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教師發展中心 李 可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音樂學習產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參與音樂學習,所以,教師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進行課堂設計,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游戲是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利用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體態律動和游戲有效結合,設計有趣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開展以音樂為中心的體態律動游戲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和體態律動合理地結合起來,借助律動來展示音樂教學內容。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體態律動教學方式,可以改變傳統音樂課堂的枯燥性,使整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
雖然人天生聽到動感的音樂會隨之舞動,但是專業的音樂知識也比較復雜,再加上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導致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時候比較吃力,這也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教學問題。教師要攻克這一教學難點,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尋找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的同時及時站在小學生的角度進行換位思考,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體態律動能夠促進學生自身對音樂感染力的發展,大多數小學生在欣賞完不同的音樂之后也不能表達出這些歌曲的區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學音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律動,學生在模仿這些律動的過程中,能夠加深自身對音樂的理解,律動的不同也能夠表現出不同的音樂風格。
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是小學教學的目標之一。在教學音樂教學中引入體態律動能夠促進寫生團結合作意識的養成。歌曲是由不同的部分組成,很多時候,歌曲的演出需要不同的角色來完成,也就是大多數歌曲的演唱,小學生都不能夠獨自完成,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歌曲的演唱,這一過程包括對歌曲的理解,分析,體態律動的編排以及重復的練習,通過體態律動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讓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中。
體態律動教學是指通過動態形式來將音樂展現出來,讓音樂內容和音樂動作更加有節奏感,將學生的情感和動作能夠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學生一聽到音樂就會做出對應的表情和動作。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體態律動來對音樂節奏的變化進行感知。例如,對于要求學生掌握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節奏型的歌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體態律動,聽到八分音符時采用快速跑步的動作來表現,而對于四分音符,則用走路的動作來表現,通過體態的律動來讓學生感受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音樂效果,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好地將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區別開來,更好地感知歌曲節奏的變化。當前音樂教學對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師也可以運用體態律動來創編節奏。教師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并編制節奏,鼓勵學生對教師編制的節奏進行訓練,讓學生能夠對音樂節奏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在以往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借助多媒體來播放音樂作品或者表演,讓學生傾聽音樂內容并欣賞音樂表演,整個過程比較枯燥,學生的參與度不夠,也很難對音樂的內容和情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通過體態律動來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音樂內容,感受音樂情感,從而讓學生對音樂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藍皮鼠和大臉貓》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欣賞歌曲,并隨著音樂做律動。教師引導學生欣賞歌曲,鼓勵學生展開想象,讓學生邊聽邊做出體態律動,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通過身體的律動來更好地把握情感。例如當音樂比較活潑、歡快時,學生的體態律動也會比較歡快,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音樂和律動來感受音樂的情感,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快知道這部分內容體現了藍皮鼠的行動敏捷和活潑機靈。
在學唱歌曲中,教師也可以巧妙運用體態律動,通過體態律動的引導來讓學生更直觀感受到音樂的節奏變化和旋律走向,明確音樂的風格,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快學會歌曲,并將情感融入歌唱之中。例如,在教學《蝸牛與黃鸝鳥》這首歌曲時,教師就可以用準確的拍子來將這首歌曲演繹出來,鼓勵學生應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將歌曲中蝸牛鍥而不舍的精神表現出來,同時表現出兩只黃鸝鳥傲慢的特性。在學唱之前,出示課件節奏型,引導學生來拍打節奏型,通過律動表現“蝸牛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地往上爬”這句中蝸牛爬得很辛苦,讓學生運用低沉的聲音和緩慢的速度來表現這句歌詞的情感和內容。對于“葡萄成熟還早得很吶,現在上來干什么”這句歌詞,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黃鸝鳥說話的語氣,讓學生帶著嘲笑的口氣來演唱和表演。
將體態律動引入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團結合作意識的養成,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和引入體態律動教學方式。在制定音樂教學方針過程中,也要重視體態律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將體態律動教學方式引入更多的學科教學中,同時,小學音樂教師也要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創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促進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