社會以動態形式存在,事物間相互作用永不停歇,事物間對立關系的特殊狀態——矛盾,也持續存在,且根據社會發展表現出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矛盾也一直存在,并在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不斷轉變之中影響中國的未來發展。縱觀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建構過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矛盾的眼光看問題,精準把握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以此作為制定黨的方針路線的根本所在,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目標,帶領人民群眾共同奮斗。
自1921年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積極分析中國社會矛盾,強調從主要矛盾著手探索解決之道,挖掘改變中國社會現狀的有效路徑。1921年至1949年,中國社會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復雜社會性質在長時間的戰爭中越發復雜,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仍舊是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9],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以武裝斗爭為中心的話語體系,強調通過武裝反抗消滅封建主義勢力、帝國主義勢力。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積極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嘗試農業、工業、國防技術等多方面的現代化發展,這一時期我國的主要矛盾在于“建立先進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0]。以此為背景,產生了以社會主義革命為中心的建設話語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加快,矛盾演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11],以此為基礎,改革話語體系也應運而生。由此看來,以矛盾的眼光看問題是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建構的重要依據與現實來源。
(二)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話語建構均有規律可循,矛盾是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建構的主要邏輯之一。特別是在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上,中國共產黨始終從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這具體體現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翻身做主人、解決人民填飽肚子的溫飽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確定人民的主體地位,并落實人民的主權。
在話語體系建構過程中,只要是不符合人民中心的內容、違背人民本位的方式方法,都將成為重點解決的領域并成為斗爭的對象,人民與黨也越發親密,支持黨的工作、擁護黨的決議。黨的話語體系與人民緊密聯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認為是建立在實現人民利益的基礎上,黨的話語體系也得以不斷完善、確立。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中蘊含著黨發展的力量源泉、最終的目標指向,蘊含著“黨從哪里來”“黨到哪里去”“黨代表誰的根本利益、為誰而斗爭”等核心命題,蘊含著對人民群眾負責、謀福祉的愿景,遵循人民本位主義的核心理念。
(三)聚焦黨的中心工作
黨不同階段的話語策略與斗爭主體均是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的。黨的中心工作在不同的時代背景與歷史階段有所不同,主要是起到主導性作用的工作,對其他工作能夠發揮積極領導、正面影響的功能,以確保黨在這一個時期內的工作能夠朝前推進。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建黨中話語體系始終圍繞各階段的中心工作進行積極調整,立足于整體與全局,解決該時期內的重要問題。
中共一大,黨提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這一革命色彩鮮明的斗爭性話語,領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奪回自主權利。中共七大提出“建設獨立、自由、民主、統一與富強的各革命階級聯盟與各民族自由聯合的新民主主義聯邦共和國”,強調了中國共產黨在這一時期聯合所有能夠聯合的力量、實現革命勝利的中心工作。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話語,國家經濟建設成為發展的主要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進一步提出了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改革話語,積極對應著新時代的到來。
從這一脈絡中可以明顯觀察出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在圍繞中心工作時所做的改變,在國際格局風云變幻的當下,唯有將核心戰略作為話語體系的中心內容,保持發展定力,才能實現中國的縱深化進步。
三、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話語演進的思考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建構從無到有。雖然當前傳統的國家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們的質疑,然而只要在社會需求與思想需求上給予必要的引領,堅守中國共產黨話語建構的邏輯、創新政黨話語體系的引導格局便能夠建構一個內涵豐富的話語體系,引導人民群眾。
(一)堅守中國共產黨話語建構邏輯
建構新型話語體系的前提是堅守中國共產黨自身話語建構邏輯。回溯歷史,中國共產黨建構話語體系的原因在于解決其他利益集團攻擊的“挨罵”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來協同創新,其中最主要是擁有強大的國家實力,而國家實力的增強則是一個長期、綜合性問題。但建構這一體系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必不可少的前提,因此必須迅速。
當前,雖然我國的國際傳播能力與西方國家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國的話語權與話語體系在這一格局中的位置正在不斷上升。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的核心要素在于,“政治性意涵、學理性支撐、哲學性思維、大眾性表達以及有效性傳播,涉及到立場、觀點、方法、表達、傳播等不同層面”[12]。這些要素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是一個囊括了內容到形式的全方位體系,建構中國共產黨的新型話語體系必須從這些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展開。
(二)建構體系完善的政黨話語體系
中國共產黨在強化自身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色的同時,還必須重申政治理念,回應民眾的各項需要,進一步推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的話語體系建設。中國共產黨必須改善原有自上而下的宣傳觀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吸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占據意識形態與道德的制高點,引領大眾。
此外,形成完備的話語體系也是中國共產黨以自身能力引領國際社會各種話語發展的現實召喚[13]。中國作為世界性的大國,必須為世界的發展做出獨特的貢獻,這首先依賴于理論自主創新的中國表達,必須在認識中國社會的基礎上建構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政黨傳播話語體系,有效傳遞中國的信息。
(三)創新政黨話語體系的引導格局
當前,新的傳播技術與新的媒介蓬勃發展,輿論生成機制不斷出現新特點,信息傳播形式與影響機制也發生了轉變。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勃興導致了廣大人民群眾在進行觀點表達時,更易受到多元、次生輿論的干擾,表現出搖擺與不確定,這為中國共產黨的話語傳播帶來了極大挑戰,需要在新傳播環境之中創新政黨話語體系的引導格局。
首先需要強化黨管媒體,不斷完善互聯網傳播體系,制度化規范化網絡秩序。其次面對當前紛繁復雜的不同輿論場,政黨話語要進行及時回應與釋疑解惑,使廣大受眾自覺接受政黨的意識形態傳播。最后還需要政黨積極改變話語方式,積極迎合不同媒介類型所造就的話語體系[14]。以民眾認可的表達方式,傳播自己的觀點,這樣一來所建構出的政黨話語體系便會成為公眾思想的溝通平臺。
四、結語
隨著中國社會的不斷發展,主要矛盾也不斷發生變化,政治領域多種思想的激蕩以及社會利益的多元格局不斷侵襲著大眾的認知。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不斷革新主導思想,積極解構傳統意義上的國家觀念,強化黨的話語體系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的影響力。當前,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得社會發展的自主性進一步加強,話語的生成模式與運用場景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多元的話語體系也隨之誕生。對于這樣一種新環境與新模式,中國共產黨的話語體系更應當積極起到引領作用,切實發揮輿論引導的功能。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
(1921年7月—2021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時文生,楊曉玲.“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論斷的形成過程——以《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的傳播為中心考察[J].毛澤東研究,2020(6):76-85.
[4]張書林.黨內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理論思考[J].理論探索,2014(1):57-62.
[5]本書編寫組.中國共產黨簡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
[6]陸魁宏.生產力標準與實踐標準[J].江漢論壇,1988(7):4-9.
[7]劉華秋.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論要[J].黨的文獻,2007(2):23-31,46.
[8]高中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演進的歷史邏輯[J].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18(6):12-18.
[9]劉雯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20.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九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
[11]劉海濤.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論斷的思想基礎[J].唯實,2018(1):25-28.
[12]周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8.
[13]楊茹,魏波.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時代必然與路徑選擇[J].新疆社會科學,2015(1):7-11.
[14]姚朝華,谷超.有聲的中國:中國共產黨話語體系變遷及發展探要[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3):12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