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大禹小學 倪 婷
為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下,小學籃球教學存在的諸多不足。新時期,教師開展籃球項目教學,應充分結合新課改理念與小學生實際,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該項目的熱情。就籃球運動自身而言,其對抗性與靈活性非常突出,可以對學生的體育能力進行較好的鍛煉,促使學生體育核心素養得以提升。然而,在具體進行教學實踐時,很多體育教師并未真正踐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于籃球技巧傳授重視程度過高,未能考慮到培養學生籃球運動興趣的重要性,與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相悖。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積極調整,在籃球教學中融入小學生較為喜歡的游戲,促使學生參與動力不斷增強。
當前時期,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如果缺乏創新,經濟社會發展的節奏將明顯遲緩。對于教育領域來說,其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源泉,對于教育創新的要求相對更高。尤其在小學階段開展籃球項目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具體到籃球項目的各個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擯棄錯誤的教學思維,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籃球創新精神的作用,創設一些有助于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游戲環節,促使學生創新能力得以培養并實現有效提升。
比如,在教學“三步上籃”時,教師可以創造性地引入“接球上籃”的游戲。在教學前,教師先結合班級學生實際,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要求小學生以組為單位練習傳球、接球,并在接球之后完成上籃動作。在具體應用時,教師可以考慮學生個體實際,適時改良游戲。如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接球方式,如側面接球與后面吊球等,抑或是進一步增加投籃難度,要求在接球時,安排一名防守人員站好位置并進行防守,然后持球學生進行直接上籃。該種游戲能有效提高教學趣味性,幫助學生及時掌握多種不同的接球與投籃的方式,促使學生籃球技能不斷提升,有助于教師高質量地完成籃球教學的各個任務。此外,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能夠設計的,具有創新元素的游戲非常多,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認真觀察,充分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與班級學生自身實際,對游戲進行創造性的設計,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游戲化籃球學習,更加高效地開展籃球訓練與技能教學。
對于小學生而言,要想學習好籃球項目,形成系統的籃球觀念和技能體系,具備一定的執行戰術的能力,必須要具備扎實的籃球基本功,這是其提升自身籃球水平的基礎所在,也是學習更高水平籃球技能的基石。因此,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要注重教學的實效性,在培養學生籃球基本功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同時,在具體進行教學實踐時,教師要對小學生成長特征進行充分考慮,避免對小學生開展機械性的籃球基本功訓練,因為這樣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喪失。教師可以嘗試運用一些具有較強趣味性的游戲,為籃球課堂教學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氛圍,促使小學生對于練習籃球基本功的學習保持足夠的耐心與注意力,為夯實自身的籃球基本功創造更好的條件。
比如,運球能力是小學生籃球能力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小學生籃球基本功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對小學生的籃球運球能力進行培養時,可以采用“移植跑壘”游戲,促使小學生更好地投入籃球運球訓練中。教師在啟動游戲前,應先對小學生實施基礎的技能教學,為學生做好示范,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如在運球時,要求雙腳要分開,兩腿微微的彎曲,張開五指對籃球進行上下迎送。在對相關知識點講解完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親自體驗如何進行運球。小學生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大都會產生疲憊、厭倦之感,練習動力逐漸弱化。為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促使籃球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如可以要求學生分組開展競賽活動,要求各個學習小組圍成正六邊形,并安排一名學生圍繞該六邊形運球。在完成一圈后,傳遞給下一位學生并繼續開展運球練習。在此期間,如果學生運球掉落,則需要回到起點位置,重新開始練習運球,規定完成這一流程時間最短的學生獲得游戲的勝利。教師引入該游戲,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掌握游戲節奏,提升自身的運球水平。總之,運球是籃球運動的基本功與關鍵技術,要求教師對其給予充分重視,通過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促進小學生運球水平的提升,助力籃球教學整體效率的改善。
在開展小學籃球教學過程中,為確保教學的效果,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籃球項目的積極性。為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特征,設計一些對抗性游戲,把握學生對游戲的需求,將籃球訓練教學融入此類對抗性游戲中,促使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對于籃球運動來說,跑得快與跳得高是其兩大要點,也是提高自身對抗性的主要支撐,學生如果能夠掌握這一技能,對于更好地提升籃球運動水平、增強學習籃球技能的效果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對對抗性游戲進行合理設計,將其運用于籃球項目日常教學中,促使學生在學習籃球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較強的對抗意識,由此促使其籃球技能水平不斷提升。
比如,教師在對對抗性籃球游戲進行設計時,可以設計“圈中籃球”這一游戲。具體的游戲規則為:要求兩個人在劃定的圈中進行游戲,分別負責運球和搶球。對于運球方來說,主要是通過身體掩護與運球的方式,盡可能避免球被另一人搶走。對于搶球方來說,要利用其身高臂長和速度等,全力搶斷,一旦搶斷成功,則雙方開始交換位置。要求兩名學生在游戲當中嚴格遵守規則,切忌不能出現推人或者拉人等犯規動作。基于此,學生可以在游戲過程中充分感受到籃球運動所具有的趣味性,由此促使其籃球學習效率的不斷提升。通過該種游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更好地融入籃球運動技巧,促使學生參與籃球教學活動的興趣得以充分激發,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籃球技巧。
總體來看,對于小學生而言,愛玩游戲是其天性。因此,教師應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提升使用效率,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彌補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不足,不斷提升游戲化籃球教學實效,促使籃球項目教學質效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