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個國家之間的科技、經濟、文化交流愈加頻繁,良好的英語能力成為一個復合型人才的基礎能力。我國對兒童的英語教育越來越重視,投入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小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信息時代,網絡中的英語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我們需要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歸類,并融合到小學英語教學中,本文即針對信息時代小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的融合路徑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信息時代;小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融合路徑
【作者簡介】王麗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劉海粟小學。
互聯網具有開放性、實時性等多種特點,其中儲存著海量的英語教學資源,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信息時代到來之后,網絡教學資源的配置貫穿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過程,在整個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利用與英語有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講授重難點,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英語知識,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一、英語教材融合網絡開放性
以往的英語教材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教學的要求,教材更新較慢,內容不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而與傳統英語教材相比,網絡教學資源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其中的教學信息資源大多是當前最流行、最前沿的信息,能夠使小學英語教材無限延伸,為學生展現更加豐富多彩的英語世界。
1.緊跟時代豐富教材內容。新課程改革要求,小學英語課程需要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時代特點,提供給學生更加健康豐富的課程教學資源。也就是說,教師需要對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二度開發,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尋找與學生有關的生活素材,創設相關情景,讓學生了解世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豐富教材內容。例如在講解singer(歌手)一詞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著名歌手的圖片,比如周杰倫、鄧紫棋、張杰等,學生看到自己喜歡的歌手顯得非常興奮。教師可以展示更多歌手的圖片,還可以播放一小段歌曲音頻,然后提問學生:“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然后學生紛紛回答:“My favorite singer is……”在教學dancer(舞者)一詞時,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有關世界著名舞者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對英語單詞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掌握。結合時代前沿信息,給枯燥乏味的英語教學內容賦予相應的時尚色彩,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2.滲透文化知識,展現異域風情。學習語言的目的是與其他國家的人順利交流,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拓展自己的視野。因此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滲透文化知識,展現異域風情,使學生能夠結合外國文化更加深刻地了解新授知識內容。若只采取語言教學而忽略文化知識的滲透,那么培養出來的只是能夠說英語卻不懂英語的人。如今教材中有關文化背景的拓展知識較少,內容不夠豐富,而且大多以圖片和對話的形式出現,對學生來說缺少真實感,學生很難將自己代入進去。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時,會覺得其中的文化知識離自己非常遙遠,無法融入相應的文化氛圍中,缺少必要的文化素養。
而網絡教學資源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融合文化背景知識,在教材中展現出其他國家的文化特點,從而使英語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在網絡中尋找英美等國家的地圖、郵票、著名建筑景點視頻照片、錢幣圖片等,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了解到英美的文化特點。例如在教學“Halloween”(萬圣節前夕)時,很多學生不了解萬圣節是一個怎樣的節日,也不懂得教材中的人為何非常興奮,很難體會到“Happy Halloween”的含義。這時教師就可以在網絡上搜尋一些有關美國萬圣節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配合必要的文字說明,向學生展示這個節日對于美國的意義,以及在這個節日人們會做什么。視頻中的孩子們會穿上不一樣的萬圣節服裝,帶上鬼怪的面具提著南瓜燈挨家挨戶去討糖。通過視頻資源,學生不可避免會沉浸在這種異域文化中,并對這個節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記住這個有趣的節日。
二、英語課堂融合網絡趣味性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不高,而且英語對他們來說比較枯燥乏味,不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信息時代的網絡教學資源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能夠快速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并將其帶入學習情境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創設的趣味性和交互性情境中,學生能夠和知識內容實現跨越時空的交流,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中學習知識,化被動為主動,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
1.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興趣就是將精力集中到一點,如果能夠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那么語言學習的效果會事半功倍。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需要注重學生的情緒變化,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網絡教學資源可以幫助教師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教學提供更加充實多彩的教學素材,從而使教師能夠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例如在教授“My room”(我的房間)時,教師需要重點復習單詞phone(電話)、computer(電腦)、TV(電視)、table(桌子)、chair(椅子)等,重點句型“I can see...”等。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上查找更多有關房間的圖片,然后將不同類型的房間圖片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呈現在學生眼前。真實的圖片讓學生有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表達欲望,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問題,用英語說出房間的異同點。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升,注意力得以集中,從而使接下來的教學更加高效。
2.網絡教學資源打造活力課堂。很多英語教師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英語教學之后,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起初大多數學生對英語這門新語言都有濃厚的興趣,但是隨著教學時間的推移,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少,產生了厭學、拒學的情緒,最后甚至直接放棄英語學習。因此,在運用網絡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教師還需要利用教學資源打造活力課堂,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例如在教學“What can you do?”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一些有關志愿活動或者看望農村貧困家庭的圖片、視頻資料,介紹其相關背景并引導學生用英語問答:“Can you...?Yes,I can do... / NO, I can't”。在對話互動中,學生理解了重難點知識,進一步提升了學習興趣,教師也達成了打造活力課堂的目的,提升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三、課堂拓展融合網絡資源
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教師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拓展相關英語知識,加之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自學效果不高。網絡教學資源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的特點,能夠彌補課堂教學時空不足的局限性,從而拓展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和空間,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信息時代最大的特點就是網絡資源的無限性和共享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迪斯尼英語網、新知堂少兒英語網等網站閱讀和學習與小學生身心年齡特點相符的學習資料。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空間拓展到學生的家庭,有效開發第二英語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My family”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尋找一些有關家庭的動畫,并將其發到網絡交流群中讓學生進行預習。比如動畫中出現的是Tom一家,學生將鼠標移到對應人物上點擊,就能夠聽到對應的詞匯,如“father”“mother”“sister”等,而且這個行為可以反復進行。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頁面,將學生的學習延伸到家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英語預習,提升了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四、合理配置網絡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聽力是學習一門新語言的必備能力,如今很多學生在英語聽力考試中都是瞎蒙靠猜,因此我們應該注重小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為其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每天早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晨讀,運用多媒體設備配上相應的圖片播放幻燈片或者視頻資料,讓學生根據多媒體所播放的正確發音跟讀,培養小學生的英語聽力。英語中有很多發音相似的單詞,比如“sixteen”和“sixty”“fifteen”和“fifty”等。學生跟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引導和幫助,從而為學生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教學資源的融合能夠極大地提升小學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合理配置網絡教學資源,利用信息時代的拓展性、延伸性、開放性和交互性等特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拓展課堂,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龔嬋娟.深度融合,助力教學——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深度融合的途徑探究[J].學周刊,2021(1):111-112.
[2]王子萍.關于網絡信息化學習提高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3):46.
[3]李蓓霖.小學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研究[J].啟迪與智慧:上,2020(4):64.
[4]趙艷芳.探索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12):73-74.
[5]徐家萍.信息時代小學英語網絡教學資源的融合[J].小學生(中旬刊),2019(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