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 要:作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這些人才為我國社會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于國家對中職教育宏觀管理的欠缺和社會機制的不完善,導致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出現了很大問題。本文從問題入手分析成因,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針。
關鍵詞:中職學校 教學 質量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62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在這種大環境之下,中職院校現今也面臨著時代嚴峻的考驗,提升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重中之重。
一、當前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部分中職院校的辦學條件遠遠達不到國家的規定標準,由于實驗設備陳舊、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管理手段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了中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水平日益低下,嚴重影響了我國中職教育事業的建設和發展。以下便針對這些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為進一步促進中職院校的發展奠定基礎。
1.實驗設施設備陳舊
近年來中職院校雖然布局較多,但是基本每一個中職院校的規模都很小,而很多的中職院校又陸續升格停辦,這就使得部分有資源優勢或是地理優勢的學校得到了大規模擴建,但這樣卻間接導致了資源優化整合的困難。在日常教學之中,中職院校很少使用現代化教學設施,這就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加之硬件設施老舊,基礎設施不足,教學需求往往得不到滿足。
2.師資力量不足
調查顯示中職院校中教師的學歷層次不高,這就導致了他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單一,不知道如何有效開展教學。師資不足的現狀讓中職院校的教育質量受到影響,很難有大的突破,嚴重阻礙了其教學質量的提高。
3.教學質量管理手段落后
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采用的就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講述為主,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只能一味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教師不愿意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教導學生,而他們采用的這種刻板的教學又根本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得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也很難發揮出來。
二、中職院校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以上便是對中職院校中所存在的問題做出的簡單梳理,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對癥下藥,用正確有效的辦法提升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事業的發展。接下來便針對上文提出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其出現的原因,并尋求解決辦法。
1.基礎設施無法滿足教學需求
我國一直極其重視教育的發展,在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之后,我國的高等教育更是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之后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各層次職業教育招生的規模日益擴大。但是中職院校的招生人數直接由省、市控制,靈活性非常之大,加之國家對中職教育仍未出臺有效的控制和引導政策。這就使得過快發展的中職院校辦學經費投入不足,學校設備、教學設施、教學基地等基礎設施都達不到標準。這種基礎設施上的短缺影響了中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師缺乏教學激情
政府對中職院校的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學校的基礎設施和硬件設備又跟不上,甚至有的領導都不把心思放在如何高效開展教學上。中職學校對教師疏于管理,有的教師因為自身學歷原因也會產生消極的想法,不愿重視自己的工作,因此對學生的管理極其松散,教學質量自然跟不上。時間一長,教師的這種消極工作狀態會互相影響,漸漸形成了惰性的工作氛圍,教師團體的集體凝聚力下降,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更遑論提高教學質量。
3.教學質量管理組織系統不完善
在大部分的中職學校中,教學管理制度是不夠健全的。教育目標管理、教學過程管理、教學質量評價管理以及教學質量偏差糾正等一系列教學制度是保證教學質量提高,促進教師團隊整體水平能力提高的基礎。但是中職學校中的中高層領導人員往往沒有什么教育管理經驗,基本都欠缺實干經驗。這就導致了領導制定的教學制度往往與教學實踐相脫離,并非是理解教學管理制度之后的決策。如此一來,中職院校的教學管理機制的可行性就有待商榷。
4.缺乏獎勵機制
中職學校不同于公辦院校,規模較小,人員結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正因如此,學校的管理沿用的便是傳統管理模式,以人情觀念為主導,管理制度不夠明朗清晰,獎勵機制也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對于教師而言,適當的獎勵機制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同理其他學校職工也會在獎勵機制的鼓舞之下更為積極地投身工作。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提高師資隊伍的總體素質,用合適的獎勵機制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由此看來,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獎勵機制對中職學校的發展提高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三、針對中職院校教學質量問題的解決方法
在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后,應該對癥下藥,找出最佳的解決辦法,盡快處理好這些問題,讓中職院校進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中。以下便是對于當前中職院校存在的問題所提出的建議,爭取讓教育教學的質量管理逐步走向具體化、系統化、科學化。
1.加快學校基礎建設
要想中職院校有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先解決學校基礎設施設備陳舊落后的問題。辦學條件是一個學校發展的基礎,政府要加大對中職學校的關注,用可持續的眼光看待中職學校的未來發展并適當給予教育經費,保障其基礎設施設備的完善。與此同時,中職學校也不能只依靠政府的教育經費,可以通過對學校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開辦培訓班或其他外聯活動來積極籌備資金用以學校建設,改善自身教學硬件和軟件條件。
2.進行資源整合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使得中職學校的學生在社會就業上面臨著極大的壓力,因此國內中職院校的數目也在逐漸減少。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中職院校要不斷拓展提升,加大對學生的培養,提升學生的科學知識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創造一切機會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如此,中職學校就可以借助一些職業教育集團的力量,參與到集團的建設之中,實現優勢互補,達到雙贏的新局面。而一些規模較小的中職學校就可以參與一些校際聯合型的職教集團,促進自身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
3.提高師資隊伍的學歷層次
中職學校的師資力量不足,很多教師都是本科畢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就更少了。教師隊伍總體學歷不高不利于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學校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因此,中職學校應加大對教師進行學歷提高的獎勵機制,專科教師向著本科前進,本科教師向著碩士努力,碩士教師向著博士提高。總之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這不僅是對自我能力的提升,也同時改善了長期以來中職學校教師學歷層次偏低的局面。
4.現代教學設備的運用
隨著時代的飛速進步,加之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不斷出現。雖然中職學校資金受限,不能大規模引進現代化教學器材,但是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配備基本器材,比如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做好設備使用的培訓準備工作。中職學校也要為教師創造出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改善教學條件的機會,畢竟現代化教學設備的應用是加強教學質量管理、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重要條件。
5.加強學生管理
對于中職學校學生的管理不能僅僅依靠強力壓迫,更應該從人文方面出發。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心理因素、成長經歷、興趣習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發展觀。與此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讓他們重視學校的專業技能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當代社會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給中職學校的生存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辦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生命線,而教學質量的高低又是學校辦學質量的核心體現,因此中職學校要想得到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就必須要加大力度提升教師教學質量的水平以適應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赟、宋斌、徐亮《中職衛校教育教學現狀及策略探討》,《現代職業教育》2020年第6期。
[2] 郎振華《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衛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活力》2019年第22期。
[3] 孫麗艷、郭年新《對中職衛校教育教學管理改革的探究》,《探索科學》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