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實驗幼兒園 李 穎
由于受到國際上的教育環境的影響,家園教育理念成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伴隨著新世紀的來臨,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幼兒園是幼兒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國家與政府對幼兒的學前教育和健康監護管理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根據資料顯示,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已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之一,幼兒園的健康管理工作因此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幼兒的早期教育應該使幼兒處在教育環境之中,與教育者多接觸。聯合國的相關教育部門還指出,加強學校與社區之間的聯系也是促進幼兒身心教育的一個方法,并且逐漸被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所借鑒。幼兒園、家庭、社區三方的合作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發展,我國的幼兒教育也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幼兒教育提出了幼兒園和家園共同教育的教學新理念,同時還進行了有益的拓展,在不斷研究與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家庭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深刻影響,以及家庭和幼兒園共同教育的重要性。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所以,不能只把家長看作是完成幼兒園教育計劃的協作者,也不能把對家庭的教育看成是對家長的教育,而是要與家長建立合作關系。現在的家長開始主動地參與幼兒園活動,不僅為幼兒所在機構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在精神上也會提出科學合理的教育意見,并且還對幼兒所在教育機構的教育方案進行參與,對教育活動進行積極的評價。
從我國目前幼兒教育發展狀態來看,沒有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給予高度的重視。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幼兒心理健康問題沒有融入日常的生活當中,這也是大多數家長沒有對幼兒心理健康問題引起重視的一個主要原因。從幼兒園的角度來講,對幼兒心理教育方面的系統還不完善,導致大多數的幼師缺少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培訓。所以,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只能依靠自身積累的經驗,而不是專業的理論知識,長期下去,不但不能形成一個完善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系統,還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
在幼兒心理健康問題上,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缺乏足夠的溝通。家長的想法是,把孩子交付給幼兒園就完全不管,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于幼兒園。有的是為了節省時間,有的是認為幼兒園是一個專業的教育機構,會比自己更有能力去培養好孩子。正是這種依賴的心理,使大部分的家長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沒有給予重視,盲目信任幼兒教育機構。幼兒園根據家長的不同需求,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案,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期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因此,在智力開發和知識教學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而忽略了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基于這種情況下,幼兒園和家長在幼兒心理健康的溝通上就產生了分歧,二者都忽視了幼兒心理的健康對他們以后成長的重要性。
到目前為止,家園合作已經逐步成為一種新的幼兒教育模式,并已經推廣和實行。然而,幼兒園與家庭的合作教育僅僅局限于在表層上,其主要原因是沒有一個統一高效的長期管理體制。若只是小規模的或者是單方面的教育合作,不能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的優勢,只有進行長時間、不間斷的交流,建立起一個系統化的交流模式,才能為幼兒心理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對于幼兒教育理念的改變要從多個角度著手。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育理念。對幼師進行相關課程與知識的培訓,引進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幫助幼兒教育工作者樹立一個正確的、全面的幼兒教育理念。其次,改變家長的教育理念。通過育兒平臺或者是論壇為家長普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并讓家長深刻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還要對家長的育兒理念進行提升,要以多樣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與家長進行深度的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流于表面。幼兒園應加大思想教育的宣傳力度,使幼師與家長充分認識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在陶行知先生的經典語錄中,他提倡要讓孩子的手腳以及大腦得到充分的釋放,讓他們從無拘無束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并且在游戲中學習、成長,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幼兒教師應該為幼兒設計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并且要具有較強的趣味性、生活性與教育性,還要與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相符合。
由于每個孩子的生長環境和家庭環境不同,在心理發展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需要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都細心地觀察,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對不同的孩子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案,因材施教。對不尋常的幼兒更要密切地關注和關心,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系,相互溝通和交流,進而達成共識,使家園共育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實,保證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首先,要經常開展一些以幼兒心理健康為主題的教育活動。依據現代心理專家的認定,幼兒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征,并且在每一個發展時期,都有一個差異性的心理過程,表現在不同的活動和心理承受能力上。幼兒在實際行動上,會以不同的行為特征表現出來,而且在每一個心理發展時期,都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依據幼兒不同的發展階段和面臨的問題來制定不同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對幼兒心理健康行為做好防御教育。其次,要運用多樣化的形式來帶動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幼兒園可以組織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等,在節日的時候還可以利用節日舉行慶祝活動,讓家長和幼兒都參與到教育活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