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廣熙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新時期,工業化水平不斷攀升,在工業生產工程中,機電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自動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自動化技術與機電控制技術有機結合,可以實現機電設備的自動控制,從而提高機電設備的生產效率。因此,加強機電控制在自動化技術中的應用研究,對提高我國機電自動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自動控制原理;機電工程;自動控制;應用研究
1自動控制原理簡述
實際上,自動控制就是通過相應的可控制和可操作的控制器和設備,為特定的生產環節和設備設置運行參數,指導其根據參數進行各項工作,確保其工作質量。在被控對象已設定的過程中,您只需按照相關規定執行,由于操作不當和設備故障,以及設備運行錯誤概率明顯降低等問題,設備運行不受人員及時變動的影響,等,可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其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2機電工程自動化控制的特點
2.1無人控制
機電工程自動化控制具有相應程度的特點,在傳統的工作模式下,智能控制技術沒有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新的自動化控制技術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在控制過程中應用其魯棒性、停機時間和響應時間對工程進行調整,在三者不斷結合的過程中,可以導致很大程度的自動化控制,在此基礎上,不僅保證了自動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對電氣設備進行連續調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項目中的人力成本逐漸降低,使其具有良好的發展狀態。此外,在改變相應技術手段的情況下,可以不斷調整項目,使無人控制的局面逐漸出現,同時,在一定距離的基礎上,也可以實現無人控制,使項目過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獲得了很大的發展動力。
2.2不需要控制模型
與傳統技術相比,智能技術具有許多優勢。同時,在與自動控制設備緊密結合的基礎上,其控制性能可以大大提高。在傳統控制器的工作過程中,其技術處于不完善的發展階段。當它遇到一些復雜的控制對象時,不能對控制對象進行相應的控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模型的設計工作。此外,在自動化控制技術逐步發展的基礎上,將刪除零件模型設計,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控制使得模型設計的易用性得到提高,使這種情況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并且未能評估情況以獲得易用性,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
2.3數據一致性
在傳統的數據處理過程中,它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缺乏高度的一致性,而在自動控制技術中,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處理后的數據,使其數據處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對于一些不經常使用的數據,也可以進行更高程度的處理,而對于不斷變化的控制對象,則可以在連續控制的基礎上,使其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數據處理技術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在處理技術具有一致性的情況下,使其在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條件下,并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對相應的控制對象進行分析,此外,在具體的實踐應用過程中,可以使其獲得更大的發展。根據處理數據一致性的特點,在項目中引起的問題較少。
3自動控制原理在機電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工具
3.1神經網絡系統
在自動控制系統中,利用電子電流,通過轉子的運行來促進相應參數的不斷變化,進而推動機電工程中各種設備的運行變化,從而達到自動控制的目的。在神經網絡的發展過程中,其構造系統的前饋有助于進行自動控制計算工作,并借助各種計算提高周期工程的整體驅動力。隨著神經網絡的發展和與電氣系統的持續交互,負荷矩陣的程度和初始反應速度將發生變化,判斷設備運行狀態所需的時間將顯著減少,可以進一步提高機電工程的自動化控制效率。
3.2 PLC系統
(1)PLC技術特點分析
由于綜合運用了多種先進技術的PLC技術,因此在應用過程中能有效抵抗各種不允許形式的干擾問題,同時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與以往的控制系統相比,不僅結構更簡單,同時也是更大的作業線,可以有效簡化操作人員的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控制。PLC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采用提醒圖編程的方法,使具體操作人員獲得更準確、全面的工作流信息,這一過程操作非常簡單和智能化,對于系統的維護工作也相對簡單,不需要花很多錢。
(2)PLC技術應用的可行性
通常在機電自動化控制中可以采用兩種方式,一種是PLC控制,另一種是繼電器控制。目前,繼電器在機電控制中的應用逐漸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別是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的問題,給機電生產帶來了很大的障礙。目前,PLC技術的應用范圍已大大擴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系統設計過程中,PLC技術通常需要結合工業環境進行分析,考慮可編程系統的基本性能、存儲設備、存儲容量、計算能力和控制能力。控制量與仿真量的有效結合可以實現機械設備運行和生產的控制優化。
4自動控制原理在機電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方向
4.1地熱發電
我們國家的地熱發電始于70年代。那時,中低溫地熱能是基本發展趨勢,在江西、廣東等地創建了諸多地熱發電示范基地。隨后,我國開始涉足中高溫地熱發電,并在西藏完成創建我國第一座中高溫地熱發電站。但是,此后相當久的一段時間,我國的地熱發電基本滯留了。最近幾年,地熱發電漸漸被大眾所關注,許多地熱發電項目正在建設中。臺灣、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及四川西部是中國高溫熱液地熱資源的主要分散區域,它們是未來地熱發電的潛在地區。中國擁有豐富的熱干巖資源,但干熱巖地熱發電(強化模式地熱發電)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大量時間落后。但在時間不長的未來,運用各種技術突破,我國的地熱發電會獲得不同的發展。
4.2風能電纜的應用
目前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并且位居世界前列。因此,風力發電不僅在我國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開拓了我國風力發電技術在世界市場中的發展空間。加快風能發電發展,對于我國能源供應,踐行可持續綠色發展的理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因此,風能電纜作為風能風電的必備元件必須實現百分百國產化。制定適宜于我國氣候環境的專用電纜已經成為風能發電相關產業的責任和義務,為提高企業效益,加快我國風能發電產業的發展,對風能電纜的開發和研制已經勢在必行。
4.3 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推廣
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在我國的推廣與發展,所遇到的瓶頸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層面的創新,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只有不斷創新技術,優化操作流程,才能真正逐漸替代傳統發電技術,成為我國未來能源革命的開創者;二是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宣傳普及層面,這一方面政府主導,社區共建,全面參與,才能提升大眾對于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認知,消除大眾對于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擔心,切實強化新能源光伏發電技術的推廣基礎。
5結論
總之,在機電工程的自動控制過程中,在不斷改革的基礎上,它可以促進機電工程的不斷發展,同時,它在神經網絡系統、PLC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此基礎上,自動控制技術將能夠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任娜.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7,48(22):89+136.
[2]方瑞,王旭松.工業自動化控制中計算機控制技術的應用路徑研究[J].機電工程技術,2017,46(07):75-76.
[3]魏茜茜.電子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智能技術探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01):143.
[4]顏旭玲.略談PLC在自動化控制領域中的應用[J].機電工程技術,2015,44(0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