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電力市場交易的準入門檻逐漸放開,電力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供電企業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從長遠角度而言,供電企業應更加注重客戶服務的質量,可通過高水平、高標準的服務,進一步拉近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獲得客戶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電費核算的準確性對客戶的服務質量發揮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為此,本文針對供電企業提升電費核算質量的應用與研究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管理措施。
關鍵詞: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電費核算;策略
1導言
電力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百姓與工廠提供所需電源,而其收入主要以工業用電與家庭用電產生的費用為準,電力企業想要得到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優化供電技術,科學提升供電質量與效率,還要對電費核算與回收問題進行研究,從而采取有效的收費模式,這也是電力企業的經營發展重點。今年來,電力企業受到了國家政策與市場情況的影響,部分中小企業高耗能且高污染,已經處于瀕臨倒閉的局面,拖欠電費情況十分嚴重。本文針對電費回收策略進行研究,能夠科學提升電力企業的電費核算管理能力,同時還能夠加強電費回收效率,為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助力。
2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及電費核算的必要性
電力的使用使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加快,使工業的生產效率提高,給社會創造了巨大的實際經濟效益,所以電力的普及是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的,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程度到底創造了多大的經濟效益,就從電費的回收管理和電費的核算中來進行反應,從而提醒電力事業對電費的管理核算要適應社會的經濟總發展趨勢。電力工程的普及,使更多的科學技術誕生并運用,促進社會科學發達文明程度進一步加深,電力事業不僅只是曾經的用于照明,而是更廣泛的運用在工業生產、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更多的先進技術發明上。所以電費的管理和核算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研究話題,必須要根據社會的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電費回收管理及電費核算管理策略。電力事業要進步,不能光是一味的投入,電費的回收管理和利用是對電力事業的積極鼓勵,因為電費的回收管理才能給電力事業更多的實際收益,能夠給電力事業開發新的發電設備、供電設備、電路規劃等切實的電力發明,從而更大程度上帶動其他相關工業技術的進步,能從根本上保證社會各階層對電力事業的依賴需求得到及時的響應,所以電力的科學的電費管理和合理的電費核算,是利國利民的實際舉措,從根本上給各項社會生產事業,巨大的前進動力。
3供電企業電費回收及電費核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 技術落后
電費的收取涉及到很多用戶,用電量又是完全不一的。單憑人力進行統計,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并不可能完全具體到每一個數據。利用計算機是一個不錯的手段。然而在電力核算階段,電力企業之中計算機的應用并沒有那么廣泛,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之中依然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局限性,比如說應用程序對于用戶某個時間段所虧欠的用電電費的數額并不是太明晰。在這電費核算過程之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導致收費過多或過少,引發用戶的不滿。
3.2 電力企業的管理制度建設不夠完善
在電力企業現階段的管理制度建設中,還存在著制度不完善的現實情況,因此造成了電費核算的困難,電費審核模式存在嚴重的不穩定情況,造成了電費審核周期的延長,使電力企業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難以提升,電力資源供應中的不穩定情況以及電費核算工作的效率低下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集約化電費核算及電費電價管理的實施。
3.3個人信譽度低
由于收費群體的多樣性,電費收取任務的難度也直線上升。再加上國家為了扶持眾多中小企業,提出了不少的優惠政策,這使得電力企業的收入銳減,并不利于電力企業的正常營業發展。事實上,如果大量扶持中小企業,電力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將面臨著極大的麻煩,入不敷出。長此以往,將會導致電力企業倒閉。與此同時,由于消費群體的復雜性,而且電力資源是采用先供電后交錢的運營模式,在電費收取過程之中就會面臨個人信用度比較低的人員不能夠及時繳納電費,依然使用電力資源的狀況。這給其他按時繳納電費的人群帶來十分的不便,這是不公平的。電力應用群體是十分廣泛的,個人素質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如果鄰居兩家時串聯電,一家不交電費,則電力公司采取斷電的手段。但是這對另一家是不公平的,因為其影響到了另一家的正常用電。如果不交電費,則正常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這將引發人們之間的糾紛,甚至于對電力公司也會產生不滿。由此可見,電力收費面臨著十分嚴峻的考驗。
4電費核算優化策略
4.1制定統一的電費核算規則
供電企業內部應促成營銷核算、財務核算兩方面的規則統一。財務按照營銷業務實際情況展開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的核算,這樣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出電費回收余額。同時在銀行存款核算方面保持步調一致,即財務方面也采用“見票進賬”原則。此外,對于一些用電大戶,供電企業應該按照實際業務情況向代收機構收取電費,業務一旦發生就應該立即在賬面上反映出來。
4.2使用大數據技術制定電費回收數據模型
利用大數據計算分析技術來制定電費回收數據分析模型,比對近六個月的電費交費日期,剔除銀行代扣、第三方支付代扣、特約委托、累計6個月以上在電費出賬日之后且15日之前完成交費的優質客戶,針對出現拖欠電費、交費行為發生日期屢次靠后的客戶進行電費回收風險預測分析,并納入電費回收風險提示預警系統,對可能存在電費回收風險的客戶分類標識,按照電費回收難易程度分時段反饋至電網工作人員。實現不同類型和特性的客戶提前采取差異化的電費回收策略和預防措施,保障電網企業的電費回收,有效控制電網企業的經營風險。
4.3促成電費核算自動集成化
供電企業內部營銷系統是可以導出交費數據的,但在進行電費核算方面還需要建立統一的流程,通過對營銷系統數據的處理,可以減少核算過程中人工操作的誤差。加強電費回收管理,優化核算體系,提高資金周轉效率,是維持供電企業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電費回收管理及電費核算優化策略應根據實際情況展開,通過全面統籌、合理分配,達到物力、人力、財力的最高效益。
4.4提高電費核算指標科學性
在電力企業改革背景下,一些不合理的電費核算指標應及時更新,如《國家電網公司營業抄核收工作管理規定》要求,本月25日過后超標量不低于全月銷售的70%,但同時規定本月末24時的超標量不得低于全月銷售的35%,從用戶電力成本核算的實際角度出發,月末24時的超標量不得低于全月銷售的35%的規定明顯不合理,原因在于,過了24時就是下月1號,時間段跨越后用戶無法拿到發票,從而影響自身當月成本核算。
5結束語
隨著電力行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國際貿易摩擦等影響,供電企業所面臨的生存挑戰不斷提高,尤其我國電力行業改革中推出“廠網分離、競價上網”的政策,進一步增加了供電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供電企業能否實現電費高效回收及高質量核算,不僅關系到自身的正常運營,也直接影響著區域供電安全穩定。本文就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及電費核算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參考文獻:
[1]陳艷.供電企業抄表核算收費中存在問題與策略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32:157-158.
[2]梁尾妹.論集約化電費核算及電費電價管理[J].科技風,2019,35:169.
[3]尤莎琳,朱孟,劉奕.供電企業電費回收管理及電費核算策略探析[J].國際公關,202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