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育才啟明學校 韓文峰
閱讀教學之所以重要,不僅僅是因為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而且閱讀教學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較為明顯的提高。因此,為了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能夠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不斷改進與完善教學方法,以“學為中心”就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方法改進的一種嘗試。
所謂學為中心指的是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這里的學習主體不單單是學生,也包括教師,即教師和學生要共同以學習為中心來展開日常教學課程的內容推進。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通常會以自身為課程教學主體來把控教學進度,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嚴格遵守課堂紀律,進行課堂內容的接收和學習,但這種方式無法保證小學課堂閱讀教學的知識轉化率,這是不利于學生進行閱讀能力提升的,也不利于學生進行綜合素養的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逐漸意識到了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開始嘗試使用各類不同的教學方式改進現階段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方式逐漸轉化成以學生為中心。這種方式給予了學生極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因此在剛剛開始使用時,學生對于閱讀課程的期待和熱情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閱讀課程教學,雖然能夠讓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較為明顯的提升,但不利于教師把控課堂進度,教師也無法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有一個更加細致的了解。因此這種教學方式與小學日常的閱讀教學仍然存在不相適應的特點,還需進行不斷嘗試與改進。
首先,以學為中心的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并沒有否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是將其與學習這一主動行為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作為這一行為主體的發出者,配合教師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如果缺乏了學生這一行為發出的主體,那么學習這一行為概念也就會不復存在。既然學生是這一行為的發出主體,那么教師在進行閱讀教材的選擇時就需要深入考慮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況、精神狀況以及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具體來說,在進行閱讀課程展開之前,教師對在該閱讀教材教學過程中希望學生達到的閱讀能力提升層次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明確的認知。在這種既定目標的引導下,采用更加恰如其當的方法對閱讀素材進行分類。有一些閱讀教材并不夠典型,進行細致深入的閱讀分析,無法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帶來明顯的裨益。對于這一類閱讀素材,教師可以嘗試選用泛讀方式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另外一類閱讀素材,不僅本身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學賞鑒意義,還能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帶來明顯的助力。對于這一類教材,教師應當選用精讀方式來引導學生閱讀。
在以學為中心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這一過程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學生無法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那么學生就無法對閱讀課程抱有過高期待。因此對于教師而言,想要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明顯提升,就需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驗上改變教學方式,學生只有擁有了較為良好的課堂閱讀體驗,才會有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意識,一旦學生擁有了自主進行課外閱讀的良好生活習慣,就能逐漸脫離教師的指導進行自主閱讀學習,這能讓學生的文學素養積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可以嘗試進行信息技術的使用,進行課堂呈現模式的改進,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如在部編版的課外閱讀書目推薦中,五年級下冊的必讀書目推薦有《西游記》《三國演義》等名著。為更好地進行名著導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嘗試通過視頻化、影像化的名著內容呈現,讓學生對名著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有一定認識,這種將信息技術引入閱讀教學課堂中的方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進行名著內容理解。
由于小學生的情緒和狀態調節能力仍處于不斷發展與變化中,因此相比中學生而言,小學生從課間進入課堂學習狀態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進行調整。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當中,教師可以嘗試使用情境教學法幫助學生進行課堂學習的主題場景構建。這會讓學生有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如教師要教學部編版四年級小學語文課程《西門豹治鄴》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本劇排演的方式來再現課本內情節。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讓參與課本劇排演的學生,通過生動的扮演方式進一步梳理課文情節,感悟人物形象,還能讓觀看課本劇表演的學生被成功帶入該教材課文內容當中,帶入該情節氛圍當中,這能令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進行課程的閱讀與學習。學生進行了課本劇的排演之后,教師可以處在引導者的角色中,拋出與閱讀理解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由討論,闡述自己觀看該課本劇的感想。這能有效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也能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不僅要注重學習過程的創設營造,更需要注重教學材料的選擇。很多教師在對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引起了足夠重視后,為了讓學生能夠對閱讀更感興趣,會刻意尋找學生感興趣的閱讀素材讓學生閱讀。但實際上,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閱讀素材,并不一定能夠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塑造帶來正面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課程閱讀教學時,對閱讀材料要有一個正確的把控,盡量選擇有深遠影響的經典文章來引導學生閱讀。有一些經典文章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可能還較具難度,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無法引導學生進行概率文章的閱讀。實際上諸如詩詞等經典作品,通過一次閱讀并不能領悟其中的深刻含義,但是反復誦讀就會形成長期記憶,讓學生對其中蘊含的深意有所體會,進而提高文學素養,這也是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的最佳呈現。
總而言之,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閱讀教學進行閱讀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利于學生的閱讀素養得到較為明顯的改進,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應盡快改進教學理念,通過使用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