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第一幼兒園 于雪萍
在區角游戲活動中,幼兒既是區角游戲的設計者,也是區角游戲的真正實施者。幼兒一般可以根據個人的想法自主選擇游戲,用自己的方式展現游戲內容。這意味著幼兒在區角游戲活動中能夠真正發揮主體作用,獲得自主性的發展。幼兒教師若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區角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則可全面考慮會影響到區角游戲活動實施效果的因素,針對性地優化區角游戲活動的實施策略。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幼兒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時,應注重為幼兒的探索學習活動創造比較寬松的活動環境,使其在充足的自我展示平臺上自主參與到探究、實驗、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動中。在這一教育指導思想下,幼兒教師可積極開展區角游戲活動。這一區角游戲活動是指幼兒教師立足區角活動的教育目標,從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與發展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在區角投放各種各樣的游戲材料,創設有效的區角活動環境,驅動幼兒根據個人的意愿與能力,自主設計區角游戲活動內容,主動圍繞著區角游戲活動內容展開趣味操作、自主探索、友好交往的游戲活動。區角游戲活動已然成為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比較常見的組成內容,教師可將目光放在如何優化區角游戲活動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區角游戲活動的實施效果。
區角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游戲活動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比較大,具體可讓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師開展區角游戲活動,能夠激活幼兒的某些生活經驗或者能力,使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認知內容自主設計區角游戲內容,有利于幼兒在自主實施區角游戲活動中有效提高認知能力。第二,教師開展區角游戲活動,能夠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游戲活動,讓幼兒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發展。幼兒參與到區角游戲活動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幼兒自覺自愿原則。在幼兒的自主性發展過程中,其智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與交流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均可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第三,區角游戲活動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動態的學習環境,可保障幼兒在動態學習環境下逐漸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這是因為區角游戲活動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讓幼兒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和活動體驗。
幼兒教師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應該適當地對幼兒的區角游戲加以干預。尤其是當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忘掉自己扮演的角色時就需要教師加入進去,用合適的語言提醒幼兒記起自己的角色,逐漸增強幼兒在區角游戲活動中的角色意識。在角色扮演類的區角游戲活動中,因為幼兒的年齡較小,對角色的認知不夠明確,甚至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目光,逐漸忘記自己正在扮演的角色。
例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扮演類區角游戲活動中,教師發現扮演媽媽這一角色的幼兒中途到其他區域去玩了,則可適當地加強自己的干預,讓自己也成為區角游戲活動中的一員,用合適的語言來提醒和啟發幼兒:“你家的小寶寶餓了,你快回家看看吧!”幼兒在受到提醒和啟發的情況下會主動回到自己的角色區域,扮演好自己的媽媽角色,學會根據自己媽媽看護孩子的生活認知經驗,照顧好孩子。又比如有的幼兒在扮演爸爸這一角色時,不知道自己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角色行為、運用什么樣的語言與扮演“娃娃”的孩子交流,教師也可適當加強自己的干預,指導幼兒展開思考:“平時你爸爸在家都會做些什么事情呀?”這時,孩子會很快找到了扮演“爸爸”這一角色的方法。有位教師看到有名幼兒在自己的啟發下,讓扮演“娃娃”的同伴給自己拿拖鞋,因為他的爸爸在家里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也有的孩子在教師的啟發下,幫“媽媽”擇菜、洗碗,幫“娃娃”放水洗澡、穿衣服等。孩子在教師的合理干預下,可逐漸明確自己的角色形象,增強自己的角色意識,有利于增強幼兒的感性認識,提高幼兒的認知能力與角色表現能力。
幼兒教師要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并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則可在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適當融入創作元素,讓幼兒受到啟發,主動參與到創造性的游戲活動中,感受創作的樂趣。為此,教師應在投放游戲活動材料時就充分考慮材料的啟發性,要讓幼兒看到這些材料時就產生一定的創作欲望,使其主動設計創造性的區角游戲,并主動參與進來。
例如,在建構區,教師可先設計區角游戲活動的主題——我是小小設計師。在這一主題下,教師可為幼兒投入各種建構性的材料,如各種木質積木、圖紙、量尺、鉛筆等。這些材料可激起幼兒的創作欲望,在圖紙上用鉛筆畫出自己想要建構的作品,然后運用木質積木將圖紙上的作品搭建出來。教師也可為幼兒提供一些比較簡單的設計圖,讓幼兒在自主參與建構游戲的過程中完善設計圖中的內容,與同伴一起建構自己想要的作品。
又如,在美工區,教師可先設計區角游戲活動的主題——有一雙小巧手的廚師。根據這一主題,教師可為幼兒投放彩泥、墊板等材料,讓幼兒自主使用彩泥制作出各種與食物有關的造型,并制作一些輔助性的工具材料,如泥碗、泥盤等。幼兒可將自己制作好的食物放置在泥碗或者泥盤上,制作具有藝術美的“食物”,比一比誰制作的食物更讓人“有食欲”。
在這些區角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創作意識逐漸增強,學會了觀察周圍食物,并感受周圍食物,學會用區域材料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思想,或者表達自己的某種認知。同時,在這樣的創造性區角游戲活動中,幼兒從中獲得了不小的創作樂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創造能力。教師在以后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時,應盡可能為幼兒提供接觸不同材料的機會,使其在了解材料特性的基礎上自主使用某種工具制作出具有一定立體造型特色的作品,這不僅可以促進幼兒創造力、想象力、表現力的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幼兒的小肌肉,甚至還增強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以往幼兒教師并不注重在區角游戲活動中引入民間游戲元素,然而民間游戲是非常重要的游戲活動教育資源,教師可嘗試將民間游戲與區角游戲活動相結合,探究兩者結合的運用效果。例如,在益智區,教師要鍛煉幼兒的操作能力,并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則可為幼兒投放繩子、七巧板等材料,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在區域游戲活動的場地上開展翻繩、七巧板拼圖等民間游戲。
其中,翻繩游戲考查的是幼兒的觀察能力、分辨能力,需要他們在游戲過程中辨別縱橫交錯的線條,記住翻繩操作過程的具體順序、方法,然后用自己的手指進行靈活、準確的操作。這有利于鍛煉幼兒的手指動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促進幼兒腦神經的健康發展,能夠起到不錯的益智教育效果。而七巧板這一拼圖游戲具有更強的益智性,能夠支持幼兒通過不同的拼湊法,拼搭出各不相同的形象圖案。有的孩子拼搭出了各不相同的幾何圖形,有的孩子拼搭出了各不相同的動物形象,還有的孩子拼搭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等。為了促使幼兒積極參與這些益智區的游戲活動,教師可適當加入競賽性的元素,讓幼兒圍繞著某個主題,用七巧板拼搭出主題范圍內容的圖案,然后比一比誰拼搭出來的形象圖案更有新意,或者比一比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拼搭出符合要求的形象圖案。這些競賽性的民間游戲可激活幼兒的思維活力,使其主動參與到益智的區角游戲活動中,能大大提高益智區角游戲活動的智力教育效果。
總之,區角游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比較重要的組成內容,教師應把握好區角游戲活動的教育概念及其教育價值,然后通過有效的策略推進區角游戲活動的健康開展,并實現幼兒園區角游戲活動的教育目標,保障幼兒在區角游戲活動中獲得最大限度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