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
摘 要:現代文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閱讀教學水平。這對新時代的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然而,現在的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陳舊、老化,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方式簡單等問題,無法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當下,創新閱讀模式、優化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現代文閱讀 教學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17
為了提高學生語文現代文閱讀水平,應著力提高他們的理解力、語感力、思維力。教師應從“三力”入手,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在充分了解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上,適時調整教學模式、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學生文學素養。
一、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基本框架和中心思想。而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培養理解力。首先,讀句詞。通過學生的自學、教師的指導,明白文章中重點的詞語和句子,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和含義。然后,讀作者。通過對文章的整體閱讀,能夠知道文章的基本脈絡,即先說什么,后說什么,并能夠初步感知作者的行文思路、寫作思想。第三,讀內涵。在理解文章的基本脈絡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寫作目的,了解作者的思想、態度、觀點,從中推出文章的深層次含義。
2.提高學生的語感力
高中語文現代文教學除了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力以外,還要增強學生對文章的語感力,形成一種直觀、快速的語文感覺能力,才能更好地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從這個角度說,學生語感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現代文閱讀教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是提高學生現代文閱讀水平的關鍵,是一項金指標。
3.提高學生的思維力
現代文閱讀的思維力是讓學生對閱讀內容,從感性的認識上升到理性認知的能力。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形成思維系統,進而具有思維品質,最后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多角度挖掘現代文的深刻含義,以小見大,形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和高考質量。然而,一些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課程改革不夠好,造成了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形式單調、教學方法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閱讀質量低下。
1.教學模式單一
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改革逐漸走向深水區。這倒逼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教育改革的需要。然而,一些語文教師仍然以固化的思維方式和教學模式進行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導致了閱讀教學缺乏系統性,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造成了現代文閱讀的“碎片化”。
2.教學形式單調
在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中,一些教師獨霸課堂話語權,喜歡唱“獨角戲”,學生沒有時間和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觀點、分析、指導,而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分析、見解。這種單調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理解能力、語文感覺能力、思維能力等大打折扣。因此,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需要教師轉變思想觀念,優化教學形式,搭建更多的平臺,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真正提高閱讀水平。
3.教學方法不足
一些語文教師在實施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錯誤地認為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高考。只是簡單地針對文中的字詞、段落等進行表面的分析、總結,并沒有對文章的框架、立意、作者思想進行深度探討,把原本非常有價值的文章弄得支離破碎,缺少了人文感悟和文化熏陶,導致學生失去語文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由于教學方法不足,導致機械地把現代文文本內容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沒有深層次感知文章的內涵,現代文閱讀變得枯燥無味,很多學生產生了厭學和抵觸情緒。
三、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學生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指導者?!备咧姓Z文教師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形式是否多樣化,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1.教學模式優化,構建有效課堂
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在一定的閱讀積累后,逐漸形成閱讀能力和技巧。首先,教師指導學生讀好教材中的現代文,讀懂、讀透,形成框架性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達到舉一反三的教育效果。然而,學生只是閱讀教材中的現代文是遠遠不夠的,應該涉獵課外閱讀。教材配備了一些優秀課外現代文目錄,閱讀這些內容是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在不斷閱讀課內外現代文的過程中,積累豐富閱讀經驗,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為了滿足更多學生的現代文閱讀需求,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閱讀知識儲備,我利用“班級圖書角”推介書目、介紹學校圖書館好書籍、開展“好書共享”等閱讀活動。
現代文閱讀需要采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針對學情,結合教學內容不斷進行優化、創新的,要通過課堂讓學生產生現代文閱讀興趣,從而愛上閱讀。在現代文教學中,很多課文對環境描寫非常美,如果教師只是用語言的形式進行教授,即使教師或學生朗讀水平非常高,也很難達到預期教育效果。如果借助多媒體教學,把課文中的美好意境播放出來,會調動學生的感官,“百聞不如一見”的教育效果就會呈現出來,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內容。
如,在教授《故都的秋》這篇課文時,如果教師只是通過朗讀的方式,很難讓學生產生動態美圖的畫面感。我先是采用教師讀,學生閉上雙眼想象的辦法,讓他們產生優美的畫面感。然后,讓學生睜開雙眼,欣賞多媒體播放的動態畫,教師再適時進行朗讀。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原有想象的畫面與現有畫面的沖突中,提高了對課文內容的認識。
2.教學形式多樣化,提高教學效度
有的文章架構獨特,有的立意深遠,有的文字優美。教師在教學中,要以此為重點,讓學生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感悟文章的閃光點,從中學習寫作技巧。教師應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領悟現代文的魅力。
如,我在教授《故都的秋》這篇現代文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按照預設要求進行合作學習。集體閱讀后,學生建立課文的整體印象,再要求每組學生說出每一段寫作特色和作者抒發的情感。最后,為各個小組搭建展示的平臺,使得學生在小組合作、組間學習中提高閱讀水平,進而提升教學效度。
3.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習自主性
高中語文現代閱讀教學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熱情,提升學生現代文閱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如,采用提問的方法,讓學生深度思考,采用精讀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深刻的思想感情,采用略讀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文章的行文脈絡,等等。
我在教授現代文《荷塘月色》一課時,采用精讀的方式,通過多媒體播放課件,讓課文中的優美詞句與精美的圖片相結合,讓學生感知文章的美。接著,和學生一起逐字逐句地深層次解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共同賞析、探討詞句之美和修辭方法之妙。然后,采用替換文章中詞句的辦法,讓學生深度感知《荷塘月色》用詞之精美!最后給學生留下寫荷花的作文,要求情景交融。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提高閱讀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把握新時代的新《課標》脈搏,在教學模式上下功夫,在教學方法上花力氣,在教學方式上想辦法,真正讓現代文閱讀教學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高祥《試析高中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方法》,《中學語文》2021年第21期。
[2] 付月云《高中現代文閱讀的有效教學方法探索》,《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年第12期。
[3] 王潔瓊《淺論大語文背景下的現代文閱讀教學之策略研究》,《學周刊》2021年第18期。
[4] 趙靜《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困局與革新》,《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