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北票市第七中學 張俊勇
當前在初中進行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不夠重視,導致在課程設置方面沒有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設置,進一步降低了教學實效性。此外,部分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具有較大不合理性,沒有嚴格遵守教育部門的要求,在對體育課程安排的過程中較為隨意,導致課程設置與學生實際情況不符,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課程設置方面,很多院校缺乏特色,只是一味模仿高等學校的體育課程設置,沒有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對課程進行合理分析和設置。
當前很多初中教師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導致體育教學內容只是進行簡單的鍛煉,如跑步、做操等,沒有合理安排戶外拓展項目。這就導致體育教學內容十分單一,學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教學方式也比較傳統(tǒng)。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針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在戶外,教師也只是帶領學生通過簡單的運動鍛煉身體,沒有進行針對性的體育訓練。久而久之,學生體育積極性顯著下降,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高。
當前,在學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師資隊伍建設存在較多問題。缺乏對教師的培訓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職業(yè)認同感,師資隊伍不穩(wěn)定、結構不合理。在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教學任務繁重,一個體育教師往往要帶領多個班級,給體育教學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帶來不良影響。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其呈現(xiàn)出的中心思想就是以人為本,不斷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比較注重學生的集體共性,對體育素質好或差的學生一視同仁,對男女一視同仁。但是,若是教師為所有學生設置共同的目標,往往會導致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受到阻礙。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來說,起不到鍛煉的效果,還容易讓學生對體育鍛煉產生抗拒感,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來說,可能會導致他們因為過度運動而受傷。教師教學中引入個性化概念,為學生指定課程任務,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訓練量,能夠有效解決以上情況,充分鍛煉學生的身體,讓學生體會到在鍛煉過程中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當前的體育健康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經常處于規(guī)則制定者和鍛煉引導者的角色和地位。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會監(jiān)督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無意中站在了學生的對立面,影響到學生對體育的熱愛程度,教師與學生之間也會產生隔閡。而教師對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能夠在教學中扮演學生益友的角色,進一步拉近自己與學生的距離,推動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當前體育健康教學所用的評價體系為學生劃定了一條標準線,學生必須要達到這條線才能合格,若達不到則被判定為不合格。這種評價方式雖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如果使用這一單一的標準來評價學生會導致評價較為片面。而遵循個性化教學的原則,能幫助教師在體育健康課程過程中有效落實以人為本的思想,從評價角度出發(fā),開展個性化評價,形成更為科學的,能夠激勵學生發(fā)展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加強創(chuàng)新,構建新型的課程結構,夠促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探索新型教學方式,加強體制建設與管理。我國長時間以來實行的應試教育不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種教育形式存在較多弊端,不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對此,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基于個性化角度出發(fā),促進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應當給予學生展示個性的平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自主性。以促進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把握他們的個性、興趣愛好等特點,尊重他們的行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體育小組。針對他們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設置競賽活動,發(fā)展學生個性,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其次,教師也應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創(chuàng)建合理良好氛圍,構建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涉及團隊合作,因此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往往會直接決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用自身的實際行動發(fā)揮榜樣作用,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在班級合作過程中的榮譽感以及凝聚力。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一些團隊競賽項目,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也是對學生開展體育與健康教育過程中常見的方式。如,教師可以通過展開分組比賽的形式檢驗學生的運動情況,先為各組的小組長做好動作示范,然后引導小組長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運動,鼓勵學生為團隊的榮譽拼搏。最后教師可以對小組的比賽成績進行考核,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勝心理,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互幫互助,在贏得友誼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走出人際交往困境,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每個初中生的學習能力都不同,有的會比較擅長文化課,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不佳,而且一些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面對體育課的學習會產生恐懼感。久而久之,會變得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擔心自己的表現(xiàn),缺乏自信。這就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自卑心理,這種心理的出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非常不利,也影響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對此,要想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體育課堂,教師就可以利用激勵的方式幫助這部分學生樹立自信心,讓這部分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感受運動的成就感。教師還可以通過言語激勵的方式,激發(fā)不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以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針對一些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利用“你表現(xiàn)真棒,下次繼續(xù)努力”等話激勵學生。對一些成績沒有及格的學生可以使用“你已經完成的很好,下次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的話語進行激勵,消除學生的挫敗感,讓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
總之,在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些問題,明確個性化培養(yǎng)的意義,并通過注重個性發(fā)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引入激勵教育等方式來開展體育的個性化教學。基于學生個性和興趣角度出發(fā),為學生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以此推動學生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