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學校 楊 旭
提問和回答,是一個“反饋”到“調整”的過程。這并不只是單向地讓學生對某個問題更明白,而是雙向地讓教師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到底如何。教師提問,得到學生的回答,教師就能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是否有誤解和不清楚的地方,繼而發現自己哪些地方沒有講清楚,然后及時彌補,這是一個有效的“反饋”到“調整”的過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提問,否則提問的效果沒有展現出來,反而會打消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在對話提問中,由于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歡脫跳躍,經常說出一些遠離原本話題的答案或問題,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就脫離了原本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要時刻清楚自己提出問題需要達到怎樣的效果,這要求教師反復斟酌自己的問題,確保每一個問題都是優質有用的。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琥珀》的教學中,在學生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通過剛才的閱讀看到了什么,感受如何,有什么感想?”這個是經常用的焦點呈現法,用于聚焦。這樣提問的好處是,既厘清了焦點問題,又讓問題從易到難地呈現出來,而且學生的回答也是非常有邏輯和生動的。但是如果教師提出的問題沒有達成既定效果,一定要換另一個提問方式或者角度,設計一個問題,通常要準備三種表述方式,防止課堂變成教師一個人的脫口秀。
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教育學研究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激勵”。如何激勵學生以及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把教學所需要回答的問題劃分成幾個小問題,把每個小問題所需要思考的時間控制在五到十分鐘左右,這樣既可以防止學生在思考過后注意力下降,又保證了思考的質量。然后在提出小問題與小問題之間,留出學生提出自己疑問的時間,和教師用于解釋的時間。學生在這十幾分鐘內進行獨立的思考充分地熟悉課本內容,在之后教師的講解下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疑惑處的答案。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貓》當中,教師可以先問學生“老舍先生筆下的貓有什么特點”,在學生回答后,根據學生的回答再進一步問學生“貓的這些特點體現在文章的那些方面”。如果學生的回答還有疏漏,教師可以進一步補充。學生經過思考這些提問后,對整篇課文就有了很深的把握和理解。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我評價能力較弱,比較在乎教師的評價,作為教師,要對學生的答案做出一些積極的回應,不管學生回答的答案正確與否,首先要從多方面來肯定學生。學生的答案是正確的時候,教師可以掌聲鼓勵,即使學生答錯了,教師也要感謝學生的積極參與,并在進一步的提問中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
教師提出問題時要盡可能用溫和的語氣,要在提問時用一些積極的語氣。比如,“你覺得這個知識點的題目有可能會出現什么遺漏?”和“你覺得這個知識點的題目怎樣寫會更完美?”這兩句話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是積極的問題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從而增加學生的自豪感。優質問題就在“已知知識”的附近。教師的工作則是需要尋找到學生的知識程度區間。第一件事就是要充分清楚自己學生的特性。其實教師最經常遇到的就是當提問學生問題時,學生站起來卻沉默不語。在了解清楚學生特性的時候就可以找到讓學生開口的“鑰匙”。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需要找到相關知識的邏輯關系,給學生找到相關聯系的“繩子”,讓每個學生都能利用自己的知識思維將自己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有時候不能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在傾聽學生回答的過程中,要以小學生的思維去理解他們的問題和回答。并且補充學生沒能說出口的含義,通過教師的解釋讓其他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并且學會了如何進行表達。學生經過教師的補充后不會有焦急的情緒,反而會產生一種對教師的親切感,增強了上課時的專注度,也讓學生消除面對教師提問時的恐懼感。
面對一些人生道理和對未來人生的思考等,教師要有意去引導學生思考這方面的問題。教師通過上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教育,樹立學生的觀念。同時避免提出一些是非類的題目,要提出一些具有開放性,能引導學生進行廣泛思考的題目,這樣的提問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進步。
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八課《匆匆》一課的結束,教師可以問問學生:“作者將時間的流逝描寫得如此感人,在閱讀完文章后你對時光荏苒有什么感受,以及對自己的未來有什么想法。”通過文章的內容引申出時光匆匆,需要珍惜時間的人生哲理。再引導學生暢想未來,讓學生對人生目標有初步的想法。
語文教育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學科,不僅僅是因為應試教育,還是因為它在塑造學生的價值觀,學會做人的道理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要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激發出學生的專注度,要用較為積極的語氣來提問。教師積極的語氣和引導式的提問,可以讓學生遠離被提問的恐懼感。其次,教師要深入課本,充分掌握教材的核心,再根據自身經驗和學生的學情,提出優質有效的問題,準確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提問。優質的提問既可以提高課堂質量和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讓學生從提問中學到如何思考并對人生有著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