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第三中學 黃文帥
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具有邏輯嚴謹、知識繁雜等特點,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老大難”。尤其是在進入初中之后,數學課程難度直線提高,學生難免會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無法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迅速理解、扎實把握課程知識,導致整體教學出現低效特征。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加緊從優化課程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尋找更加合適的課堂教學方法,并通過不斷地實踐和經驗總結,發現問題導學的積極意義,研究其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顧名思義,問題導學法,就是借助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而對于問題的設計者,并沒有明確的要求,既可以以學生為主,也可以由教師主導。教師將問題導學法運用在初中數學教學工作中,不斷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為他們制造問題,同時鼓勵他們自由提問,能促進學生對數學理論好數學實踐展開更多元更豐富的思考,從而有效提升其思維能力和學習有效性。因此,問題導學法逐漸成了備受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個完整的課程活動包括新課導入、新知講授和課堂鞏固三個環節。其中,新課導入的效率和質量直接關系著學生在新知講授環節的思維活躍性和學習表現,若教師能通過新課導入激活他們的思維,自然能使其在后續學習活動中更準確、客觀、靈活地思考知識。反之,若新課導入是沉悶的,學生難免會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影響他們之后的學習狀態。因此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關注新課導入環節,在新課引入過程中提出有趣的數學問題,并以此激活學生數學思維。或者在新課導入環節,教師還可以圍繞之前引導學生學習的知識設計問題,以此激活學生的遷移學習思維。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完全平方公式”為例,教師就可以在新課導入環節提問:“回憶之前學習內容,有哪些公式也與平方相關?”,使同學們對之前學習的“平方差公式”展開遷移思考,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緊接著,教師在多媒體或黑板上展示如下圖片。其中,小正方形邊長為b,大正方形邊長為a。提問:“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整體圖形面積,并比較不同表現形式之間的關系”。以問題為指導,通過對大小正方形面積和“a2+2ab+b2”的思考,學生能自主發現完全平方公式,并提升直觀思考、邏輯推理能力。

任何一門課程的單元、章節知識都存在一個共同點,即有明顯的重難點和簡單知識點,需要進行區分講解。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簡單數學知識是比較容易的,不需要教師進行過多指導。同時,這也不是他們的核心學習目標,突破重難點并在突破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才是更重要的。因此,教師在問題導學模式下,還需要圍繞課程重難點知識進行提問,并且在學生思考過程中向其提供合適的指導。以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例,學生經常會在用代入消元法將“二元”轉化成“一元”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困惑。此時,教師就可以圍繞代入消元法中的“二元”“一元”轉化關系進行提問。例如,列舉方程,提問:“怎樣將該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一元一次方程?”,引導學生對轉化過程和方法展開思考,讓他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說明轉化原因。通過該過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逐步理解代入消元法的應用規律和方程轉化規律,他們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后續學習活動中必然會更加游刃有余。
新的課程改革越來越強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只有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從而提高課程教學效率和質量。在該思想指導下,以問題導學為主要教學模式,教師也需要將提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他們圍繞自己在學習活動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提問。如此,在同學們積極的提問中,不僅課堂氛圍能更加活躍,其質疑思維也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以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為例,在講解“兩組對邊分別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時,教師就可以提出“我認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也能證明該圖形是平行四邊形”的觀點,讓學生對自己的觀點產生懷疑,使其提出“如何證明只有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的問題。學生通過這樣的質疑、提問和思考,在問題的啟發下探究其他平行四邊形判定方法,學習必然會更加高效。
除學生向教師提問外,學生之間的提問也能很好地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思考和學習,同時提升整體教學和學習有效性。因此教師在問題導學模式下,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提問,并要求他們回答對方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為更好地促進生生之間的提問,教師還可以嘗試將他們按照基礎能力差異分成不同小組,讓每一個小組都既有能力突出的同學,也有數學基礎薄弱的同學,使其在小組互動中展開問答交流。這樣一來,當基礎薄弱的同學提問時,能力突出的同學就可以回答,規避“有學生提問,無人回答”的消極現象。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合理應用,能有效調動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考,進而幫助他們更準確地理解、更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初中數學教師應在明確問題導學積極意義的基礎上,主動根據學生真實學習情況以及課程內容設計問題,并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相互提問,以便更好地發揮問題導學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在問答討論、問題思考中的發展思維和豐富知識。