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龍溪師范學校附屬小學龍文分校 柯月娜
小學階段是學生自主發展、學習習慣、個性化素質開發的重要時期,該階段的教育工作對于創新人才培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具備全方位的思考能力與問題處理能力,在實踐中明確主題,帶著問題進入學習,保障學習質量、學習效果。學貴有疑,沒有疑問,就沒有知識探尋的激情。課堂問題對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意義的建構、知識的生成以及思維的培養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在設計小學數學問題的時候,教師要保障問題的有效性,切實讓問題發揮出實效,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分級問題、重點突破問題、拓展延伸問題等啟發學生思維,喚起學生對于數學的情感。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每個小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問題,啟發學生的智慧。故而,教師可以設計分層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產生學習的激情,問題設計要保護每個學生的學習權益,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導下,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當前,很多教師都關注優秀生的學習情況,忽視了成績差的學生的教育,這就使教育走向了一個誤區,讓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影響。真正的教育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這就可以借助一些分層問題,關注每個學習層次的學生,讓學生真正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在數學課堂中展示出自我的才華,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因數與倍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分層問題,讓每個學生都因問題而提升學習的實效性?!巴瑢W們,在這節課中,我們掌握了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那么老師有幾個問題來考一下大家,(1)說出12的因數和倍數。(2)一個數既是42的因數,又是3的倍數,這個數可以是多少呢?(3)你能不能為大家出幾道題,考考大家掌握的情況呢?”在這樣的問題指導下,學生對于這節課的重點知識便有了明確的理解,而且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都可以達到從簡單到復雜的知識探究,從而在分層問題中,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價值,提升學習的實效性。
設計分層問題,不僅能夠保障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學習數學,分層問題可以滿足每個學生的探究欲望,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得到更加深刻的啟示。
小學數學課程學習中,教師要特別注重問題的實效性,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問題的指導下突破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當前,教師在問題設計的時候,總是關注量的積累,讓學生在題海中掙扎,這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精而準,力求可以使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實效。教師不要在課堂上提出過多的問題,太簡單和太難的問題都會使學生手足無措,故而,數學課堂中的問題要凸顯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將難點滲透其中,使學生感受到收獲感,得到數學課程學習的精髓。改變當前問題多而雜的現狀,讓課堂更具有吸引力,需要教師在問題設計上多下功夫。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問題啟發學生思維,“同學們,在這節課中,我們需要了解表面積計算公式,學會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今天,老師就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解決,我家的小凳子臟了,是長方體,我買了一塊布,想要包好它,不知道夠不夠,大家幫助我計算一下,凳子的長寬高都在黑板上,那么我需要一塊多長多寬的布呢?”諸如,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都可以作為課堂問題設計的源泉。在教師的問題指導下,學生陷入思考,開始計算表面積,在這樣的實踐操作中,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更強了,而且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
關注重點難點設計問題,不僅能夠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還能使其在課堂學習中思維品質得到提升,學會思考,學會自主突破重點難點知識,教師在問題設計中,要將重點知識深入淺出地展示出來,讓學生輕松突破教學重點。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除了講述課本中的例題外,還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使其在拓展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廣博,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拓展延伸問題必不可少。在這樣的問題中,學生能夠實現對于文本知識的思維遷移,而在這樣的遷移中讓思維得到發散,這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設計拓展問題的時候,要緊緊抓住本節課的重點,找到問題的合適的入口,從而讓學生在無形中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問題拓展、故事化問題拓展等多種途徑設計問題,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真正提升數學素養。
例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拓展性的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同學們,學習這節課之后,老師有幾個問題要檢驗大家的學習成果,(1)在實際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與體積有關的實際問題?舉例說明一下。(2)在我們的課堂中,哪些事物能夠提出一些與體積有關的問題呢?(3)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解決你提出的問題,并解決31頁‘生活中的數學’中的問題。”在這樣的拓展訓練中,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發展,而且,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接觸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對于數學學習產生了探究的欲望,提升了課堂的實效性。
拓展問題的提出,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思維的遷移中感悟到數學學習的快樂和滿足,還能夠讓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感受知識運用的快樂,這對于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大有裨益。拓展性問題因班級學情而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靈活處理即可,拓展題目不宜過大或者過難,別為了拓展而影響了部分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問題的設計必不可少,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更大的發展,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分層問題、重點問題以及拓展問題等方面做出教學嘗試,讓學生因問題而啟發智慧,因問題而愛上數學學習,這對于小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大有裨益,有利于數學課堂有效性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